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市级层面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从“民声”到“民生”的民主实践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21 浏览次数:122 浏览

(记者 蔡文瑶)2月20日上午,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现场公布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结果,我市2025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出炉。这是我市市级层面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此次市两会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我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民智民心民力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代表投票表决方式确定正式项目后,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群众“点单”、人大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

2024年9月,我市启动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征集工作,面向全社会征集有效意见建议300余条,涉及就业创业、交通出行、城乡住房、养老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经过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多次研讨,最终筛选出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两会期间,经代表广泛审议讨论,票决出10项民生实事项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建议进一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是不是可以更具持续性”。

“一老一小”问题也颇受代表们关注。“建议加大农村幸福院、老年助餐场所改扩建力度,提升普惠养老服务能力”“特殊困难老年人要给予更多关注,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能不能更快些”“校园安全刻不容缓,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提升工程要加快实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代表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加大抽检力度,一旦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依法严厉制裁,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聚焦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职工食堂等高风险食品经营单位,开展食品安全‘阳光守护行动’”。

…………

审议讨论过程中,代表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互相补充,但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民生实事项目更贴实际、更具实效,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票决制不仅改变了政府决策模式,更激活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走出会议室,市人大代表,新华区光明路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总校长王凤云感慨地说:“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我们代表人民发声、为民生把关,希望这些项目能早日落地,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不仅是代表的心声,更是群众的期盼。

在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会议现场,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根据《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规定,按照获得赞成票数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最终确定了我市2025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民声”终成“民生”。这些项目将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力争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施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落细,真正把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之事办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