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4〕3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4-00001
  • 发布日期
  • 2024-06-13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系统推进文旅特色城市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6-13 浏览次数: 浏览
建议号
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95号
建议人
付庆虹
标题
关于系统推进文旅特色城市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2023年,从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到“南方小土”游哈尔滨,众多消费者紧跟热点场景,衍生出众多消费新场景,支撑当地GDP收入屡创新高,带动相关行业不断发展。来自《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23年,淄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8.1% 25.8%。据淄博文旅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7亿元,增长11.6%。哈尔滨市2023年度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8%,比2019年增长41.4%。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同比增长239.03 %,比2019年增长7.4%。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三亚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56.33万人次,同比增 长6.19%;实现旅游总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27.45%,哈尔滨旅游总收入是三亚的5倍多。(数据来源于网络)平顶山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唐钧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各类矿藏57种;有各类水库169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旅游资源单体4200多个,居河南省第二位;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31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凝聚合力,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古寨文旅文创融合、打造红色文化新名片、组织文化会展活动、争创文明城市,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容市貌提升取得了效果,但在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打造具有特色文旅城市,引导游客旅游消费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方面稍显薄弱。

建议:1.由 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结合全市文旅特色 ,系统规划,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步骤推进建设。2.对标淄博、哈尔滨等城市迅速走红火爆各项举措,系统分析,围绕市文旅特色,深入打造系列品牌,赋予更多文化内涵,通过网络媒体,开展具有特色的宣传和引流,拉动全市经济新增长。3.市政府出台政策、优化服务,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市场管理的全面升级 ,做到让游客安心、舒心、开心。

承办单位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办理结果
B
答复内容

尊敬的付庆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系统推进文旅特色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科学规划引领,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完善《关于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力推动《平顶山市全域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以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任务为统领,以市文旅文创大会为契机,以全域旅游创建为重要抓手,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深入挖掘乡村游、研学游新业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协调各方力量,融合多方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为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成立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谋划规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督导指导等。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文旅文创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责任目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及时跟踪各项任务推进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创建力度。

二是紧抓项目建设,加强宣传引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和压舱石。围绕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新兴业态、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要素,深入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资金支持的大项目,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大盘子。加强与国内知名文旅企业进行对接,强化代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更多高质量文旅项目落地生根。结合白龟湖创新城文旅资源和整体规划,谋划星峰水泥厂文创产业园、应国考古遗址公园汝瓷主题综合消费街区和滍阳古镇等一批文旅项目。抓实项目建设。推动12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197个谋划项目不断有新进展、35个拟开工项目尽早动工,着力打造一批引领性、辐射性、带动性的新地标、新热点。积极完善宣传推广体系。强化与携程、小红书、同程等在线旅行商和行业网络媒体合作,增加我市文旅产品的视频、图片、文字上载率和在网率,培养宣传推广人才和队伍。提升春季山花节、夏季亲水消夏节、秋季山地健康节、冬季温泉冰雪节等四季节会活动水平。创新举办省内外周边市场的专项推介活动。鼓励各级广电新媒体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制作、编辑一批高质量的宣传推广视听作品。

三是优化旅游服务,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快进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登山步道、交通驿站、慢行系统等慢游设施,持续抓好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指导全市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方位做好对标建设和创建工作以鲁山县、舞钢市、汝州市、郏县、宝丰、叶县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穿珠成线,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标全省考核细则,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探索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进一步提升平顶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延时开放服务能级,着力叫响鹰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抓好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开展好文化大叔点亮乡村文化示范性志愿者项目,举办好乡村春晚”“美育联盟”“文化客厅和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文化场馆里过大年等系列活动。继续推进县域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20246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