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秀红答记者问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3-06-26 浏览次数: 浏览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18亿亩(1亩≈666.67平方米)耕地实至名归。

今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稳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重大政治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日前,就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各类规划,做好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秀红。

问:规划是指导发展的蓝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施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情况如何?

答:好的规划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理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科学编制各类规划,积极谋划全域发展,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规划编制,用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卓有成效。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是党中央着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科学布局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展城市发展定位、产业专题、人口城镇化等7大板块专题研究,今年4月,市级国土空间规划通过评审,报请省政府审批。县级层面,7个县(市、区)同步推进编制工作开展,均已形成中间成果;乡镇层面,全市77个乡镇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速形成。同时,锚定城市提质升级和转型发展,编制白龟湖科创新城规划,打造中原城市群科创示范区;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活力和品质;起草中心城区建筑风貌控制引导意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建立完善规划体系。全市2584个村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60个“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全省村庄规划编制推进会在平顶山召开,我市做了经验交流。创新规划管理,改革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委员会,统筹审议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矿城”及规划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出台《规划建设管控意见》,通过管控容积率、天际线、城市色彩、开发强度等,补齐城市短板,提高城市品质。

问:土生万物,地载万代。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保护耕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耕地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视,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进行部署,我市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相对较少,耕地质量和保护条件差异较大,耕地保护责任十分艰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履行耕地保护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考核,统筹开展土地整治、耕地提质改造,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高出省定目标,实现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双提升,补充耕地指标达5.85万亩,能够保障未来5年占补平衡需要。耕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将继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紧紧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放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坚决守住划定的451万余亩耕地保护目标和409万余亩永久基本农田。

严守耕地红线,不越雷池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压实“一网两长”网格责任,扎实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双违”集中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遏制非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行为。积极开展虞城县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以案促改,全面开展党员干部查摆剖析,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强化督导暗访,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2250个,整改面积1.19万亩,自然资源部下达2023年第一季度卫片图斑373个,全部审核完毕,审核通过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开展农耕房整治,全市共审核确认图斑9.4万个,全部处理到位,处置率100%。自然资源部下发我市土地矿产卫片违法图斑3211个,审核确认违法图斑99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整改完成率100%。

问:土地要素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保障土地供应、争取用地指标、服务项目建设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答:土地要素保障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站位全市发展大局,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项目为王”部署,主动谋划成立土地要素保障专班,持续提升用地审查报批效率,保障重点项目发展用地需求。近年来,全市供应土地1.70万亩,出让价款100.15亿元,连续4年突破百亿大关。集约节约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度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730亩,盘活闲置土地6608亩,盘活率277.74%。

聚焦要素保障,主动对接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出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办法》,紧扣“标准地”供应、“拿地即建设”两个核心,推动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畅通全流程精准服务,打造土地要素保障平顶山名片。

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生态保护修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生态修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永续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认真履行生态文明主责部门使命,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强力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治理,全市露天矿山和废弃矿山修复面积超过16.98万亩,露天矿山修复率98%,成功创建绿色矿山30座。2021年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项目争取中央奖补资金3149万元,应完成治理面积247.76公顷,完成率94.3%。露天矿山综合整治“郏县样板”“宝丰模式”“鲁山经验”在全国得到宣传、推广;鲁山县梁洼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省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编制完成《平顶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全要素统筹、全空间覆盖、全过程传导、全周期监管的生态修复规划和实施体系。积极组织平顶山市“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已报省厅评审。

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活力的重要标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经营主体和群众需求,积极打造“公平、高效、快捷、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进自然资源政策落地生效,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办事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单位,全市不动产登记受理、缴费和领取实现一窗办结,一般业务当日办结,11类业务1小时办结,办理时限和办理环节均达到全省最优。试点推行“交房即交证”工作模式,先后完成了大地城、建业·十八城等小区200余户的“交房即交证”工作。“全豫通办”接入省平台,完成了市县之间联调联测,实现了跨市办、跨省办。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企业、群众满意为导向,推出容缺办理、无纸化办公、企业专区、“带押过户”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新举措,提高行政效能。强化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再造,审批环节缩短近50%;推动用地报批提速,一般用地审查压缩到7个工作日,重点项目压缩到3个工作日。高效便民的举措,贴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普遍赞誉,去年至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到群众和企业赠送的锦旗、感谢信30余面(封),群众、企业回访满意率达99%。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决守护好耕地红线,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打造郑洛平“新三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极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平顶山力量。

做好要素保障 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华分局局长 张文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华分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服务至上、企业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土地要素保障作用,聚焦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等不断发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新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科学构建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引领,去年完成70多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近百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修规优化审核上报;完成40多项市政项目的审核上报。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积极协调推进辖区焦店片区等5大片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辖区建设项目原则通过规划委员会5项、原则通过专家委员会6项。

优化服务保障能力。落实耕地保护,初步完成新华区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现状实有耕地1.72万亩,耕地保护目标1.55万亩。坚持要素围绕项目走,统筹安排好年度建设用地出让计划,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新华区东西工业园区用地需求。上半年申请2023年度第二批乡镇建设农用地转用1个批次,面积0.5815公顷(耕地),申请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个批次,面积16.6公顷。截至目前,已组卷上报市局拟出让地块4宗。

打造一流服务环境。新华分局围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不良资产盘活等方面,全力做好土地供应管理和集约利用。2023年共下发闲置土地19宗,已解除闲置土地7宗。优化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积极化解规划调整、用地指标、不动产登记等难点热点问题,目前已完成8个村2301户不动产权证书登记,颁证率100%。

完善保护举措 严守耕地红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东分局局长 路春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东分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当作工作主线抓好抓实,为卫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用地保障。

强化宣传,营造耕地保护氛围。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主题活动日,以耕地保护为主线,精心制作宣传条幅、宣传展板、普法知识宣传页,组织流动宣传车深入全区不间断宣传土地法律法规、耕地保护政策,营造良好的耕地保护氛围。

多措并举,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实行管控性、约束性、补救性、倒逼性保护。在编制、修订与土地相关规划时,首先考虑保护耕地,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修改;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原则,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各类项目选址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非耕地,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各类土地使用标准,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程度,减少占用耕地。大力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利用。

严守红线,推进占用耕地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卫东分局常态化开展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专项整治,筑牢耕地保护红线。针对省厅下发卫东区的61个问题图斑,卫东分局组织4个工作小组,分类处置、深入研判,到现场逐宗核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强力整改,现已整改到位。

强化责任担当 服务发展大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湛河分局局长 杜红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湛河分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工作目标,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破难题、优服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规划引领、管控约束和要素保障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自然资源保障。

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湛河分局配合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平顶山高铁生态新城国土空间规划,完善新华路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凤凰山东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湛河新区部分道路等项目规划编制;正在编制四馆一中心、金融中心等项目规划,平顶山高铁生态新城国土空间规划完成了“三区三线”的划定入库、总体方案编制等工作,完成了 “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通过审批开始实施。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湛河分局坚守耕地生态双红线,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占优补优”要求,全区耕地保有量5145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3213公顷以上。积极做好土地报批工作,两批次进入供地程序,四批次正进行征收土地公告。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抓好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挖潜,保障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清查大处置,推进城镇低效能用地再开发。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力度,扎实做好卫片执法、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完成卫片执法系统整改、核查、举证上报图斑216个。

下一步,湛河分局将围绕市局党组工作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发挥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作用,积极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自然资源保障。

提高节约集约水平 促进供应提质增效

石龙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慎海彦

经济社会要发展,自然资源是保障。石龙区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主动作为,持续发力,超前布局,全力保障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圆满完成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耕地面积22684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面积13425亩。持续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土地整理、工矿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成5批次城市建设项目的农用地转用报批;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行为,今年以来核查卫片图斑95个,整改上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2个,牢牢守住了22684亩耕地和13425亩基本农田红线。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石龙区“三区三线”划定为契机,从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着手,多方协调争取用地指标1459亩,基本保障石龙区近3年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精简程序,2022年完成7个批次584.8亩、涉及13个项目用地组卷上报工作,有力保障民生、基础设施以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

积极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存量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用地盘活攻坚战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截至2022年,共盘活存量和批而未供土地11宗,面积791.1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54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实现了产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圆满完成增存挂钩工作任务,进入省市前列。

用心守护青山绿水 当好自然资源卫士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示范区分局局长 崔晓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示范区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的工作部署,聚焦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以规划为引领,以要素保障为重点,为示范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示范区分局统筹做好耕地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范围,紧紧围绕示范区未来三到五年重点项目谋划、城市建设等需求,积极争取增加示范区城市建设规模,将辖区基本农田由19005亩调整至6339亩,为保障示范区未来几年城市发展留足了空间。协调推进科创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科创新城高质量发展。

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成功举办2023年市优质土地推介会示范区专场推介活动,推出15宗重点出让地块,总面积717亩。2022年,示范区分局积极主动地推进征地报批工作,制定完成了示范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准备了6个批次用地,累计供应土地4宗、面积264亩,为示范区财政收入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发展提供保障。示范区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强化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落实严守“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先补后占”制度,确保耕地“进出平衡”“占补平衡”。

提升保障能力 夯实发展根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局长 周富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升自然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为主线,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相统一,节约集约土地,严守耕地红线,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站位全局,实施总体空间规划。严格按照省厅下发的“三区三线”规模审查各类建设用地的报批,高质量完成了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确定工作;积极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完成了平顶山市2023年度第六批城市建设用地等2个批次的计划指标申请。

严守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顺利推进生态廊道绿化造林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稳步推进退林还耕。全程监管耕地进出平衡。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协助推动27个村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督促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工作,认真开展耕地卫片图斑核查工作,严守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

主动服务,用地报批走在前列。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提前谋划,高质量完成了我市2023年第一批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上报。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精打细算利用增量撬动存量,盘活“沉睡”土地,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摸清全部历史批复用地的批、征、供、用全链条家底,并建立了数据库提交市级,疑似闲置完全清零。

坚持保护保障并举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汝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 杨景山 汝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李涛

汝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主动适应新形势,履行职责职能,做到保护与保障并举,管理和服务并行,勇于改革创新,积极破解难题,有力有效服务汝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效实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7万亩,21个乡级空间规划稳步推进,36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形成初步成果,100个村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推进。2022年累计编制N-03-03街坊等28个街坊控规,有力支持了汝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汝州市政府每年与乡(镇、街道)“一把手”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开展全市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占用和补划监督检查,防止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制止在初始、消灭在萌芽。同时,深化土地利用综合改革,应补充耕地做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

做好用地要素支撑。进一步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确保项目合法用地、快速供地、履约用地、投产见效。2022年完成天瑞焦化二期项目占地100亩、河南润灵药业项目占地195亩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土地收储工作,共计收储土地1077亩。2022年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0宗,面积2734亩,成交金额60072万元。

创新优化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创新便民举措,进一步压缩不动产办理时限,2022颁发不动产权证书9158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0942份,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强有力保护资源 高水平保障发展

舞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张书献

耕地是粮食生产之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舞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守耕地红线,加大资源保护,围绕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

压紧压实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该市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有效确保了该市32.9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0.62万亩,保护面积达93%。加强土地收储,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供应,2022年完成收储土地53宗面积2162公顷。

加强资源保护,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一网两长”制,加强土地执法力度和图斑整治,已整改销号452个图斑,整改率97%;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加强矿山企业日常开发利用监管,对全市具备治理条件的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工程治理。

做好用地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济南督查局冻结舞钢市补充耕地项目整改工作,涉及4个项目7256亩完成整改上报;完成乡镇批次农用地转用工作,上报4个批次转用面积64.122亩,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64.122亩;积极落实“用地清单制”“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验收即拿证”和“交房即发证”等一系列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持续创优。

一张蓝图保发展 一体共治建生态

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王月霞

宝丰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务实重干、奋勇争先,围绕“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总体思路,在强能力提效能上持续发力,在保资源促发展上担当作为,在破难题补短板上守正创新,自然资源工作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

强化要素保障,凝聚发展动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要素保障议事联席会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规、征、批、供、管”全链条调控,“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盘活低效用地200余亩,完成建设用地征收1300亩,获批建设用地1290亩,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6.3亿元。

加强规划引领,擘画发展蓝图。全面完成全域713平方公里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11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完成73个重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展。强化乡镇规委会职能作用,按照“规划先行、先批后建、按图建房、适度集中”的原则,全面规范村民建房。

统筹基层力量,严守耕地红线。下放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一网两长”机制类管理权限10项,解决基层“田长”“网格员”没有执法权限、问题制止不到位等现象。印发《自然资源领域规范化建设及考评办法》,公布乡镇权力清单,提升基层执法监管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助企惠民。积极推进“网上办、就近办”,在全县设立便民服务网点33个,落实“就近办”。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登记+金融带押过户,实现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宝丰县不动产登记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平顶山市第一、全省第一方阵。

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落实落细耕地保护责任

鲁山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李耀兴

鲁山县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稳自然资源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自然资源支撑。

抓紧抓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八不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开展土地整治、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建设。2023年以来,占补平衡指标库储备达2800余亩,交易补充耕地指标2330亩,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保护,完成了补充耕地工作。按照省“三区三线”划定要求,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为46399公顷,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高于上级制定标准。

“零容忍”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防严控严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去年以来,出动人员3600余人次,开展动态巡查900余次,及时发现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64起;强力组织联合执法,联合属地政府、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以“零容忍”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加强对露天矿山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开展“三山整治”,创建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3家省级绿色矿山企业。近年来,完成30座露天矿山和18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2392.28亩,生态修复率98%。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土地管用秩序

郏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薛顺国

郏县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扛牢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工作。按照“一宗一策、一斑一策”的整治工作思路,分包乡镇进行督导,严格落实责任,省级下发郏县问题图斑246宗,涉及监测面积919.77亩,全部整改到位,率先在全市实现“清零”目标。

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5G+天眼”技术平台和乡镇规委会+综合执法、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的作用,强化人防+技防,实行“周报告”制度,全面压实乡(镇、街道)、行政村属地管理责任,省农耕整治办认定新增农耕房问题119宗,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乡镇村落开展法规政策宣传,积极营造耕地保护浓厚氛围。

全面推进农耕房非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按照“核、分、清、用、管”的整体工作思路,实行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对没收处置环节、暂时保留环节采取同时推进,目前已完成总任务量的90%。

强化动态巡查和违法占地案件查处力度。坚持动态巡查工作常态化,每周巡查次数不少于2次,重点区域不少于3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对重点巡查区域、发现的重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实行备案制度,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到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