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报道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目前是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时期。
根据我国国情,居家养老是主流养老方式。目前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老年人口逐步增长,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家庭养老面临很大压力。
现在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还不成熟,老年人最关心的就餐、医养等服务不足。特别是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体系在行业、资源等方面相对独立,社区居家养老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不紧密,基层医疗机构人手不足,服务难,不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根据目前现状,建议如下:整合医疗、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等资源优势,不断向家庭延伸,形成康养一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一)、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提高养老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待遇,支持康养企业、养老机构、物业、家政等社会化养老服务团队进入社区。
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日常生活服务基础上,强化健康照护服务,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二)、推动医养结合延伸至社区。推进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将养老与卫生服务机构统筹规划、签约合作,融合医养结合服务。
支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新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和老年康复护理专区。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护理站,与签约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使老年人享受家门口全科医生提供的优先就诊、定期体检、健康指导、中医调理、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三)、积极发展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针对失能老年人急需的居家服务需求,不断将健康管理、诊疗护理、药物配送等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养老延伸。
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人建设,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扩大保障范围,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护理”等医养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养老。建设智能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信息联通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高效掌握老年人的需求。
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居家社区养老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检测、远程医疗诊断、实时定位、远程看护等服务,解决医养结合中的医疗资源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