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巫鹏 常洪涛)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括1658通(方)珍贵碑刻石刻文物。位于鲁山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次山碑》和宝丰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附属《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廉访诗碑》4通碑刻榜上有名。
《元次山碑》,唐刻,又名容州都督元结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位于鲁山县一高老校区,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772)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是颜体的代表作品之一。该碑1963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宋刻,位于大悲观音大士塔前,是北宋通议大夫、同知框密院事蒋之奇撰文,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蔡京书。碑身通高2.66米、宽1.46米,碑文记述汉化观音菩萨出生、出家、正道的过程。此碑在国内外佛学界和书法界影响较大,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汉化观音菩萨传说实物证据。
《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又称唐国公主碑,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立,位于大悲观音大士塔后东侧,残高1.80米,宽1.92米,清嘉庆《宝丰县志》载“师俭书殊有奇致,金刻佳本,皆未能逾过之”。
《廉访诗》碑,元至正九年(1349)立,长1.2米,宽0.72米,高0.25米,镶嵌在大悲观音大士塔北侧券洞内,保存完好。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保管、收藏在全国各地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鲁山县、宝丰县文物保护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大碑刻石刻文物的保护,加强碑刻石刻文物研究,认真做好碑刻石刻文物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