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升;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对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推广“以大代小”、“智慧养老”、“公建民营”等运营模式,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监管到位、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工作目标,着力打好具有我市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一、现状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域内各市县区成立建设指挥机构、制定出台政策,下达责任清单。同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排名,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约谈单位主要领导。
二是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各县区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工作九项重点任务,对照建设标准、完成时限等,逐项梳理,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科学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库,统筹抓好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推介招商、建设实施等环节,滚动推进项目建设。如湛河区近年来,共统筹上级补助资金4500余万元先后投入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马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建成面积9600平方米,设置床位80余张,共设有颐养中心、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是全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能为周边1万余位老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2022年10月份,全区已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6个,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卫东区、新华区、郏县、也先、汝州等也各有亮点。
三是强化运营服务管理。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均衡覆盖的同时,各民政局以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为目标,认真抓好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多种模式,鼓励物业、家政、医疗、旅游、教育、健康等行业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推广社会化运营,提供优质服务供给。例如,曹镇乡敬老院通过引入中鸿集团进驻运营,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内部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设置床位200张,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有老人公寓楼、餐厅楼和医疗洗浴楼。集餐饮、医疗、保健、娱乐、洗浴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为老人开展服务,曹镇乡敬老院与河南中鸿集团合作打造的颐养中心,实行公建民营后,能够在发挥原有兜底保障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曹镇敬老院现有资源,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此项目也是我市敬老院“公建民营”的示范亮点。同时,积极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已先后引入郑州颐城控股、颐养乐福、全仁、乐助、馨佳等优质养老与社工组织入驻,并培育了溢福园、夕阳美、金色家园等本地养老服务组织,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二、当前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全域内已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民营养老机构,对照国家和省、市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等困难和问题。
二是资金压力大。由于上级项目资金投入较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加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水平低,致使养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困难。
三是养老护理人才队伍薄弱。养老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易流失目前养老机构最缺乏的就是一线护理和照料人员,例如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具有护理和照护资格的专业服务人员更是紧缺。
三、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认真研究政策,统筹谋划、整合包装项目,努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银行贷款等,积极引入第三方投资公司,重点引导国有企业、养老服务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
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本土优质养老服务产业。加快“智慧养老”系统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科学采集、汇聚、分析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安防监控、养老需求等信息,建立全区老年人数字化健康档案,从而对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预警、远程诊疗、物流配送等各种养老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三是加大培育人才队伍。
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的沟通配合,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积极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进行对接,组织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并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养一批养老服务人才,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优秀养老护理员选树活动,打造数量匹配、尊老敬业、服务优质的养老护理专业队伍。
我市域内高职院校要加大老年护理服务专业建设,积极培养人才,构建应对老龄化社会对护理服务人员的教育培养新机制。
促进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协调共同发力,提升老龄化社会人们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