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2-11 浏览次数: 浏览

       按:“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是一场涉及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坚决改、大胆试,才能让改革落地生根,不负企业和群众的期待。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为表扬先进、宣传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现将先进典型经验做法予以系列刊发,以期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舞钢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平顶山市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20年度全省首次营商环境评价中,舞钢市位居全省104个县(市)第26位,平顶山第1位,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

一、健全工作机制,务求工作实效

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工作来抓,多次通过会议、调研等方式进行周密安排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10位县级领导分包27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抽调10名工作人员组成一次办妥、优化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办公室,同时成立“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常态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二是严抓工作落实。以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制度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三是完善改革评价机制。围绕各级、各部门改革举措,建立企业和群众常态化评价机制,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

二、厘清职能权限,推进简政放权

以权责一致、应放尽放、成熟一批、赋予一批为原则,重点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效能。一是践行放权赋能。相继印发《关于做好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市部分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权承接工作的通知》《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市放权赋能工作手册》等文件,加快梳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前,完成下放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56项,赋予乡镇街道110项,涉及13个部门、49个事项,合计办理业务12111件。二是压减办事材料。严格按照单位权责清单和“四级六同”事项清单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951项,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各种申请材料,积极压缩办事时限,调整即办件1391项,让群众立等可取。截止目前,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了58%,办事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了96.72%。三是简化办事程序。开发自助填单系统,推行电子化、统一化表单,实现企业开办业务“7小时”办结,不动产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等1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成30件“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办理事项和100个一张身份证可办事项的清单梳理发布;利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在非工作时间办理社保业务、公积金业务、打印不动产证明等14项政务服务事项,每月为群众提供服务达5000余次,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三、突破利益藩篱,创新监管方式

推行多种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跨部门实施方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等文件,明确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责任,厘清监管内容、检查事项、工作流程、抽查方式方法等,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和市场主体名录库,并及时动态更新。2021年共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17次,部门随机抽查67次,结果公示率100%。二是扩大监管覆盖面。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完善监管事项清单,督促各单位做到监管事项应覆盖全覆盖,并把监管信息及时录入系统,实现各单位执法人员录入100%,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96.87%。三是加强信用监管。制定《舞钢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将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成4类,科学分类制定抽查计划,对高风险企业适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精准化、差异化监管。目前,已有税务、住建、市场监管等16个部门制定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方案。

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举措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及群众的“店小二”。一是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成立服务驻外商会、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产业发展遗留问题处置、非法集资问题楼盘处置“四个专班”,累计收集问题133个,解决问题130个,县级解决率98%,满意率100%。同时搭建惠企政策网络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目前,平台已入驻部门12家,收集各类惠企政策64个。二是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加大降低税费、融资、物流、要素、机制“五降成本”力度,保障要素供给。2021年,累计减免企业税费7259万元、工伤保险金476万元、企业返还工会费330万元;加强“政银企劳”对接,9家金融单位与4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3.17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加快公铁智慧物流港项目建设,推行货物运输“公转铁”;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累计出让土地836.46亩;建立“一人一企”用工保障机制,为域内12家企业引导组织上岗员工472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帮助舞钢公司、龙山纺织等6家企业申请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1223万元;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程电子化,免除招标文件下载费和交易服务费,在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领域推行电子保函,降低企业公共资源交易成本。三是优化审批服务。搭建“一站办”“全天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帮助办”的“六办”体系,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便民服务网络。“一站办”即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布局,率先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天办”即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实现1490个事项办理“不打烊”;“就近办”即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29个事项乡级可办、9个事项村级可办,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网上办”即建立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办理全覆盖;“掌上办”即开发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群众通过手机即可随时办理;“帮助办”即组建帮办中心,开展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等免费代办帮办。目前,共代办事项367件次,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