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17/2024-00001
  • 发布日期
  • 2024-07-19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等工作,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07-19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70号
提案者
王潮勇
标题
关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等工作,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提案
提案内容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3年初,我市常住人口为496.10万人。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95.0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1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9%。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为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市不断完善居家与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59个“家门口”养老站。新华区光明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于2019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79张床位,提供长期托养服务,还兼顾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为辖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设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卫东区光华路街道光华社区的温馨家园日间照料中心,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在生活上对空巢、孤寡老人提供帮助。社区志愿者每天都会把饭菜送到老人家里,同时为30余名独居困境老人提供用餐帮扶。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协同、多元服务主体共存、多类养老模式融合的新型养老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平台已完成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入网老人和家属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享受“菜单式”养老服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设施。

但是,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现状与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目前,我市现有养老机构149家,总床位数19677个,已入住15115人,入住率为76.82%,入住人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59%。我市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部分生活自理程度不高的老人会结合社会资源进行照护。他们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一是养老机构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越来越高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二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导致老年人觉得去养老机构相当于被子女“抛弃”,抵触情绪较高。因此,居家和社区养老方式是绝大部分老年人的首选。

建议:

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主导,建立以失能失智老人为重点、以养老机构为支点、以居家社区为主阵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基本照护需求相契合,覆盖全面、保障适度、普惠均等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将失能失智老人居家养老纳入社区养老范围,实行建档立卡管理。探索“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开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二、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社区实际,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按照有偿服务为主,低偿服务为辅,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方式,根据不同老年人经济状况,探索无偿、低偿、有偿三种养老服务。

三、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

加大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完善优惠政策,降低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费用负担。同时,加强宣传推广,逐步提高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知晓率和接受度。

四、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管

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以上是关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承办单位
民政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王潮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等工作,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运营能力,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4430日,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平顶山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平政〔202411号),明确了建立服务响应机制、完善服务保障制度、健全服务设施体系、提升服务供给水平4大类14项工作任务。我市发布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共包含15项物质帮助、11项照护服务、2项关爱服务等3大类28个项目,其中既有面向全体老年人的普惠服务项目,也有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服务项目,并对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类型、服务内容和标准、牵头部门进行了明确。目前,市民政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我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落实。下一步,清单内容还将根据国家、省级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二、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今年,我市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成430家老年助餐场所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遵循1234”工作思路,即“一带”“两化”“三不”“四模式”。“一带”就是以社区助餐带动老年助餐。积极引导提供助餐服务的主体把生意做到普通群众家门口,烘托市场人气,扩大服务对象覆盖面,增加盈利机会,使社区助餐更好托起老年助餐。“两化”即社会化和市场化。统筹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积极性,并在老年助餐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就餐需求。“三不”即不新建、不自营、不兜底。“不新建”是建设老年助餐场所要实事求是、因需而建,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资源浪费。“不自营”是遵循市场化原则,政府不直接运营,把老年助餐场所运营交给社会、还给市场,提高资源调配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不兜底”是倡导有偿服务,不搞“老人就餐免费”,可结合实际给予差异化补贴,重点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四模式”指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助餐以及“中央厨房+站点”配餐和邻里互助、慈善助力四种助餐模式,灵活多样解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老年助餐场所421家,完成年度任务的97.9%。不少社会餐饮企业、养老机构依托现有设施,面向老年人以“优惠价”供餐,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我市知名餐饮企业香山大酒店,其推出老年自助餐经济实惠、深受欢迎,目前每餐接待近400人,甚至出现老年人上午10点多就提前排队的现象。还有一些老年助餐企业乘势推出小碗菜、养生餐、药膳等菜品,得到老年人的喜爱。

三、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水平

2024年,市民政局统筹资金325万实施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4家专业服务机构,依托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及家庭提供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帮学助学、文化娱乐、探访关爱等服务,建立有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台账,每月对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提供养老服务技能培训1739场,开展帮学助学活动1271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1010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入户探访关爱2909人次。

四、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

近年来,我市建立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制度,将发展养老服务经费作为重大民生支出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渠道,将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中55%以上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同时,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福彩公益金等政策性资金,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2024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福彩公益金7275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五、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督

市民政局制定了《平顶山市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示范标准》,从基本要求、建设标准与环境、功能与设置、服务与质量四个方面明确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示范标准。同时,加强开展养老服务领域监督检查,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持续组织开展养老服务设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上半年,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消防支队,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1次,检查养老机构2家,发现问题7条,已全部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2024628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4976731   联系人:徐东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