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00csglj/2024-00013
  • 发布日期
  • 2024-09-06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进一步增加老城区公共停车场(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06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第127号提案
提案者
虎韬
标题
关于进一步增加老城区公共停车场(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提案内容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老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规范城市静态交通秩序,解决停车难问题迫在眉睫。为此,建议:

1.科学施划停车泊位,推进背街小巷通道等地段停车设施改造

按照城市规划应划尽划、泊位因需施划、道路泊位从紧施划,科学开展城市主次干道沿线的人行道、辅道改造以及停车泊位施划,优化道路断面设置,强化停车标识系统建设。对背街小巷通道及零星空地,在保障过往车辆、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尽量施划泊位,缓解周边居民临时停车问题;加大对住宅、商业配建停车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只售不租、挪作他用等导致停车泊位大比例空置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恢复停车功能。

2.推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盘活现有停车资源

继续做好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每年逐步新增泊位。通过立体停车楼、智能停车场地等多种方式提高泊位供应,缓解停车供需矛盾。通过立体停车设施(楼、库)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复合利用率;积极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创新优化政策设计,积极鼓励引导,最大限度释放停车空间资源潜力;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化措施扩大公共停车设施供给。以老小区整治为契机,将改善停车条件作为整治项目,每年有计划全力推进。各相关部门应积极谋划、多措并举,通过短期租赁、错时共享、合并停车等方式,缓解老小区停车难问题。

3.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推进停车智能化管理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路面停车,即使要停也是短停快走,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按照方便车辆、注重引导、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积极扩大智慧停车信息系统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实现无感支付、车位预定、违停监控、数据共享等,提高停车设施周转率,减少寻位绕行时间。进一步使用电子缴费、手机缴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提高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虎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增加老城区公共停车场(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停车场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底,平顶山市市区小型汽车保有量约34万辆,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共有各类停车场920个,停车位104076个。其中公共资源类停车场231个,停车泊位23649个(路边停车场94个,停车泊位4923个;路内停车场137个,停车泊位18726个);私营停车场157个,停车泊位18775个;物业小区、企事业单位532个,停车泊位66252个。车泊比例悬殊,停车难问题突出。

二、市城市管理局停车场建设推进情况

(一)实施路内路边停车泊位特许经营。2022年9月,由我局牵头负责的城区路内路边停车泊位特许经营权出让工作完成招标,主要内容为:智能化改造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示范区、高新区路内停车泊位6968个,涉及停车路段92条;智能化改造路边停车场48处,涉及路边停车场泊位1144个。平顶山交通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于2023年1月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出让协议,内容为:智能化改造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示范区、高新区路内停车泊位6968个。目前,路内路边停车场泊位智能化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与之配套的智慧停车运行平台和“鹰城智慧停车”APP正在进行上线运行调试。

(二)是持续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2024年我局督促各区新增停车泊位,新华区凯撒北广场地上及地下负2层共计4万平方米已完成施工,地上地下600个停车位向公众免费开放;卫东区山顶公园中段路停车场已经建成投用,停车场内环境优雅、标识齐全,900个停车位静待市民光临,为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便利。市区建设路与诚朴路中间路段,既有人气旺盛的万达广场,也是市民居住的集聚区,通过全面摸排和梳理,在建设路与平棉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收储地块新建大型免费停车场;湛河区不断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区政府谋划实施河滨公园地下停车场、桃花源停车场、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沁园市场地下停车场、凌云路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5个,全部建成投用后可增加车位2000多个。

(三)是盘活城区停车资源。2024年以来督促各区发掘现有停车资源,积极释放停车空间,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按照“能划尽划、能设尽设、能用尽用”原则,精准施策、挖潜扩容,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设置停车位,最大力度便民惠民,提升群众获得感。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督促各区新增路内停车泊位施划;延长免费停车时长、停车场收费变免费;开放小区地下车库。通过系列措施盘活闲置土地、挖掘地下资源、规范整合提升现有停车场等方式。老城区相继推出共15000多个免费停车位,其中不乏中心社区、重要商圈等核心地段,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题,使城市公共停车位逐渐增多,市民出行停车更方便、更有序、更文明。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城市停车场库的规划进程。我局将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将市区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规划。针对停车需求迫切,停车难的商业、老旧小区等,通过充分挖掘既有停车潜力,增加临时停车位,盘活存量资源,推进既有停车设施共建共享,错时开放,提高停车设施周转利用率等措施,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

(二)加大建设力度,推进空间发展。将停车场库建设作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聚焦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分区域、分路段稳步实施、着力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扩大增量。

(三)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建设经营。通过政策体系保障,研究制定停车产业发展鼓励政策,优化停车产业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停车场库的建设和经营中,对一些相关设备、许可手续可免予办理或开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实施专项资金补贴,对相关费用给予优惠,鼓励建设占地少、容量大、存取车安全方便的机械化公共立体停车场库。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2024年6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0375—3390602

联系人:贾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