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岸萌)“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近日,伴着清风和蝉鸣,一首《国家》从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王堂村幸福院传出。阳光斑驳的树荫下,十多位老年女性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在这儿,有吃有喝有人说话,热热闹闹,比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强。”84岁老人魏英笑呵呵地说。
为有效满足老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解决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日间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
村民互助,补齐养老短板
王堂村幸福院位于地势平缓的村中央,以村民闲置房屋为基础,设有休息室、娱乐室、厨房等,同时将孝道文化、传统国学融入其中,营造爱老敬老的文化氛围,增强老人幸福感。
“早上和下午不热的时候,我们就到院子里拉家常;气温升上来,我们就到娱乐室听戏,或者到休息室睡觉。这里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热不着。”魏英说。
王堂村幸福院有着大大的院子,地面用砖头铺平,墙壁上彩绘的小径、树林与院子里的树木、菜园里的蔬菜、花池里的鸡冠花交相辉映。走进院内,有时光不老、岁月静好之感。
村民杨松现说,之前家里有事忙不开,他便把96岁的老母亲送到幸福院来,“没想到,她感觉在这里挺开心的,后来经常让我送她过来。”
跳了几支舞后,老人们坐下休息。这时,几名妇女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就把洗好、切好的甜瓜送到老人手中。厨房里,还有几个人在忙着做午饭。
“我们村是‘互助型’养老,没有固定的厨师,都是年轻一点的义务轮流做饭。”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淑英说,幸福院运行期间,做饭、打扫卫生、带领大家做操等日常事务都由村民互助解决,产生的水电费、餐费由村集体经济扶持。
“目前,我们已建成78个农村幸福院,根据村情民俗、经济状况等,大多采用‘村集体经济扶持+村民互助’的模式运行。”宝丰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张小辉说,幸福院突出公益性质,费用主要由村集体经济承担,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以奖代补给予补贴。
“六个一点”,保障幸福持续
记者一行赶到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幸福院时将近11点30分。院门口,老人们拿着碗筷陆续赶来。院内早到的老人,有的在娱乐室里休闲,有的在休息室里躺着休息,有的坐在院内新建的爱心茶社里聊天。院东侧的厨房里,厨师刘师傅已经做好了一大锅菜,面条刚刚下锅。厨房一侧墙壁上张贴着“乡贤捐赠榜”,院内还有慈善机构设置的捐款箱。
87岁的村民贾翠莲说她儿子是司机,常年在外跑运输,儿媳在附近打工,孙辈们在外上学,“以前媳妇每天都要给我做饭,现在我一天三顿都在这里吃,好哩很。”
据该幸福院管理人员马素端介绍,现在每天到这里吃饭的老人有42人,8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80岁以下老人每天按照5元标准收取,“这些老人多数是留守、空巢老人,原先一些老人在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到这里,一天三顿饭。老人还能在一起聊天、娱乐,营养跟上了、心情变好了。”
2020年,临沣寨村幸福院通过“六个一点”(县里补一点、乡里配一点、村里投一点、群众集一点、社会捐一点、99公益日筹一点)方式建成。3年来,该幸福院一直以这种方式保障运行:县民政局为幸福院购买1个服务岗位,并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做厨师;县慈善协会用募集的善款为幸福院配备了空调、电视、按摩椅、音响、麻将桌等设施;爱心人士及外出务工人员等积极捐款捐物;村、镇两级政府补足日常的电费、液化气费、老人们的食品费和管理员工资。
创新模式,力争“应照尽照”
距离临沣寨村不远的姚庄回族乡公式郎庙村幸福院,则探索出了新的运行模式。
公式郎庙村幸福院依托姚庄回族乡旅游资源,除了建有休息室、娱乐室、阅览室、活动室、配餐室、餐厅等“五室一厅”外,还建有一个姚庄茶馆,通过销售茶水、茶点获利,以此来补足幸福院运行资金。
“在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等免费服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供按摩、针灸保健、品茶助浴等有偿服务,既能有效保障老人的不同需求,又可保障幸福院的持续运行。”郏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高巧云说,“我们积极探索‘公益+有偿’服务模式。例如,临沣寨村幸福院建在临沣寨景区朱家大院对面,可以依托景区为游客提供就餐、休闲服务,其中的盈利能用来为村内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这就实现了‘商业+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运营的互利双赢”。
高巧云说,自2018年起,郏县优先选择农村基础条件较好,班子相对稳定团结,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有思路的村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幸福院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农村幸福院132所,惠及老人6800余人,探索出多种持续运行模式。
老人日常生活有人管、一日三餐有保障,记者走访郏县、宝丰县幸福院发现,幸福院不仅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子女对父母就餐方面的后顾之忧,还丰富了老人的娱乐文化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选址,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幸福院373家。各地结合村情民俗、经济状况等,实行“一院一策”,稳步增加服务项目,在提供休闲娱乐、配餐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健康管理、心理辅导、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方面延伸,尽早实现农村老人“应照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