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4〕45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4-00025
  • 发布日期
  • 2024-06-20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推动我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6-20 浏览次数:327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26号
提案者
程飞
标题
关于推动我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内容

平顶山市既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又有兴旺的旅游产业,有着全域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平顶山市全域旅游起步早、发展快,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了一批高端景区和景点。以全域旅游带动全域发展,既是对旅游业作出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预判,也是平顶山市抢抓重大战略转型的机遇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地方发展的有效手段,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1.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新的时期、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国家发展格局和“两山”理论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2.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提供了机遇。

3.省级层面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的战略部署,为实施全域旅游带动战略指明了方向;为平顶山市实施全域旅游带动战略提供了机遇。

一、旅游业存在现状及问题:2023年,人们期待的暴力性消费并没有来,相反迎来了超额储蓄,居民存款增长达到了2.6万亿。许多实体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出现了许多穷游,自驾游,很多游客只追求旅游体验,而不愿去消费,旅游行程能减则减。旅游特色不突出,旅游服务不健全,缺少统筹规划成为主要问题。

二、建议意见: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五年规划为主导、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明晰、功能互补、全域融合、统一协调的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书记、任指挥长,全市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全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挥部,定期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制定激励政策,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端人才的步伐,为全域旅游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社会资本融入制度,为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创新金融信贷制度,支持全域旅游的新发展。

五是创新旅游营销机制。策划推出“平顶山”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实现由景点营销向目的地整体营销的转型。开展党政主导、全员上阵的旅游大营销活动。只有资源没有服务和文化,无法形成流量热点,流量思维的背后是真实的游客需求,了解游客需求,满足客户期待,对本地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设计极具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创新产品和服务。

六是政府牵头带动。加市民热心联动,哈尔滨淄博的爆火,与政府长期策划和准备是分不开的,同时市民展示出的热情和谦逊也创造了很大价值。市文旅局可联合各县,区,文旅局,由地方推举粉丝过百万级网络红人,由政府号召,以公益义演的形式打造热点。在各县区循环演出,由地方文旅推荐演出地,全程网络直播。鼓励现场体验,拉动当地经济。

七是持续落实促销费政策。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建议进一步加大收效好、受欢迎程度高的促消费政策力度及覆盖面,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

承办单位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办理结果
B
答复内容

尊敬的程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把“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大文化创意对文旅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扎实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鹰城实践,着力推动文旅特色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赋能。

科学规划引领,深化文旅融合

加快完善《关于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力推动《平顶山市全域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以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任务为统领,以市文旅文创大会为契机,以全域旅游创建为重要抓手,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深入挖掘乡村游、研学游新业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协调各方力量,融合多方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为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成立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谋划规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督导指导等。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文旅文创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责任目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及时跟踪各项任务推进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召开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

2023年819,全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在鲁山县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定文化自信、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近悦远来高品质城市,为“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会上通报了全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进情况,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51个项目、签约总金额327亿元,发布了招商项目57个,总金额263.85亿元。活动现场设置展台,县(市、区)组织本地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企业展示当地特色文创产品。

三、紧抓项目建设,加强宣传引流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和压舱石。围绕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新兴业态、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要素,深入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资金支持的大项目,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大盘子。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纳入动态管理台账的共计412个文旅项目,投资额达1255.13亿元,已完成投资222.9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31个,谋划项目189个,2024年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3个,已完工项目92个。结合白龟湖创新城文旅资源和整体规划,谋划星峰水泥厂文创产业园、应国考古遗址公园汝瓷主题综合消费街区和滍阳古镇等一批文旅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引领性、辐射性、带动性的新地标、新热点。积极完善宣传推广体系。强化与携程、小红书、同程等在线旅行商和行业网络媒体合作,增加我市文旅产品的视频、图片、文字上载率和在网率,培养宣传推广人才和队伍。提升春季山花节、夏季亲水消夏节、秋季山地健康节、冬季温泉冰雪节等四季节会活动水平。创新举办省内外周边市场的专项推介活动。鼓励各级广电新媒体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制作、编辑一批高质量的宣传推广视听作品。

四、持续丰富业态,强化品牌创建

(一)打造核心品牌,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2023年,我们着力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叶县县衙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丰县大黄魔术文化旅游区、大博汝艺瓷画博物馆,舞钢市楼子沟休闲运动世界,叶县燕山湖生态度假村等景区均对旅游基础设施按照创A标准全面升级,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宝丰县徐玉诺文化风俗园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至2023年底,我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67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5家,3A级旅游景区45家,2A级旅游景区6家,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推进乡村康养旅游,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我局着力加快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步伐,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接待水平,全面完善乡村基础和服务设施,提升了一批旅游公路,建成了一批交通驿站,培训了一批服务人员,一批高端精品民宿投入运营。2023年,我市共有17个村成功创建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全市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达到20家,其中5A级1家,4A级13家,3A级6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同时,成功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品牌,10个村成功创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乡镇成功创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个园区成功创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经过几年连续创建,我市目前共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80个,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6个,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20个,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个,总数均位于全省前列。鲁山县尧山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赵村镇上汤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已通过省厅验收,推荐至国家发改委和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我市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基础设得到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村民收入大幅增长,乡村旅游品牌逐渐变为富民品牌,乡村旅游成为振兴乡村的强大动力。

(三)培育新型业态,丰富产品供给

我局充分利用我市特色文旅资源,积极培育打造新业态,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郏县唐钧传承文化苑成功创建为我市首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鲁山县天龙池景区成功创建为河南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鲁山县尧山镇、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成功创建为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五、优化旅游服务,完善配套设施

推动“快进”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登山步道、交通驿站、慢行系统等“慢游”设施,持续抓好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指导全市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方位做好对标建设和创建工作以鲁山县、舞钢市、汝州市、郏县、宝丰、叶县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穿珠成线,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标全省考核细则,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探索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进一步提升平顶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延时开放服务能级,着力叫响鹰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抓好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开展好“文化大叔”点亮乡村文化示范性志愿者项目,举办好“乡村春晚”“美育联盟”“文化客厅”和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文化场馆里过大年”等系列活动。继续推进县域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

六、强化政策支撑,加快研学旅行发展

我局联合11部门出台了《平顶山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开展了第4批市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评定工作,新评定汝州市怪坡研学旅行基地等12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鲁山县画眉谷研学旅行营地2家市级研学旅行营地。全市研学旅行基地总数上升为52家,研学旅行营地总数上升为6家,丰富了我市研学产品,提升了我市研学旅行吸引力,促进了我市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七、文旅强势复苏,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文旅产业强势复苏,冬季滑雪温泉,春季赏花踏青,夏季水上娱乐,秋季休闲采摘,鲁山出台“引客入鲁”等奖励政策,推出背诗免门票、鲁山人游尧山免门票、与灵石县互免门票等优惠活动,累计向市场投放文旅类惠民政策补贴2000余万元,发放景区门票代金券66.66万张;郏县村晚、民间艺术表演、非遗展演轮番上阵,知青文化、三苏文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郏邑书香驿站”全民阅读品牌,群众文化满意度显著提升。叶县先后举办了桃花节、油菜花节、首届汉服文化节、纪念昆阳之战2000周年系列活动等文化活动30余场次,持续提升文旅品牌。汝州围绕陶瓷产业成功举办艺术设计大赛、汝瓷文化节、汝瓷小镇恋瓷集活动,深入实施文旅要素融合“6+1”战略,发动首批600多名志愿者先后同九峰山、沙滩公园等20多家旅游主体完成了志愿签约。

八、特色精品民宿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2023年新建成精品民宿50余家,如今全市已有近200家精品民宿落地,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汝州云堡妙境创新“民宿+康养”“民宿+文化”模式,突出民俗风情和历史文物古迹展示。一鸣书居民宿融合了阅读、茶叙、公益讲座等多项功能,得到广泛认可。鲁山县上坪村民宿集群效应初显,已建成的那年那夕、吾乡问素、23涧、龙月苑等民宿节假日一房难求,太空舱民宿自中秋开业后日常住宿率达80%以上,尚坪清辉、花椒树下等民宿品牌即将落地。舞钢孤山寨民宿集群、馒头山和袁门水库民宿集群项目、叠翠谷康养民宿项目等快速推进。叶县保安镇豫晨滨湖田园新建成建设湖滨民宿19座23间房和大宅民宿2套。卫东区“逍窑妙境”高端民宿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

九、“礼赞鹰城”系列文创产品研发卓有成效

市博物馆打造平博文创商店“鹰蕴制造社”,推出鹰蕴口罩、冰箱贴、杯垫等300余款文创产品。大力实施高校合作、校企合作、非遗传承人与校企合作“三大合作”战略,两年来,“礼赞鹰城”系列文创产品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原国际文旅产业博览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中摘金夺银近200项,其中汝瓷、花瓷产品摘取金奖和特等奖80余项。舞钢实施“舞味俱全”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发展战略,持续擦亮“中国鸽都”“舞钢莲藕”“舞钢鹁鸽”“灵珑山白茶”等名片,推动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培育评定了30种文化旅游产品。郏县丰富“郏乡有礼”系列文创产品,打造“郏牛牛”、郏蕴悠长等系列文创产品新形象,金镶玉、唐钧瓷、铸铁锅、“郏牛牛”、虎头鞋、虎娃福袋、生肖剪纸、双头枕等“郏乡有礼”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汝州先后推出20个“汝州好礼”文旅品牌商品,新注册的汝州市兴旅商贸有限公司、河南圆素缘实业有限公司,推出文旅创新商品6大类、100余种。湛河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建造13000余亩的生态水稻种植合作社,“曹镇大米”被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曹镇米线、曹镇米酒、红心鸭蛋、香菇酱、麻绳编制、彩塑等特色商品通过直播带货热销到全国各地。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文旅品牌创建

大力实施平顶山市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升我市A级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创建3A、4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进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和重点村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建一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级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旅消费新场景、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滑雪旅游度假地。评定一批市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戏曲研究、传承和保护。实施艺培惠民行动,推出“四季公益课堂”,探索“美育联盟”和“文化客厅”“百姓课堂”联动模式;发展“文化场馆+”模式,拓展“文化大叔”点亮乡村文化示范性志愿者项目,创办公益性市民夜校;围绕“专业院团+展演机制,释放艺培机构、民间团体展演活力,举办艺术点亮生活演出季和“茉莉芬芳”“放歌鹰城”“乐鸣四季”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大赛、第届专业舞蹈大赛积极开展全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摸清资源底数

(二)抓优精品民宿建设

实施民宿品牌培育工程,争取更多优质民宿品牌落户平顶山,推动古渡妙境、一鸣书居等特色民宿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茶园民宿、森林木屋、水上船坞、自驾营地等旅游住宿新业态。鼓励民宿经营者发展餐饮、休闲、体验等配套产业,支持民宿发展非遗体验、民俗体验、特色阅读类项目,鼓励民间收藏进民宿。

(三)抓强全市文旅消费

开展以新媒体为主阵地的创意营销活动,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文旅热点话题、爆款活动认定一批文旅消费新场景、文旅消费示范基地、文旅消费示范景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叠加文旅消费功能,延长开放时间培育和发展一批文旅应用新场景;融合打造春赏花、夏戏水、秋观叶、冬滑雪,四季沐温泉的产业品牌,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组织非遗年货大集、非遗展演展销、文创产品展销等系列文旅消费活动,持续扩大马街书会、汝瓷文化节、曲剧艺术节、魔术文化节、水灯节等节会的影响力。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转型升级;建设乡村文化合作社加快构建市域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图书馆(文化馆)特色分馆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省级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五)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实施庆祝建国75周年文化惠民行动,开展好“爱国主义电影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演出工作,举办好“我们的节日”“朗读鹰城”“书香鹰城”“文化场馆里过大年”“美育联盟”等系列文化活动、赛事以及“平顶山市优秀静态艺术作品展”基层巡展和第九届平顶山市“巾帼风采”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20246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