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慈善力量 打造“幸福家园” ——我市探索慈善杠杆撬动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实践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 浏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我市将高质量推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作为支点,以慈善杠杆撬动乡村振兴新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创造出“平顶山经验”,让幸福溢满鹰城家园。

5月23日至24日,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记者实地探访该工程在我市进展情况。

慈善项目让乡村美景变“钱”景

5月22日,漫步在湛河区曹镇乡谢庄村,潺潺的流水、整洁平坦的柏油路、美丽的格桑花、井然有序的农家院……目之所及皆是美景,一幅家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晴天走土路,雨天走泥路。”谢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前说,曾经的谢庄村地势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范自然灾害能力弱。2022年,谢庄村遭受灾害,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市慈善总会和湛河区慈善协会联动,将谢庄村列为我市第一批和美乡村试点,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和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为村里提供慈善扶持。

据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严寄音介绍,“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由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省市慈善总会,与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合作,构建的一个慈善赋能全国近70万个村(社区)、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基层治理的平台型项目。而腾讯99公益日活动是指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参与方既有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也有国内公益机构、用户、企业、媒体等,目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用公益慈善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各方协调与努力,市慈善总会和湛河区慈善协会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和腾讯99公益日活动,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乡贤、企业、村民捐款,共筹集善款168万余元。有了这笔资金,杨前带领村民建村标、架路灯、添游船、绿庭院……一时间,谢庄村一派繁忙,大家干劲十足。

如今,谢庄村内绿树成荫,春季麦田一片绿,夏季荷花迎面开,秋季稻香穗儿黄,冬季银装素裹似丹青。

景美了,路畅了,机会就来了。一直参与村庄美化的村民魏明洋捐款10万余元在村里建了一座网红软桥。桥一建好,马上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暴增。

众多村民被带动,纷纷抓住商机参与其中。“目前,我们正在村里选址筹建户外婚礼基地,同时还在与我市知名餐饮企业谈合作,打造绿色有机果蔬种植基地。”杨前说,他们计划以村民入股的方式分红,搞直播、开电商、建民宿,让和美谢庄释放更大潜能,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把美景变成“钱”景,“一笔善款,成了撬动俺村经济发展的杠杆,为我们打造出了全新的乡村振兴商业模式”。

“一元捐”让慈善资金效益倍增

慈善“一元捐”的创新,被作为一种模式向全国推广。而鲁山县“一元捐”全民参与慈善的形式,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称为“鲁山模式”,并向全社会推介。

“要办事,得有钱,钱从哪里来?我就带头捐。”鲁山县磙子营乡磙子营村党支部书记赵全周说,村“两委”准备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大家热情很高,有村民提出愿意捐款,“村‘两委’因势利导,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另一方面广泛调研走访,征求村民意见,提出每人每月捐一元卫生费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磙子营村采用的这种捐款发动办法很有效,我们决定推广。”鲁山县慈善协会会长刘涛说,该县在基层组织和群众中积极探索村民“一元捐”、党员干部“一日捐”、乡贤“一起捐”等模式,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引导群众把善款捐到“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中。

“起初,发动大家捐款并不顺利。村民对慈善不了解,对捐款用途有疑问。”为打消大家的顾虑,让捐款更加公开、透明,刘涛带头捐款,并带领工作人员深入村民家中,普及慈善知识,为捐款村民发放款项执行通知书,同时对捐款、用款情况同步公示。

一元钱对于村民来说不算多,难的是认可。一系列措施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大家纷纷解囊,捐款热情高涨。善款用于整治村容村貌,很快,村庄变得干净整洁、繁花盛开、秀丽如画。

每月一元的捐款,激发了磙子营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大家自发地关注并参与公共事务,从“要我办”变为“我要办”,用善款修补维护道路36条15公里,修建文化游园5个。还吸引全县多个村庄效仿,比如,磙子营乡刘八庄村村民捐款捐物出力,改善村内环境,成为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

鲁山县慈善协会还把“一元捐”模式推广到慈善助医中。自2022年大病救助项目启动以来,该县已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为“一元捐”模式长期规范持续执行奠定了基础。全县共排查出106名大病患者,65名患者得救助帮扶资金96万余元。截至目前,鲁山县慈善协会通过大病救助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救助大病患者和困难家庭成员近4000人。

在省、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鲁山县慈善协会还积极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县四大班子领导积极参与,党员干部带头捐,普通群众随心捐,点滴爱心最终汇成慈善江海。“鲁山模式”以乡情为纽带、以慈善为桥梁,鼓励人人参与,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慈善力量。 助老敬老让老人更加幸福安康

“幸福家园”还要让老年人提升幸福感。郏县是河南省第一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县之一,60岁以上常住老人超过10万。今年4月,郏县又被中华慈善总会确定为首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

该县借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实施的契机,扩大助力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民政部门、村社集体和慈善组织协同解决困难老人用餐、健身、娱乐、体检等方面问题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县筹资300多万元,推动幸福院健康运行,基本实现老人生活有人管、医疗保健有依靠、休闲娱乐有场所、一日三餐有保障。

目前,该县有农村幸福院132个,获得中华慈善总会“全国慈善系统榜样”优秀品牌项目奖,惠及6800多名老人。

此外,郏县县委把农村幸福院建设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等列入“五星”支部创建的具体内容。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8个“五星”支部,在建的有3个。每个“五星”支部都建有高标准农村幸福院,并配有为农村老年人和妇女儿童服务的“四组一队”。

不只是农村幸福院,两年多来,郏县策划助老、助学、助困等方面的慈善项目24个,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开展以来,我市着力培养打造建设优秀片区,融入和美乡村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湛河区谢庄、杨西、秦庄片区,郏县姚庄、三郎庙、礼拜寺片区,叶县大李庄、西马村、吴哲庄片区,新华区石桥营、吴西、边庄片区等优秀片区,带动示范作用明显。

滴水汇江河,能让荒漠变成充满生机的绿洲;众人汇温情,能为家乡带去无限力量。“近几年,市、县两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慈善款物12.22亿元,其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投入资金7.23亿元,实施12大类23483个项目。”市慈善总会会长高德领说,“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通过公开募捐,为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互助基金,用于实施村社慈善公益项目,同时建立一套慈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帮助村(社区)成立安老、扶幼、助学、济困、拥军各类志愿服务队,并实现志愿服务积分统计和兑换。

带动产业发展、救助困难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目前,我市共确定54个“幸福家园”试点村社,其中省试点17个、市试点37个,2000余个乡村在慈善公益的助推下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