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条件 让更多孩子就近“上好学”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4-01-19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邢晓蕊)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是群众的期盼。2023年,我市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推进民生实事寄宿制学校建设,抓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市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建设寄宿制学校 温暖孩子求学路

1月12日上午,卫东区光华学校建设工地上,塔吊高耸,工程车辆往来不停,建筑工人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现场一派忙碌景象,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

光华学校(九年一贯制)建设项目是我市申报的省民生实事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2023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投资9800万元。“工人正进行综合楼主体四层施工,教学楼(小学部)主体三层施工,教学楼(中学部)基础施工。这些天我们都在加班加点赶工期,力争在农历新年前主体完工。”负责项目建设的中国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总工程师王献党说。

光华学校校长杨延浩说:“新建校舍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1400多名学生将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撤点并校,乡镇学校寄宿需求增多。2023年,我市加大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申报省、市民生实事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10所,不断满足乡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的诉求。

今年1月12日上午,郏县长桥镇第一实验小学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工人在综合楼五楼搭建支架。在此督导施工的长桥镇镇长李超强和郏县教体局发展规划股负责人李冠华说,学校建成后,将基本满足附近乡村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并有助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教育难题。

据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10所民生实事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已有1所竣工投用,1所主体完工,7所正进行主体施工,1所正进行基础施工,2024年6月底前可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助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

2 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让娃在家门口“上好园”

宽敞的操场上铺着蓝色塑胶地板,枝繁叶茂的松树旁放置着大型滑梯等设施。1月15日上午,走进湛河区统张中心幼儿园,园内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舒适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该园小班教室里传出稚嫩的童声。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空调、电钢琴、直饮水机等一应俱全。小朋友正和老师学唱童谣,教室里一派欢乐的氛围。

该园是我市2023年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之一,于当年9月投入使用。家门口有了公办幼儿园,附近村民喜出望外,纷纷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

“没想到俺家附近会有这么好的公办幼儿园!”家住湛河区荆山街道景庄村的刘维维早上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就开始忙活自己的甑糕生意了。“公办幼儿园收费低,条件好,老师素质高,俺可放心。”她衷心地说道。

有这种体会的不止刘维维一个人。市教体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23年,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增加学位7565个。目前已有25所投入使用,8所主体完工。

湛河区除统张中心幼儿园外,还改扩建了邢铺中心幼儿园,并在城区新建了长江路幼儿园、轻工路幼儿园、春天幼儿园。春天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统张中心幼儿园、邢铺中心幼儿园、长江路幼儿园和轻工路幼儿园均在2023年9月投用,这4所幼儿园新增教学班25个,新增学位750个。

村里办起了公办幼儿园,该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湛河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湛河区通过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工作,组建以开源路幼儿园等为龙头园的7个幼教集团,探索“龙头园+乡村中心园+普惠园”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实行龙头园对成员园开展一系列帮扶指导,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更多孩子就近“上好园”,享受学前教育发展红利。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市教体局副局长逵应顺说,近年来,我市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列入“民生实事”,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同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等,努力补齐城乡学前教育短板,满足群众上公办园、优质园的需求。

3 多措并举赶工期,新学校建设步入快车道

石龙区人民路街道第二寄宿制小学项目是石龙区搬迁安置社区(龙康苑)配套的一所新建寄宿制小学。1月12日上午,在该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综合楼、宿舍楼、餐厅等已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校园呼之欲出。

“去年7月31日开工,如今主体建设已全部完工,这个项目的建设速度是最快的。”市教体局发展规划科有关负责人说。

石龙区教体局局长李宗强表示,该项目的快速推进,与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协作密不可分。“这个项目由两名县级领导分包负责推进,每两周召开一次重点项目调度会;成立项目工作专班,专题研判会商遇到的难题;相关行业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优先解决水、电、路、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市教体局发展规划科负责人表示,为让教育民生工程落地,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市政府牵头,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开辟县(市、区)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间。市教体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建立周督查、周通报制度,每周逐项实地督查,发现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为加快项目进程、缩短建设工期,各县(市、区)创新工作思路,大都采用国有平台公司代建等建设模式,如舞钢市尹集镇实验小学项目,由舞钢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代建;湛河区春天小学(北渡街道寄宿制小学)项目,由平顶山湛发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代建;卫东区光华学校项目(九年一贯制),由平顶山市天浩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代建;示范区翠竹路小学项目,由平顶山市应山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代建,项目推进成效明显。

针对寄宿制学校新建项目审批程序环节多等问题,各县(市、区)利用市纪委出台的容错免责备案机制,积极主动与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汇报沟通,将民生实事建设项目纳入容错免责备案范围,将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容错免责备案正面清单,实行边施工边完善手续,解除工作推进中的后顾之忧。特别是石龙区在办理相关规划手续过程中,将容错免责备案机制相关政策吃透用足,仅用数天时间就将各项手续办理完毕,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家长的期盼。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学校建设项目进度,确保教育民生如期落实落地,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焕新”,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