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晓雨)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和城市发展的灵魂。
立足新时代,须有新思路、新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放在现代化鹰城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发展变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走出一条以高水平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鹰城实践注入了磅礴力量。
文明星火,何以燎原?
以创新模式强化思想引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近日,平顶山学院的大学生宣讲团走进郏县王集乡侯店村,为村里的孩子们开展了党史和爱国主义宣讲,引导他们在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是我市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鹰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市创新形式载体,探索构建“七种模式”的大宣讲工作格局。
“入情、入景、入脑、入心是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应达到的效果。”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黄志恒介绍说,去年以来,市县两级党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集中宣讲1300余场,受众10余万人次;青年、劳模、“银发”等10支宣讲小纵队开展各类宣讲360余场。去年11月,在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我市的“七种模式”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运用‘七种宣讲模式’,重点开展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黄志恒说。
少年强则国强。强化思想引领,要从“苗苗”做起。
打卡“童心向党”系列人偶剧、参观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体验文化公益课……这个暑假,7岁小朋友林墨轩的生活绚丽多彩。
“丰富的公益活动既让孩子收获了乐趣,又汲取到满满的正能量。”林墨轩的母亲李涵说。
立根铸魂,实践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市上下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凝聚起教育和关怀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
“市文明办、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教体局等12个市直单位联合打造‘育鹰在线’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多维协同发力,在青少年普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等方面,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市委宣传部思想道德建设科科长张瑛辉说。
实至,名归。市人民检察院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此外,“小桔灯”“彩虹约定”“苔花”等多个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获省级以上表彰。
人水共生,何以“青绿”?
以智慧管护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是亲眼看着水生态越来越好。早上晨练、傍晚遛弯,我们沿着湛河堤,感受鸟语花香,很自在、很舒服。”8月2日,家住新华路湛河桥附近的市民买自成说,他年前给儿子买的新房也在湛河边。
湛河,贯穿市区,是平顶山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湛河也曾淤泥堆积、杂草横生、臭气熏天。为让湛河真正造福市民,我市通过科学手段,对其进行全流域综合改造,主城区段实现截污管网全覆盖,每年引来2000万立方米水,确保污水进管、清水进河。
前不久的一天,大雨倾盆。通过智慧湛河系统,市兴城湛河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姚涌超发现,开发二路、李苗路橡胶坝因暴雨导致水位短时间激增,超过预警值。他第一时间向市水利局汇报,下落坝位40厘米,及时消除了险情。
“为保证治理效果常态保持,我们建设了智慧湛河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安装了153个摄像头,对园林绿化、污水管网、水量水质等实行实时监控管理。”市兴城湛河管理公司董事长赵德宝说。
如今,40.2公里主河道、18条主要支沟全面治理、不留死角;沿河3大公园、52个节点,形成景观水面160多万平方米……去年12月,湛河入选全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湛河的成功治理,只是我市打造和谐水生态的一个缩影。
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愿景,必须牵牢“牛鼻子”,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
水资源匮乏,怎么办?
引水有“方”,源头活水来。平顶山市属于极度缺水区。为此,我市实施一批重大水网骨干工程,推进燕山水库引水、引白入沙等南水北引工程,前坪水库北干管和南干渠、新建祥云河等西水东调工程,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本地水“三水互济”。
管护效果难保持,如何解?
治“水”有法,用好水资源。在加快管理网、工程网“双网”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水利工程投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建设现代水网调度中心,实施数字孪生水网工程,有效促进防洪安全、节水增效。
水资源浪费,何以破?
节水有“道”,做优水文章。立制度、强措施、抓管理。“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平顶山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在全省率先将‘三同时’管理纳入行政审批,对32.2公里的市政和小区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漏损率从2018年的12%降到8.01%。”市城管局公用行业管理科科长何开伟说。
基于诸多亮眼成就,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入选全国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去年9月,我市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首批7个市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并先后两次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作典型经验推介。
文化发展,何以自信?
以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玲珑塔》《绕口令》《夸家乡》……近日,我市首届少儿曲艺大赛决赛举行,小小传承人们字正腔圆地在舞台上各秀绝活,一唱一和间尽显曲艺魅力。
我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其中曲艺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农历正月,宝丰马街“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这奇观令世界瞩目;寻常日子,在曲艺茶社、公益培训班,文脉在句句唱词中流动、声声弦索中传承。
“立足资源优势,我市建成创演培训基地等20余处,开展群众性曲艺活动累计300多场,培训曲艺人才2.2万余人(次),成功创建河南省唯一的‘中国曲艺名城’。”市曲协主席张高伟说。
同文化遗产一样,文物也承载着灿烂历史,是鹰城大地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
“不朽的信仰”革命文物展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获评河南省优秀展览项目;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出抗日战地游等3条红色研学线路……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晓东介绍说,为赓续红色血脉,市政府在《关于公布第四批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将革命文物单列,开全省之先河。我市现存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00余处、可移动革命文物686件(套),列入省革命文物名录的不可移动文物有37处。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传承弘扬,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到河岸李村指导文化合作社建设、去大李庄村编排“村晚”、帮鲁山农民合唱团排练全国比赛节目……近日,平顶山和谐之声合唱团团长王巍忙得不亦乐乎。“文化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动能,才能真正融入百姓,受到大家喜爱。”他说。王巍导演的“楼子河乡村春晚”连续三年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乡村春晚。
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我市探索实施“四种模式”发展乡村文化合作社,通过整合文化资源、聚合文化能人、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据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潘峰介绍,目前,我市已建成乡村文化合作社523个,开展活动近570场,受益居民120多万人次。此外,宝丰县还打造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全省仅此一例。
创出“新模式”,还要搭建“新舞台”。
举办乡村春晚,深化群众性文化活动。“我市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乡村春晚160多场,联动全市540多个乡村参与,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部分节目在‘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中获点赞614万票……融合汝瓷、魔术、曲艺等传统文化,清凉寺村春晚、大黄村春晚等相继入围全国示范展示性‘村晚’。”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佳涵说。
此外,我市还设置“主题+”模式,在乡村春晚中融入走访慰问、模范宣传、直播带货等分主题,让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民俗等成功“出圈”,并利用国家公共文化云、数字文化馆等新媒体平台,直播转播“村晚”演出,让乡村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
群众体魄,何以康健?
以坚实卫生健康屏障擦亮文明幸福底色
郏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宝丰县被河南省委改革办列入典型案例红榜。
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总结交流大会、全国片区经验交流会先后在平顶山市召开,宝丰、郏县作交流发言。
平顶山市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全国六个医疗应急重点城市之一。
…………
近年来,我市以“健康鹰城”建设为统领,系统谋划、一体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应急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全国领先,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健康安全保障。
“我得高血压、糖尿病十多年了,以前老是跑到县城开药,现在村卫生室就能买到,价格也便宜。”近日,面对央视镜头,郏县堂街镇朱洼村村民王运良说。
村医朱京伟在为其把脉后嘱咐道:“多运动、控制好饮食,一定要保持血糖平稳。”随后,朱京伟将患者的到访时间及血糖、血压值记录在慢性病患者情况记录本上。
聚焦慢病防治工作,我市创新“五个三”工作法,织密防治管一体、一专多能的技术、重点慢性病防控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分级诊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服务等能力。
据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我市有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个、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所辖县(市、区)示范区建成比达到70%,位于全国前列。
“一不小心摔骨折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手术做了,还请了县里的专家,很放心。”近日,宝丰县商酒务镇大王庄村68岁的李秀莲说,她骑车时意外摔伤,在县、乡两级医师的共同参与下,顺利完成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医改,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一项改革。“我市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为深化医改首要任务,统筹共同体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医防融合发展等‘三项行动’,确保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群众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医保基金管理风险不断降低。”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
据市医疗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县两级医疗应急中心,建立“长明灯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18家,将医疗应急关口前移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打造应急综合指挥平台,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无缝对接,共享全市急救车辆、物资,与110、119、122和矿山救护高效联动。针对部分重点人群,持续强化服务保障,率先在全省开通线上无障碍急救报警功能,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公共场所AED配置。
俗话说,病从口入。从源头管控食品安全,可防病于未然。
“针对食品质量监管力度薄弱的农村地区,我市建设了电子追溯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色标管理’把好仓储关、‘二维码管理’把好流通关、‘电子管理’把好经营关,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生产全过程,确保农村小作坊生产经营提档升级。”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陈浩说,同时,还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在全市农村集体聚餐场所全面推行“6S”升级改造,打造高标准农村聚餐点。
城乡居民,何以幸福?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域和谐宜居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8月3日,在位于卫东区的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内,中宜创芯车间碳化硅粉体项目生产线马力全开。创立一年多以来,中宜创芯生产出国内一流的碳化硅半导体粉,填补了河南第三代半导体的空白。
向“新”而行,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产创融合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定位清晰、梯次支撑、衔接有序”,我市持续健全创新平台体系,全力向“高能级”挺进。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创建为省级产业园区,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重组入列,尧山实验室、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建设,“鹰创华夏”尼龙新材料大赛升级为河南省首个国家级专业赛事……
我市“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典型,向全国推广。基于此,去年,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项工作同时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
除了与科研院校密切协同,我市还创新实施“三五三”政企合作模式,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成就换道领跑战略的“鹰城典范”。
“双向奔赴”——我市与中国平煤神马联合建立起联席会议、联动管理、干部交流“三项机制”,深化园区共建、客商共引、项目共谋、要素共造、人才共育“五共联动”,实现城市综合实力、企业发展效益、生态生活环境“三个提升”。此举入选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
融合发展,城乡和美。
春季看谋划,夏季看推进,秋季看攻坚,冬季看蝶变。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卫锋介绍,我市创新开展“四季看变化”,分级分批开展“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具有鹰城辨识度的和美乡村场景矩阵,目前已命名第一批和美乡村先导片区12个,打造重点村51个、网格点380个、最美庭院户4156户。
去年12月,我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在全省有关会议上受到表扬推荐;今年4月,河南省政府工作快报专期刊发我市典型做法。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良法善治,民之所盼。
2022年底,喜讯传来:平顶山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人不率则不从。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我市紧抓“关键少数”,创新“1+3”巡察模式,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市委巡察主要内容。
我市坚持科学立法,出台《平顶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16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创新开辟行政执法公示专栏,实现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
法治建设常态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安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我市着力构建‘1551’智治运行体系,建设市、县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乡(镇、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融合基层党建、平安法治、城乡建管、应急管理、公共服务五个信息化模块,带动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联动,共同构建一张全科网格,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新奇说。
去年9月,我市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称号。
凝心聚力,军民共奋进。
“我市坚持把双拥作为推进国防和部队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实施‘三三五’双拥工作法,强化双拥领导机制、军地沟通协调机制等,落实优待政策,打造双拥宣传、双拥文化、知识拥军、科技拥军、军民‘三同’品牌,打造双拥一条街15条、双拥文化广场16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陶林洲说。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文明光辉绵延不绝。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在形式上突破、在实践中创新,我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文化自信、深化健康理念,厚植生态“绿”、创新“红”底色,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带领全市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鹰城实践中昂首阔步、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