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破解‘一老一小’服务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建议
提案委
一、“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基本情况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91.24万,占比为18.3%,高于全省18.08%的平均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共计807家,其中养老机构58家、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1家、乡镇敬老院88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9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1家、农村幸福院320家,床位共计30988张。2022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15.6万人,全市提供托育服务机构272家,其中托育机构74家,幼儿园开设托班198家,可提供托位13380个,实际收托幼儿3889人。
二、“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存在问题
(一)养老方面。一是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虽然我市去年已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全覆盖,但是一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不高、位置偏僻、面积狭小,很难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市、县两级财政困难,一直难以全部兑现,加之补贴标准偏低,不能有效发挥扶持作用。三是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率较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周期长、风险高、盈利点低,我市现有的补贴政策低于实际建设、运营成本的上升,一些服务管理难以形成地区间、部门间的有效联动与合力,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信息碎片化严重。养老机构均面临招工难与监督难的双重问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运营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导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率较低、可持续性不强。四是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专业水平不高。养老机构投入大、盈利点低、护理人员薪资待遇偏低,专业人才短缺,工作人员聘用的大多都是家庭妇女或40、50人员,他们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服务技能水平偏低。五是养老机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一些养老机构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隐患综合排查整治不够到位,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二)托育方面。一是托育服务供给短缺。2022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15.6万人,2023年可提供托位数13380个,难以满足托幼需要。二是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公办托育机构缺位。现有托育服务机构中几乎全部都是民办机构,且场地均为个人租赁,公办托育、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还是空白。老旧小区无托育服务设施,新建小区缺乏配建托育服务设施,公办和社区托育服务用房急需解决。三是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2023年8月底全市在市场监管部门、民政、编办等部门注册托育机构共计224家,在卫健部门备案32家,已开展托育服务但未在卫健部门备案的60家,未开展托育服务的106家,停业或准备注销的26家。从事托育服务工作人员资质混乱,多数未经第专业培训,托育机构工作人员的师资培养、职业资格认定等均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管理。四是备案托育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入托幼儿少。截至2023年9月,全市在卫健部门完成备案的仅34家,主城五区仅9家,叶县、石龙区、高新区至今还未有备案托育机构,新华区、宝丰县、鲁山县只有1-2家完成备案。托育服务机构收托幼儿不足4千人,托位利用率为29%。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实行由市级领导牵头,建立县级养老托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卫健、医疗保障、教育、规划、住建等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及时协调处理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养老托育服务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实施养老托育服务专项规划,探索制定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清单,惠及更多老人和儿童。科学谋划养老托育服务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性服务,全力打造宜居便民设施环境。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养老托育机构建设的资金支持,对养老托育机构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一老一小”服务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托育机构扶持和奖补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引领带动更多民间力量进入养老托育服务领域,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全方位助推养老托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法逐步实行养老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优先重点支持市县两级筹建养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我市养老托育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专院校开设养老托育服务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养老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参加养老托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补贴,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积极引进技术型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四)完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的综合监管。构建政府、市场、家庭、社会力量四方合理配置的养老托育服务监管体系,做好事中、事后安全监管,加强养老托育服务人员从业调查,对虐老、虐童、违法犯罪等行为零容忍,确保“一老一小”健康安全。
(五)发展新型服务推进新技术深度应用。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养老托育产品中的深度应用,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通过“融合、提质、赋能、延伸”等方式,支持优质养老服务平台化发展,培育区域性、行业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适老化改造要扩容提速增效,对“一老一小”服务进行全链条改造,如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网上老年大学”“网上育儿课堂”等消费、生活、学习新模式,为不同需求的“一老一小”人群提供个性化、标准化、便捷化定制服务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