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驱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观察之一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16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吴学清)被平顶山的良好创新生态所感动,吴秀云把家迁到了平顶山。

从事有机化工合成研究30余年的吴秀云,是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创办了多家化工企业,研发改进上百种精细化工产品工艺。2014年,吴秀云来到平顶山创办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二(三氯甲基)碳酸酯生产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在平顶山市和高新区的关心支持下,企业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二(三氯甲基)碳酸酯连续自动化生产装置,产能国内最大、技术国际领先,目前已获专利16项。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上,神鹰化工和其他9家企业一起参加了政府投资基金尼龙产业专题路演,拟融资总金额超21亿元。

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神鹰化工下游衍生品产业基地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40亿元,并将孵化出一批科技型企业。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使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获批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国家产业化基地,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建设全面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投入运营,主导优势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架梁立柱;创新主体实现五年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300家、600家,孕育出一批行业国家队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连续上升,2022年居全省第5位,2019年、2022年两度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探索的“推动建立‘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创新链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建设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门作为“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支持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

2022年7月,作为国内首个抗新冠小分子口服创新药,阿兹夫定正式获得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上市。

阿兹夫定是一款靶向性强且长效的创新药,从研发到获批再到制剂生产,整整历时10年。提及其中的艰辛,真实生物负责药品生产的副总经理王志涛连说了几个“很难”。同时,王志涛又为阿兹夫定选择了平顶山而庆幸,平顶山的一流创新生态有效加快了药品投产的进程。

景文治是真实生物的副总经理,也是真实生物生产基地建设的见证人。市委、市政府对原始创新的高度重视、宽容和支持,他感触最深,“企业有事需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真实生物优先;需要(市领导)到现场来就到现场来,没有一点架子”。

至于真实生物公司所在地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真实生物更是努力提供最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示范区领导来公司调研、召开协调会无数,(帮我们)纾困解难。”景文治说。

为支持具有高新技术特质的真实生物健康发展,“在我市够条件享受的科技政策,(真实生物)基本上做到了应享尽享,单资金支持这块就有1800万元。”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一个正处在高质量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资源型城市,我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抓好全市科技创新领域重大事项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

在原有一揽子科技创新政策的基础上,我市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平顶山市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平顶山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科技政策,完善了“1+N”科技政策体系;实施创新政策支撑工程,通过举办高企中原行、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等科技政策宣讲,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推动科技创新的工作能力;在省内率先实行“首席科技服务员”制度,实现创新型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全覆盖,积极向服务的企业推送科技政策信息,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扎实落地。

2022年,全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38家,同比增长31.8%,居全省第6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5家,增速43.5%,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五年翻两番;23家高新技术企业晋级瞪羚企业行列,总数居全省第6位。目前,全市各类创新型企业达724家,国家级、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超过70家。

鼓励创新的精度越来越准

从超高压到特高压,钟建英博士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入职平高集团以来,受益于我市良好的创新生态,钟建英带领团队勇闯技术“无人区”,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套1100千伏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并应用于我国第一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工程。该项工程标志着我国电网建设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创造了“中国奇迹”。

围绕我国电网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钟建英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40余项重大课题,研制出直流转换开关等20余种国际领先的首创产品,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行业空白。

近年来,我市以科技人才需求为导向,在科技投入上探索多元化方式,创新产业和人才扶持政策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全力打造让科技人才满意的创新生态。落实普惠性惠企政策,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载体等进行奖补,315家企业享受研发财政补助资金5900余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为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兑现650万元,有力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政策,全市270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4亿元。大力推动省、市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实施,两年来共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0余项,获省资金支持9600余万元。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8家企业获得省“科技贷”资金28194万元,有效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累计投入各类财政科技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企业实施国家、省各类重大科技创新活动200余项。

通过积极争取,今年平高集团“系列化环保型真空柱式断路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河南真实生物“新型恶性肿瘤靶向(创新)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分别获省重大专项1000万元、1800万元经费支持,立项数和经费金额均居全省第2位;跃薪智能“零碳矿山一体化平台及智能开采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慧鑫源生物“年产50吨胆红素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等获省重点研发专项立项支持。

鼓励创新,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经省科技厅批准,我市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原学者工作站”已建设5家,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92家,实现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己二腈、尼龙色丝、对位芳纶、半导体碳化硅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累计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68项,制定行业标准30余项,在特高压电气装备、绿色高效催化剂、短流程石墨、高纯碳纳米管等领域实现了技术领跑。

参与创新的热度越来越高

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打通了一条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6月19日,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国家级行业协会领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尼龙产业领域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等400余人齐聚鹰城,分享新观点、交流新技术、畅想新合作、共谋新发展。

对外来说,一场行业盛事将平顶山推向前台,吸引目光无数;对内来说,一场行业盛事也让更多的平顶山人进一步加深了对创新的认识与理解。

在此之前,我市已连续9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平顶山分赛区赛事,累计报名参赛企业达627家,为企业发放奖金500余万元,众多企业通过比赛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举办首届“鹰创华夏—中国尼龙城”专场赛事,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参与创新氛围。数据显示,全市有各类人才40余万人。2020年、2021年我市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分别为49.3人、44.8人。

7月份,经科技部批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产业技术创新(尼龙新材料)专业赛落地鹰城。这将是我市首次承办的国家级双创赛事,届时将会吸引全国更多优秀尼龙新材料行业企业参赛,促进更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集聚平顶山、落地平顶山。

8月20日至22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五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在我市举办,这是河南赛区总决赛首次走出郑州,也是我市历史上承办的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专业赛事。

目前,我市正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和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为依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推动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我市创新生态必将跃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