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4-08-19 浏览次数: 浏览

上下同心谋发展,激情满怀开新篇。8月17日,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锚定发展目标、紧盯改革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汝州市委书记韩春晓说,汝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抓党建、促发展、保民生、守底线”工作思路,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贡献汝州力量。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持之以恒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融入全市科创新城建设,依托“一区三园”着力培育壮大“2+2+3”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全力以赴保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实事,实现棚改群众“每户一套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毫不动摇守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全力抓好债务化解、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各项底线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不仅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更坚定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新华区委书记张伟民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把改革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两城”建设,全力保障产教融合片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更大力度构建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统筹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新能源储能产业向高攀登,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向新而行。更高标准构建以产城融合、新老城区融合、城乡融合“三个融合”为带动的城市发展格局,建管并举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从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一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倾力打造幸福家园。更高水平做实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优先、生产要素“四项保障”,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拼抢机遇、实干出彩”作风不折不扣完成下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在“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进程中争当排头兵。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这为全市科技系统做好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豪说,市科技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锚定“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和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围绕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创新平台应用效能、加快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促进产学研用融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鹰城实践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文卿说,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强化链群培育,聚焦“7群12链”,用好“链长+专班”运行机制,动态更新“图谱+清单”,推动产业链群规模能级跃升;突出创新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重点产业链招商,精心谋划储备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投产、早入库、早拉动;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及“小巨人”等创新型企业,加速打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优质企业雁阵;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针对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八个方面开展“八抓八促”专项行动,推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鹏说,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扣“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增活力、提质量,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鹰城实践新局面贡献更多民政力量。一是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拟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医养服务品质,大力发展康养服务,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二是强化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三是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供给,抓好婚姻、殡葬领域改革,倡树文明新风;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健康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