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的环境治理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初步显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区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整治之后如何保持,这是一件比整治更难的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各部门在屡次环境整治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还是出现了“抓抓就见效,松松就回潮”的现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长效管理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区环境中的不足之处又会回潮,将会出现“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循环,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2、环境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措施深入推进,污染治理的红利在减小,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艰难性在增加,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持续收窄。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凸现,各种污染因子交织影响,加大环境治理难度。
3、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虽然全市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较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市仍然存在市容市貌管理不严、工地和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路抛撒等问题。可见,我市环境质量差距仍较大,环境治理任务仍很艰巨。
二、建议
1、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应尽快构建科学高效、责任明确的城市环卫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建议大街和小巷纳入一个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理顺管理口径,大街小巷同等对待,避免几管几不管、缺位与越位的现象,形成统一高效的环境治理运行机制。
2、加强环保督察执法,改善环保执法细节。开展市级环境保护督察,对各区、各相关部门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察。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集中开展强化督查、交叉执法,重点打击超标排放、偷排偷放、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涉及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在坚定环保执法新常态的同时,注重改善环保执法细节,尽量避免一刀切。
3、加强智能监测,提高环境监管现代化水平。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顶梁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要精准找到污染源,分清治理责任,必须为环境监管插上智能的翅膀。
4、建立长效管理制度。保持和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长效机制,要更加注重领导间、部门间、区域间的协同、联动,实现无缝对接,确保环境整冶工作不留“盲点”与“死角”。全面加强辖区主次于道、街巷、居民区市容环境整治和日常管理。
5、建立市民参与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和市民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全民齐抓共管城市环境的合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户”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引导市民积极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志愿活动,努力创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区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持久战”。环境集中整治要围绕“抓整治、保长效、重提升”总体要求,努力抓好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现整治、长效、提升“三位一体”。只有长效管理机制健全,长效保洁到位,城区居民自觉主动地参与、维护好整洁、规范、有序的城区风貌中来,平顶山市区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