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秀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原动力。
近年来,我市聚焦育强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三项计划,开展科技政策服务行动,让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推动更多创新主体蜕变升级、做优做强。
培育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自2017年首次提出创新主体“双倍增”工程起,以3年为周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发展任务、完善工作举措,逐步建立部门联动、市县协同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广泛聚合创新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实现量质齐升,基本保持两年翻一番的快速发展态势。
2022年,我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38家,同比增长31.8%,居全省第六;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3家、省创新“双百”企业25家,创新型企业突破700家。平高集团、舞钢公司、铁福来、神州重工等领军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持续在特高压电气装备、功能纤维、超纯金属、人造石墨等领域技术领跑。
我市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双倍增”工程等,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作为“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为2022年度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两项工作同时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提供良好科技支撑。
今年,我市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省“瞪羚”企业实现从1到23的跨越发展,总量位居全省第六;首批组织83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总数有望突破400家大关;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9家,发展基础愈加坚实。
目前,全市各类创新型企业达724家。其中,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超过70家,区域高新化、产业高新化稳步推进,为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我市接续出台创新主体培育专项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从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分类赋能政策、梯度培育机制、社会化培育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为创新型企业成长提供全过程要素保障。
同时,我市在省内率先实行“首席科技服务员”制度,从市、县两级科技部门遴选熟悉科技政策的人员充当首席科技服务员,实现706家创新型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全覆盖。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连续上升,位居全省第五。
2022年8月2日,首款国产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早期的真实生物存在内部要素不齐、尚未生产销售等问题,并且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大、风险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市连年拿出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企业,帮助企业融资。”市科技局成果转化科负责人李留长说。李留长是市科技局派往真实生物的首席科技服务员,他本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为真实生物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市237名首席科技服务员协调解决创新需求5327条。
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我市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极大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2022年我市财政科技支出增速37.7%,位居全省第六,两年累计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各类普惠性专项资金1.04亿元,科技贷、专利质押等科技金融业务放款69家(次)5.04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60.1%;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3亿元,万人发明专利达4.98件。
为最大限度运用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科技投入,降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本,我市施行了科技创新券制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仪器设备购置、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等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奖补,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研发成本。
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8月14日,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远程智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一台远程操控的牙轮钻机在洛阳栾川三道庄钼矿作业的实时画面。“这台牙轮钻机使用的自动调平技术是我市‘揭榜挂帅’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公司工程师赵乾杨说。
赵乾杨所说的项目名为“矿山牙轮钻智能高精度导航调平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是我市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之一。
“揭榜挂帅”是我市为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而建立的一种体制机制。我市于2021年5月出台《平顶山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首批征集市级“揭榜挂帅”项目需求11项、省级需求6项,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让能者上、让智者上,让有本事者揭榜。
“矿山牙轮钻智能高精度导航调平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被平顶山学院揭榜。该校副教授胡芸说:“‘揭榜挂帅’具有选贤举能不论资质、不设门槛的特点,我们参与项目攻关的大多是80后教师,还有4人是在校大学生。”这支年轻的科研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攻关,在项目立项3个月后就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我市对标省重大专项建立后备项目库制度,优化项目育成方式,采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一般面上项目“科技创新券”扶持的三级项目组织方式,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有序实施集智攻关,高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我市6个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省“揭榜挂帅”项目6450万元支持。己二腈、尼龙色丝、特殊性能钢、低频GIS、高纯碳纳米管、电子级金属靶材等一批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5%,全省排名第四。
同时,我市实施区域高新化、产业高新化专项行动,支持平顶山国家高新区依托特色产业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率达60.8%。创造性开展科技创新专题活动,绘制产业科技创新导图,全景展示产业链技术动态,差异化引导企业创新转型。目前,电气装备、尼龙新材料、碳材料三大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创造高价值专利1391件,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6%、92.6%。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四个一批”(打造一批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新型研发机构),还是创新链“六位一体”(政策、主体、平台、载体、人才、项目),创新主体始终是“基础链”“关键环”。要把创新主体培育作为最基础、最重要工作紧抓不懈,久久为功,在创新主体的量和质上缩小与郑州、洛阳的差距,超过周边城市的增速和质量,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的高地,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变成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