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自2021年7月在全国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和挑战。比如出现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继续进行有偿甚至高额补课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双减”改革的成果,教育部推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明确了校外培训的法律界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202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举办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经验交流现场会暨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首届全国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共100人。以上政策和措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校外培训的生态环境和格局秩序,为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截止目前,我省的绝大部分地市和平顶山市仍未开展聘任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这项工作。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攀升的教育成本、价格不菲的校外培训,让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拉低了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现状原因和分析如下:
1、自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市教体局更是高度重视,关闭了一些不正规培训机构,大中型的教培机构得到了整治和规范。但是,与其同时,有很多隐蔽小型机构、个人工作室、在职教师们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获益最多。甚至借此机会大肆扩充招生,大幅提高培训价格。
2、学科培训利润巨大,补课没有投资风险,更没有竞争和监督。所以成了在职教师普遍从事的行当。补课的科目多集中在英、数、理、化、生等。一般小学为100-200元、初中为200-400元、高中为400-800元每节课。(一个班20-30人、一节课2小时左右)。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导致很多在职老师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踏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
3、小型机构和教师们的校外培训,就是利用公共资源、把学校平台当个人资源,生源普遍以本班级和本学校学生为主。几乎不对外招生,已是教师在校外培训的新业态。更加具备高度隐蔽性、灵活性、流动性,很难监测和管控。这类机构或者个人,没有受到查处,没有被人举报,目前依然存在,并且数量不少。在城市的隐蔽角落里野蛮生长,扰乱了教育秩序、日益挑战着国家的“双减”政策,不断的破坏着教育生态环境,导致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公信力不断下降。
4、羊群效应明显,功利化倾向突出,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看到自己的同事加入校外培训后赚着高额利润,也就不免眼红起来。舍不得教师这个“铁饭碗”,利用本职业务特长,私下开展收费的校外培训甚至校内培训。甚至出现学校领导和教师互相串通,利益输出,包庇掩护,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搞权力寻租,玩权力变现,严重污染教育生态、损害公平正义。如何才能揪出教育领域的“害群之马”,还教育领域以清风正气,助力于教育的良性发展。仅仅依靠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自身和教体局内部监督,已经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增加其违法成本。
5、这类机构或者老师个人,具有很强的市场性、隐蔽性、迷惑性,为了赚取利润,不断贩卖焦虑,煽动家长的焦虑心理,诱导或暗示家长和学生参加培训。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教育不均衡、家庭负担过重等等社会问题。孩子过早承受过多的学业和培训压力,更易引发疲倦和厌学、埋下了各种心理问题的隐患。更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的、不可逆的影响,其一系列后果将在学生成年后一一显露出来,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更何况这类机构或者老师不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义务,把本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让学生高价花钱购买,这是彻头彻尾的违法乱纪和腐败,需要严惩不贷。
˙综上所述建议如下:
1、聘任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人员主要由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具备相关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等各界社会人士构成,不宜有教育系统人员介入。以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教体局双重领导。坦率而言,社会监督员对隐蔽校外培训的“洞察”能力,也是对相关执法部门的强力补充。缓解了执法人员不足,无法检查到各个角落的老大难问题。
2、在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的带领表率下,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校外培训治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地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推进群策群力抓校外培训治理。充分用好社会力量参与校外培训治理,扎实推进“开放监管、开门治理、开拓服务”。
3、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将结合我市校外培训实际状况,在教体局的带领下,采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方式,主要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等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下,可在不告知具体事宜的情况下,临时通知相关部门陪同。同时也关注教育民生民意,提出意见建议,开展点位巡查、发现问题、收集线索等工作。贯彻落实《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健康积极社会环境。
4、我市政府和教体局部门,要为社会监督员履职尽责提供坚实条件保障。要建立激励奖励、动态调整、优化退出等长效机制。校外培训领域的整顿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对现有问题的纠正,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积极引导,更要从严监管,防止产生新的培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