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17/2024-00005
  • 发布日期
  • 2024-07-19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建立基层一线困境儿童群体长效保护体系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07-19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65号
提案者
梁静
标题
关于建立基层一线困境儿童群体长效保护体系的提案
提案内容

问题现象: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当前,困境儿童救助帮扶中主要存在信息共享不够;项目力量薄弱,临时性救助多,社会力量统筹不够;精神层面安抚、维权保护方面均缺乏心理咨询、法律专业人员跟进参与等问题。困境儿童保护工作仍然存在部门之间沟通协作配合不顺畅不及时,基层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缺少专业力量,学校教育中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社会自觉保护困境儿童的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1、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力推进困难儿童工作;2、以学校教育为主,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3、要全覆盖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特别是困境儿童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4、加大法律、心理咨询、教育方面的人员充实到妇儿工委等相关统筹机构,解决人员不足、专业缺乏问题;5、各级政府牵头,财政提供基本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政策、资金、项目、场地、信息等方面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6、要聚焦困难儿童急难愁盼问题,发挥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作用,广泛开展公益项目、法律援助、个案服务等活动,提高全社会责任知晓率和救助责任感。

承办单位
民政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梁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基层一线困境儿童群体长效保护体系”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妇联等部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困境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给予关心关爱。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关爱保护困境儿童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构建我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进一步优化困境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一、关于发挥政府主导推进困境儿童工作建议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困境儿童保障工作。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平政办〔201782号),聚焦加强分类保障和建立健全保障工作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2024年,为进一步提高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关爱保护机制,市民政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平顶山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平民〔202419号),从解决儿童及其家庭急难愁盼问题着手,聚力用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准帮扶、监护提质、精神素养提升、安全防护、固本强基“五大行动”,使困境儿童精神素养明显提升,监护体系更加健全,安全防护水平显著加强,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关爱服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氛围更加浓厚,关爱服务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二、关于以学校教育为主,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建议

市教体局会同妇联等部门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指导各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部署,通过家长委员会、学校开放日、教师家访等途径,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长培训,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帮助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水平。民政部门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引导监护人及受委托照料人切实履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市妇联发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作用,持续开展家风培育进机关、家庭建设进社区、家庭教育进学校、送女童保护课到乡村的“三进一送”活动,打造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到每个家庭,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3年,主题家风家教讲座600余场,涉及62个乡镇(街道)和420个村(社区),8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受益干部职工、家长儿童6万余人。同时,各部门建设了多个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和校外活动站,广泛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子热线、心理辅导室,指导和帮助各地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三、关于加大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士充实妇儿工委机构的建议

近年来,市、县两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狠抓机制和人员建设,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参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联合检察机关建立“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法治化、经常化。深化“佑未来·护成长”活动,探索建立“检察官+巾帼法律明白人+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帮教机制,推进维权服务关口前移。联合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平顶山市家庭教育工作研讨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讨促进全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和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市统计局的统计监测职能作用,积极编制全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分性别、分年龄统计报表制度,为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监测统计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四、关于建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坚持全面发展、系统治理、统筹施策、精准关爱的原则,市民政局始终关注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多方力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平民〔202434号),推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协同开展有效关爱、畅通转介诊疗通道、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十一项具体措施,多部门协同发力,加强信息交互,掌握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注儿童面临的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家庭变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情况,妥善做好相关处置工作;综合运用多种举措,协调组织教师、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和儿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服务,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和效果,逐步健全新时代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目前,市教育体育局已指导各类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室500余个,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2986人,安装亲情电话3000余部。

五、关于政府牵头,财政部门提供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平政办〔201782号)指出,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涵盖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参与、安全保护和权益维护等领域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逐步构建满足全体儿童成长需要、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包括孤儿在内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问题,均可按规定通过纳入相关政策渠道予以解决。市财政局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聚焦特殊群体,关爱困境儿童”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全市民政、教体、妇联等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2023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各类资金,积极支持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已拨付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和未成年人保护资金711.57万元,高中助学金825.4万元、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9.4万元。

六、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的建议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平政办〔201782号)确立坚持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强调要积极孵化培育相关社会组织,动员引导广大企业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市民政局积极培育和发展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深入农村及偏远地区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并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打造专属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品牌,扩大宣传效果,营造浓厚氛围,实现“一县一品”新格局。目前已成功创建了汝州市的“与爱‘童’行相伴成长”、舞钢市的“舞爱童行”、宝丰县的“梦想加油站”、郏县的“关爱未来·益路郏县”、鲁山县的“未爱守望·共护未来”、叶县的“叶县未保33N工程”、新华区的“阳光护花·照亮未来”、卫东区的“关爱心康·护佑卫来”、湛河区的“天使的翅膀”、石龙区的“石龙守护星·共筑未来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关爱暖童心·相伴护成长”、高新区的“守护童心·爱在高新”等12个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品牌,开展宣传、教育、帮扶、救助相关活动104场,受益儿童及亲属约1.7万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茁壮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兜住兜牢困境儿童保障民生底线,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4510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民政局 4976697     联系人:李林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