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102/2024-00011
  • 发布日期
  • 2024-09-14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促进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14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01号
提案者
杨建新
标题
关于促进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案内容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前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一、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与先进市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我们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历来看,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确实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产业集聚市建设是我市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重要载体,为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环境,提高了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平顶山市各相关部门连续几年来为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开办培训班,邀请科技专利教授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定期授课,提高了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素养和眼界。市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好政策和务实服务为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如组织科技特派员帮助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实行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发展专利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支持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享受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有效促进了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科技部门上门服务,帮助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申报专利。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专利平均每年增长300件,这些均得益于我们平顶山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引导。

二、目前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创新型公信力差,导致市场竞争弱势明显。引领性企业数量少,且引领效果不明显;

(二)科技创新型缺乏对人才资源吸引优势。

创新意识缺失,科技创新型人才匮乏;我们河南省与江浙地市相比,大型国有企业居多,加上传统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科技创新型对人才资源吸引乏力。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之间衔接渠道不顺畅、创业创新平台少且质量不高,可协作资源通道狭窄。

(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少政府深度协调等因素,可协作资源通道狭窄,市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容易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

(五)资金瓶颈日益凸显,金融服务限制条件多,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考不足,使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研发、管理队伍建设上处于劣势。

三、促进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力度,引进、留住、培育优秀的科技人才,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方面,在培育科技研发人才上下功夫,尤其是要着重培养和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突出拔尖人才,不断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增强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创造宽松优裕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给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政府给一定的土地指标,而企业拿一部分资金,员工拿一部分,解决科技型企业低收入职工住房这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稳定民营企业职工队伍。对获得国家、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二)不断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努力加强和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

从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出发,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科技管理体系,建立适应企业科技创新需要的决策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及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

(三)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创建科技创新型企业文化新格局,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适当引进先进和成功的文化理念与方法,着力塑造企业精神,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大的精神与文化助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四)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促进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培育树立科技创新企业典型。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培育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积极性。宣扬科技创新企业家成长故事和创业经历,展示科技创新企业在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历,进一步打造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发展新形象。加速市内整体经济提升。

(五)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综合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例如建立“政、金、产、学、研”相结合的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可能很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建立“政、金、产、学、研”相结合的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一个新型的发展模式,重点解决科技创新企业,产品进入市场门槛高,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

(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并且提高研发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支持中小企业扩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上市进度。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应完善金融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制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类基金作用,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突出主业、规范运作的中小企业上市提供便利。

承办单位
科学技术局 工信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杨建新委员: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01号提案“关于促进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已收悉。现结合平顶山市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现状,将有关办理意见报告如下: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全面做好科技工作的核心基础。近两年来,市科技局会同税务、财政、工信等八部门成员单位,协力构建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主体培育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广泛聚合创新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型企业培育量质齐升、两年翻一番。2023年全年组织112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97家企成功获批,通过率87%,总数达39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90家,均位居全省第7位。抢抓省“双百”企业三年一周期的窗口机遇,对标选定29家企业辅导申报,省“瞪羚”企业实现从“1”到“22”的跨越式发展,本次入选总量居全省第6位。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多百分点,创新型企业总量高质突破800家,整体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万人助万企”年度考核评价中,承担的两项工作取得满分成绩。创新型企业突破800家,平高集团、舞钢公司、铁福来、神州重工等领军企业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持续在特高压电气装备、功能纤维、超纯金属、人造石墨等领域技术领跑。

下一步,我们将在既有工作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争“十四五”末,创新主体数量再次翻番,总量突破1500家。

(一)积极打造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构筑“定位清晰、梯次支撑、衔接有序”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转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尧山实验室,集聚高能智力资源,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龙门实验室平顶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完善功能、市场化运营,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做实尼龙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河南省电气装备中试基地、河南省高性能尼龙纤维中试基地建设步伐,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二)持续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深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建设全要素创新主体培育数字化平台,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实现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施产业、区域高新化专项行动,推动尼龙新材料、高压电气、碳材料等主导优势产业和高新区、尼龙新材料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推动创新型企业量质齐升、集群化协同发展。

(三)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电子信息等领域谋划开展新一轮次科技创新专题活动,完善创新图谱资源,明晰产业升级科技新路径。聚焦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在尼龙新材料、特高压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产业链竞争力整体提升。加快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高端装备、信创产业等领域,加速实现一批颠覆性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产业生态支点,推动产业破冰引领。

(四)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立足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以“平台+项目”为纽带,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深化与中科院、西交大、湖南大学等行业一流院所战略合作,争取落地一批联合研发中心;持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汇聚高端人才来平创新创业。

2024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