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17/2024-00003
  • 发布日期
  • 2024-07-18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支持郏县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7-18 浏览次数: 浏览
建议号
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67号
建议人
谢中光
标题
关于支持郏县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基本现状:在今年的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上,都明确提出,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3亿人,比例达到22%,未来养老服务发展依旧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我县现有人口65万,其中,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总数11.37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7.3%,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今后15年内,老龄人口还将以5%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2023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制度创新层面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将养老服务划分为基本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养老服务,并且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有利于瞄准需求、突出重点,倒逼各地各部门明晰职责、同向发力,促进养老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夯实老年群体的兜底保障。

郏县原有14所乡镇敬老院,一乡一院,规模和布局不合理,养老资源调配不充分。比如,姚庄乡因乡小,人口少,敬老院只有1名老人入住,但院长、厨师、工作人员一应俱全,相反,安良、堂街等区域面积大、人口多的乡镇却是床位紧张、人满为患。存在“看护一个人配备一群人”与“需求强烈但床位不足”两种极端窘境。再加之,原有敬老院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落后、专业化养老水平滞后,专业力量引进难,全县总人口65万,特困供养老人3866名,集中供养仅420人,且均为自理老人,本末倒置,失能、半失能老人得不到有效供养,制约了我县养老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基于此,郏县决定打破原来乡镇敬老院的养老格局,整合优化资源,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着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集中供养服务能力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步补齐公办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工作举措:郏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通过集中整合、优化布局,全面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服务更优质、管理更规范、群众更满意,逐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运行、高效率推进、多层面见效的公办养老服务新路径。一是强化统筹布局。坚持区域均衡、就近就便、全面覆盖原则,以城区、安良、茨芭、堂街、长桥为中心,投资1.2亿元,建设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设计床位850张。目前,郏县第二养老服务中心(堂街)共入住老人85人,服务涵盖堂街、李口和姚庄三个乡镇(堂街、李口和姚庄共8.8万人,共有特困供养487人)。第三养老服务中心(茨芭)也建成投用,目前共入住老人52人。其余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建成投用。二是强化资金支持。统筹发改、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健全党政主导、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100万元,社会慈善金160余万元。三是强化设施提升。针对原敬老院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落后、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新建养老中心,全面提升休闲活动、康复等功能场所,升级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备了电梯、棋牌室、文娱室、康复辅具等娱乐健身、以及高标准消防安全设施。同时,依托乡村合作医疗点、乡镇卫生院等医疗资源,设立专门医护室,开展日常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小病不出门、大病提前预警”的医疗服务保障机制。

意见建议:一是建议市政府健全完善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职能,对重大事项集中研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保障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二是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充分预留土地、生态环境等国土空间资源,重点支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必保、能保必保。三是建议市政府鼓励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养老建设资金项目,加强对郏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倾斜力度,坚持不懈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构建县、乡、村、户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撑。

承办单位
民政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谢中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郏县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60岁及以上人口100.4万,占常住人口的20.41%,较2022年提高1.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73万,占常住人口的14.83%,较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我市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9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1个,实现了“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的全覆盖目标;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1家、敬老院86家、农村幸福院402家,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民办养老机构74家,全市各类养老服务床位达3万余张,“老有所养”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您提案中提到的乡镇敬老院规模和布局不合理、资源调配不充分、配套设施落后、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确实是制约当前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的瓶颈。为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市民政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平顶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同时,在市级层面建立了覆盖21个成员单位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被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

二、谋划争取资金

指导县(市、区)积极谋划项目,2023年申请入库省级彩票公益金支持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7个,获批资金500万元,其中,郏县渣园乡敬老院转型项目获批资金50万元。2024年申请入库省级彩票公益金支持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19个,获批资金1092万元,其中,郏县乡镇敬老院转型项目获批资金200万元。

三、推动转型发展

根据省民政厅《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服务指引》,市民政局制定下发《关于加快落实2023年全市养老服务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的通知》(平民〔202351号),进一步明确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标准,指导有转型任务的县(市、区)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按照“三确保,三提升”的原则,2023年推动18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其中郏县完成3家;2024年,计划推动16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郏县任务3家),截至目前,已完成转型6家(郏县完成2家)。

四、打造服务品牌

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参与乡镇敬老院转型和运营服务,通过连锁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品牌化打造带动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水平。河南中鸿养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石龙区中心敬老院、湛河区曹镇乡敬老院、宝丰县肖旗乡敬老院。3家敬老院原有床位180张,入住112名老人;现有床位660张,入住477名老人,入住率达72%,远高于全市平均入住率,有效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2024年,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建立全市养老服务重点改革创新事项清单的通知》,明确了8项重点改革创新事项,其中包括全域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和探索乡镇敬老院集中托管运营服务模式。宝丰县、郏县是全域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的拟创建单位,目前,郏县10所乡镇敬老院中,已有4所完成公建民营,其他6所正在积极推进;宝丰县12所乡镇敬老院中,已有3所完成公建民营,其他9所正在积极推进,且正在探索制定宝丰县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管理办法。舞钢市是探索乡镇敬老院集中托管运营服务模式的拟创建单位,目前,围绕集中托管工作,组织各乡镇开展座谈会2次,已完成前期摸底排查和评估工作。待宝丰县、郏县、舞钢市试点经验模式成熟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切实打造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的县域品牌。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一是指导郏县民政局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结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和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以及超长期国债,围绕乡镇敬老院转型等内容,积极和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衔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二是指导郏县民政局按时完成2024年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任务。三是指导郏县民政局按时完成改革创新事项。探索制定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管理办法,试点经验成熟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切实打造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的县域品牌。四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养老机构、居家养老设施的床位发展目标、用地目标等,科学合理布局市级养老机构,区、乡镇(街道)级养老机构,努力构建布局均衡、适应需求、服务便利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体系。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2024628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4976731    联系人:徐东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