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5x/2024-00001
  • 发布日期
  • 2024-08-22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747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99号
提案者
王晶
标题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
提案内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乡居民在吃饭的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吃饱到吃好再到现在的吃安全,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我市而言,也出现过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尤其是过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对行业声誉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引起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大量过期食品的不当处理将恶化环境污染,并对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过期食品的处置问题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和盲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有待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不守底线的问题在不同行业都时有发生,食品行业同样如此。为了牟取暴利、降低成本,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低劣的食材和不合格的食材生产食品,有的甚至故意销售过期食品,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监管执法有待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相对滞后,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现行法律法规对超过保质期食品仅规定了禁止经营、退出市场、做好相关记录等,并未涉及实质性的处置,日常的执法监管从力度上、密度上、深度上、频度上都不够,偏重于异地或者本地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进行大检查、严执法,在执法环节也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重、违法犯罪成本低等情况。

三是产业发展有待规范。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地摊经济”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舞钢也不例外,但在鼓励支持“地摊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各类地摊小食品的安全隐患,对从业者放松了管理监督,从业者是否办理了健康证、采购的食材是否合格等都需要规范监管。另外一些食品企业大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尤其对过期食品的处置尚未形成联动和长效机制,在食品的可溯源系统塑造、过期食品专用销毁场地建设、过期食品大数据处理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上述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建议:

一是强化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以零售业和餐饮业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大型超市、便利店、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为主要对象,加大对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要建立健全过期食品处置管理制度,严查过期食品退货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打击销售、赠送、随意扔弃过期食品的行为。将专项整治常态化,对过期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从严从重从快处罚,增加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同时,应进一步提高经营单位对过期食品自行销毁的证据保管,明确临近过期食品的标志说明,规范临近过期食品的促销和赠送行为。

二是优化扶持,加强食品领域信息平台建设。针对当前食品行业鱼龙混杂、管理困难、过期食品回收困难等状况,应着力优化扶持一批大型食品生产、配送、零售、回收企业,尤其应大力培植有实力的食品连锁企业,以规模化及集约化来实现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尤其要重点支持生鲜食品的电商平台发展,利用大数据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统,解决过期生鲜食品的集中处理问题。建议以食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鼓励食品连锁零售企业采用技术先进的采购、配送、结算、退货等系统,实现食品全流程监控和可溯源的大数据管理,令问题食品和过期食品无处藏身。大型连锁便利店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自动退货系统,及时高效地显示、回收、处理了过期食品和临近过期食品,但由于这套系统费用过高,小店难以购买。政府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扶持、推动、津贴此类信息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

三是固本清源,加快问题食品销毁设施建设。精准发现和快速收集问题食品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如何高效、低成本、无污染地集中销毁问题食品则是另一难点。对集中回收和处理问题食品的零售和物流企业实行适当的补助政策,构建有利于问题食品快速回收的物流系统,并着力兴建多个专用于销毁和掩埋问题食品的处理基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问题食品转化为再生能量,如肥料、饲料等,实现变废为宝。

四是加大宣传,设立问题食品有奖举报制度。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应广泛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宣传媒体,加强对问题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报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问题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引导群众参与到维护食品安全的工作中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现金奖励,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销售企业的内部人员举报,从而发动人民群众来监督,使违法者无可遁形。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王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收到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提案内容,一致认为您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如何行之有效的进行监管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实地考察,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建议。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四化建设”为契机,促进食品经营单位规范化经营,要求食品经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食品经营单位持续开展“信息公示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化、风险防控清单化、宣传培训常态化”“四化”建设活动,要求食品经营单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设立“临近期食品销售专柜”,食品经营单位通过定期自查,将临近保质期食品存放于“临近期食品销售专柜”内进行促销,或退回食品批发企业,集中存放于食品批发企业仓库的不合格食品区(红色区)内,并建立退(召)回记录等待统一集中销毁。

联合市教体局,对春、秋季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开展了多轮次全覆盖、无遗漏的风险隐患排查及专项检查工作,督促学校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查缺补漏,及时整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

二、关于优化扶持、加强食品领域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确立了“政府主导,协会实施,因地制宜,鼓励创新,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工作思路,确定汝州市和叶县为试点,统筹推进。汝州市依托汝州市食品百货经销商商会,开发运行电子追溯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使用食品安全溯源二维码,做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叶县依托食品流通协会平台,推广食品安全电子渊源管理系统,构建全县从批发到零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渊源机制,实现对全县食品流通经营户的全覆盖。通过卡源头、查中间、堵末端,建立全链条的电子溯源体系。

  三、关于固本清源、加快问题食品销毁设施建设的建议。   

为了有效管理和销毁过期食品,首先加强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追踪过期食品,确保其被妥善处理;其次,加强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食品销售单位将问题食品集中销毁,有效杜绝了问题食品重新“改头换面”重新流入市场;同时我市加大了对食品企业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过期食品的生产和流入市场。

除了以上措施,我市还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培养消费者对于过期食品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对食品过期销毁管理工作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和支持食品过期销毁管理的良好氛围。

问题食品销毁设施建设不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恳请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食品过期销毁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过期食品能够得到科学、环保地处理。

四、关于加大宣传、设立问题食品有奖举报制度的建议。

加大宣传,设立过期食品有奖举报制度。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331食品安全周等广泛开展以食品安全法为主题的宣传,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普法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食品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对举报人员进行现金奖励,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销售企业的内部员工举报、从而发动人民群众来监督,使违法者无可遁形。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地希望您继续关注支持食品安全,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5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