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鹏飞)“小牙刷,真可爱,来和牙齿做游戏……”9月3日上午,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教室里,9岁的小博和同学们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跳。
小博家住湛河区光明路南段,未满月时因连续高烧造成脑损伤,经过多次康复治疗却不见效果。“那时候我成夜睡不着觉,感觉家里的天都塌了。”说起往事,小博的妈妈郭佳丽泪光闪烁。得知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免费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教育,她毫不犹豫地为儿子报了名。
像小博这样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接受康复教育的孩子目前共有63人,其中听障儿童23人、智障和孤独症儿童40人。
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配备了设施齐全的感统训练室、个训室、户外游乐场地。走廊里的卡通贴图、手工挂件,教室内的彩色桌椅、爱心标语,让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温馨和爱意。认知训练、言语训练、感统训练……不同的功能训练室里忙碌有序。
“我们为每个孩子检查康复档案、建立康复台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集体课、单训课、小组课等,为残疾儿童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主任李东利说,今年暑假前,又有5名孩子顺利从该中心毕业,进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小学学习。
经过3年多的康复教育,小博从当初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到现在已经能和他人进行简单交流,并且特别喜欢唱歌。看着边跳边唱的儿子,郭佳丽的脸上满是笑容:“孩子的状态一天天好转,压在我心上的石头也慢慢变轻了。”
市残联二级调研员刘冠军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今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少于2000名”列入重点民生实事。
为扎实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市残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2024年平顶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为符合救助条件的不少于2000名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康复救助资金由各级财政补助,其中肢体、智力、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平均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6000元,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的配备也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
家住叶县县城的魏濛濛的女儿小阳是一名孤独症儿童,已经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接受两年多免费康复教育。“孩子4岁时在外地接受了几个月的康复教育,吃住费用加上康复费用每月一万多元,实在负担不起。在这里不但康复不花钱,每天还免费提供午饭和晚饭,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魏濛濛说。
“为做到‘应救尽救’,我市对救助对象进行了扩面,由国家规定的0—6岁扩大到0—14岁;对定点康复机构进行了量质双提升,由原来的30多家提升到46家,开展动态监管评估,确保康复质量。”刘冠军说。
据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王红杰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救助残疾儿童22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