•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84/2023-00001
  • 发布日期
  • 2023-03-22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高标准美丽乡村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3-22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30号
提案者
王志立
标题
关于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高标准美丽乡村的提案
提案内容

建设美丽乡村,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农民聚居区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充分运用改革和科技两种手段,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等各项工作,创造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生存的前置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的维护是必须坚持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清水秀,环境宜居、宜业,既有外在具象之美,更有宜人内在质地,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地环境美貌,更是居民人文素质的整体展现,是对自然、社会综合要素的良性治理,是个体内在欲望与外在条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不仅利于现有村民生活,更为良性变迁、持续发展提供后劲与动力。

一、实行一村一策科学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美丽乡村建设,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打造美、展示美”的生态塑造过程。“各美其美”,就是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一种模式、一种格调,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建设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美美与共”,就是一个个乡村变成美丽景点、一条条沿线变成风景长廊、一群群庭院变成精致小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使我市农村成为美的花园、美的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的、协调的,具体体现为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治理民主和谐美的“五美”目标。

综合考虑山水肌理、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休闲旅游等因素,打破固有的农村规划设计模式,因地制宜,特色布局,突出优化村庄建筑布局、整体风貌塑造、优势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培育等重点,力求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同时,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坚持科学性,遵从村庄发展规律,又要突出群众性,广泛听取、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村民的利益需求。

一村一策,规划引领。强化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每一个文明生态村、美丽村庄都要高水平地编制创建规划,每一个村庄都制定“一村一策”的实施方案,规划要立足村庄特色、塑造乡村魅力,不搞大拆大建,体现“留得住乡愁、记忆中的故园”。注重规划编制上下联动,组织专家对每个村的规划进行指导,对美丽村庄项目建设方案逐一现场核查,规划要与农民群众“见面”,确保规划起点高、接地气、能落地。

建设美丽乡村、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围绕乡村“生态美、布局美、民风美、文化美、生活美、和谐美”的目标要求。“山美、水美、田美、路美、庭院美”“村美、房美、公共设施美”。“清歌小院四时花 美丽乡村是我家”。让我们的乡村,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别具特色的民居引人入胜,村庄清新“俏”丽,健身、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山林、果园、菜地、苗圃、鱼塘环绕村庄周围,构成一幅美丽家园、迷人画卷。
        二、突出和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努力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各地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将传统农耕逐步提升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着力发展乡村观光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积极发展畜禽粪污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服务,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果沼畜”“菜沼畜”等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努力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生态林、经济林、园林、蔬菜、养殖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变“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股民”、变“产品”为“商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三、利用本地生态景观资源,发展各具特色乡村旅游业。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开发边界和红线的约束,使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调整优化三产结构及比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消费方式,促进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道路通畅为纽带,以功能配套为基础,以乡风民俗为内涵,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要充分发挥农业园区拓展区的引领作用,以宽广的视野谋划布局,以现代科技来提升农业,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发展,突出高新技术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运用示范,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加快建设进程,努力将其打造为一流的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聚集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本质是人们对自然的回归。实行开放的全域旅游,处处是美丽乡村,处处是旅游景点。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高标准的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利用现有林果、蔬菜等示范园区,建设乡村水果公园、蔬菜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发展农家乐,延伸旅游线路。
        四、挖掘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传承发展。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
我们在挖掘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传统文化时,注重展示生态内涵,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村落。依托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村落”。项目、园区规划设计,道路、桥梁建设改造时,注重凸显和谐、农耕、渔猎、养生等传统生态元素。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五、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农村和谐文明生活共建共享。
        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让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我的家乡我来建,建成美丽是我家,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移风易俗、淳厚质朴、健康向上,是美丽乡村的“情态美”;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生活安宁,是美丽乡村的“状态美”。
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讨论、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开展社会宣传等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全体市民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乡村。低碳生活小区、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小区、新农村能源站建设的加快,环保新能源的利用,低碳出行方式的推广,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产方式,还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 (平顶山市林业局 王志立,联系电话:13071731285)

承办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协办单位)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市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协办十届一次会议政协第30号“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高标准美丽乡村”提案,现将有关内容提供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积极响应,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各单位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全民动员、坚持全民行动,组织开展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优异成绩。2020年以来,汝州市成功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鲁山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前,宝丰县、舞钢市、郏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正在按建设规划实施,年底前争取通过省厅核查验收命名。宝丰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方案已上报省厅,待报生态环境部验收。2022年,我市舞钢市尹集镇、郏县姚庄回族乡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王堂村、鲁山县赵村镇上汤村、湛河区曹镇乡杨西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2023年3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