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
第305号提案的答复
张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速平顶山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工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省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意见和中国信通院“一中枢+三中心+N应用+一入口”的顶层设计建设数字化支撑体系,我市高标准建成“一中枢”大数据支撑体系,其包括数据中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基础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视频汇聚共享与智能分析平台、融合通信平台)、数据湖仓(基础库、主题库、专题库)。完成数据中台、视频汇聚共享平台、视频AI解析平台、融合通信平台、民生热线服务平台、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监测系统(数字驾驶舱)、城市APP(决策端)等系统的搭建。
(一)推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常态化运行
指挥中心2022年12月28日开馆。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组建由市政府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亢根柱任办公室主任的指挥中心工作专班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瑞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设4名办公室副主任,综合保障、发展规划、项目组、数据安全、分析研判、指挥大厅等8个工作组,优化进驻人员队伍。研究制订指挥中心管理制度,明确统一考勤、值班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等的管理办法,建立统一学习制度,促进指挥中心常态化良性运转。共组织制订38项管理规范,包括13项运行机制、11项规范管理制度、8项应急预案、6项安全责任,汇编成册,指导进驻工作人员规范开展工作。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市社会治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以实现“一网统管”、“一屏统揽”、“一键通办”、全覆盖监控、全时空预警、全方位服务为目标。目前共进驻18个部门280余人,其中指挥大厅常驻座席54个。二是持续提升指挥中心基础支撑能力。目前已归集全市人口数据581.4万条,法人数据428.3万条,汇聚视频累计4.7万路,数据交换量42亿次。按照标准推动重点业务系统统一接入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目前已接通平顶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等30个业务系统,跨接电子政务外网、水利专线等8类网络,实现系统统一接入、数据统一汇聚,支撑一体联动决策指挥。接通了市政府视频值班系统,实现与12个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视频值班室联通,为开展常态化和应急值班系统调度创造了条件。三是着力推进“十智融合”统一指挥体系建设。制定《平顶山市智慧城市数据中台大数据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该标准获得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的认可,目前正在审核阶段。印发《关于明确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项目市、县(区)建设边界意见》,完成十智融合接入认证标准规范,实现了智慧卫监综合管理平台、急救医疗调度云平台、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智慧城管、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平台、互联网+监管、文广旅视频会议调度系统等12个系统平台与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融合,纳入统一指挥体系。同步编制“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处理流程”,对指挥调度工作实行流程化管理。不断完善民生热线服务平台,实现了民生热线、智慧城管、网格化管理的统一指挥调度,做到“数据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网格员统一”的有效运行。推动融合通信APP(WECOMM)上线运行。当前已完成WECOMM在舞钢、鲁山旅游景点手机端与指挥中心调度测试,可以开展手机端与融合通讯平台对接。除高新区外,全市11个县(市、区)建立了“十智融合”的县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24个乡镇(街道)建成“六位一体”综合指挥中心。
(二)持续推进数据共享与应用
一是用好数据底单指导共享应用。在数据普查基础上,出台《关于用好政务数据共享“三张清单”加强创新应用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围绕“三张清单”,主动申请使用数据,挖掘数据价值。2023年以来,积极协调金融服务平台省市数据对接、府检联动数据对接、公安户政居住证快速核发系统数据对接、雪亮工程省市系统对接、农商行信贷数据治理需求等,为数据流通共享应用打下基础;协调指导汝州市、市公积金、市公安局等20个部门订阅省、市平台400多项数据资源,产生水电气暖一件事、快速核发居住证等45个应用场景,新代理国、省级目录以及资源50条。坚持数据动态调整梳理,目前平台上已完成事项梳理18719条,共梳理出10788个目录。2023年以来,审核上报500余条数据目录,保持动态调整率100%。截至目前,我市数据共享接口调用总量由普查前的48.9万次激增到6341万次,增长129倍;库表数据交换总量由普查前的1.16亿次激增到45.04亿次,增长44倍。二是提升数据汇聚及数据质量。通过数据共享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汇聚3.2亿条数据,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信用、电子证照五大基础库。梳理10个部门、7个县区的581个应用场景、934个省代理资源使用情况,按时完成省数据应用台账工作。起草《关于建立数据长效更新机制的通知》、《数字驾驶舱数据核查工作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应用融合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系统接入、数据融合,提升数据质量,有效支撑治理现代化指挥管理体系。三是加强“河南链”平顶山链试点建设。将“区块链”平台作为城市大脑“一中枢”基础能力,“河南链”平顶山试点工作为“区块链”驱动引擎,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添翼输出动力;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已编制形成我市河南链平顶山链项目和“四电”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经技术方案评审、财政评审通过后实施;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子项目建设。河南链”平顶山市级链(政务链)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于11月20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计划于12月31日前优先完成省试点建设任务工作。四是推进政校合作。河南城建学院政校合作平台“平顶山市大数据政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23年初正式揭牌成立。出台《平顶山市大数据政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实行政校双领导模式,下设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部门与研究中心;制定研究中心运行机制,建立科研项目从征集到成果运用与转化的7个环节运行机制,确保政校合作项目科学立项、规范运行、发挥实效。加强城市体检工作沟通合作,为城建学院提供政务数据共享和GIS地图服务,城建学院反馈城市体检数据和3D建模图像,现正在研究技术对接问题。五是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数据汇聚。截至目前,平顶山监管事项总数6708项,录入监管行为事项数6599项,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98.38%、子项覆盖率97.76%。健全监管工作的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现风险问题的薄弱环节,我市风险线索核查率保持在100%。依托平台建设,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注册与录入工作,已录入执法人员14997人,完成全市执法人员注册工作。六是加快推进AI视频解析平台建设成效。通过AI智能分析应用,部署了63类智能算法,实现对主城区142平方公里城市事件的自动发现、智能分拨、监测处置,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减少人力投入,提升了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和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通过AI视频解析平台,我们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置”。自平台4月使用以来,我们AI智能算法应用,共发现城市事件2000余件,事件处置率达100%,处置效率提升45%。七是抓好市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全力做好配合工作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平顶山市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按照“一批示、两评审”机制稳步推进,已启动子项目9个,包括:平顶山市“互联网+监管”平台、平顶山市应急调度指挥平台一期(硬件)建设项目、平顶山市亲清政商关系信息化平台项目、“省豫事办”平顶山分厅建设项目、市融资信用服务(信易贷)平台建设项目、平顶山“智慧政协”项目、平顶山市“数智人大”一体化云平台信息化项目、平顶山市政府智慧督查系统项目、GIS平台购买服务项目,均已签订合同、平稳运行,下步将加快推动已实施项目验收工作。推进中子项目14个,包括:河南链-平顶山链、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十智融合重点场景建设项目、人工智能(AI)视频解析平台、"四电"建设、安全运营管理中心、“掌上鹰城”城市 APP+一卡通、物联网平台、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OA)、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对接联动、市消防救援支队智慧消防建设项目、市公安局交警指挥调度系统升级项目、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项目、城管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下步将加快项目的设计、评审、建设实施。
(三)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组织印发《平顶山市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制度》、《关于明确平顶山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信息化支撑平台市、县(市、区)建设边界的通知》、《平顶山市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探索建立“一批示、两评审”“三依托、一共享”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二是稳步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组织省属企业豫信电科集团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协议,目前正在推进合资公司组建。实现我市相关部门信息化系统接入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的多部门联动和视频会商、综合研判等功能。组织印发《平顶山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组织编制《平顶山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前已完成意见征求,拟提交市政府研究印发。三是谋划信息产业建设。组织谋划白龟湖科创新城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项目;推进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建设,组建工作专班,梳理摸清“一图谱、六清单”。目前有重点企业20家、重点项目17个、重点园区8个、重点短板4个、重点创新平台6个、重点事项4个,组织制订我市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及产业链推进三年行动方案。强化政务云管理,推动信息化项目应上尽上,按照省政务云建设标准积极推进新的政务云建设,目前已累计移动上云信息化系统21个,电信上云信息化系统35个,共涉及单位27家。四是强化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充分利用政务外网运维中心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进行实时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形成“信息化安全周报”。制定安全等级分级处置办法,对低、中风险安全问题,电话通知相关单位及时核实,对高风险安全问题发送安全通报,要求核查、整改、反馈。2023年以来,编制“信息化安全周报”41期,转发国家安全预警93 次,发送安全通报26期,处置安全风险62次,确保筑牢日常安全监测防线。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指南(试行)的实施意见(平数政办〔2023〕号)、《2023年平顶山市政务信息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学习文件要求,强化政务信息建设安全管理。完成“平顶山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24小时智慧大厅)”“市行政审批中心智慧大厅系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三个已验收信息化系统项目的等保测评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安全检查、攻防演练。2023年以来,接受网络安全调研12次,参与国家、省、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3次,开展安全培训讲座5场。依照相关文件开展涉疫系统及涉疫数据处置,对暂时闲置的涉疫系统下线封存,涉疫数据按照规定分类销毁或定期删除,非必要数据不留存,严防敏感信息外泄。
(四)持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牢基础。
一是近年来,建成5G基站八千余个,完成5G网络投资18.9亿元。积极拓展5G场景应用,打造了一批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5G重点应用场景70余个。推动6家充电设施运营商、47座充电站接入省5G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建成公共充电桩1000余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与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开展的5G+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水泥、民生设施等行业。二是构建民生千兆融合。经不断推进,目前我市具备千兆接入能力的家庭数达226.2万户,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为143.5%。平顶山手机用户541万户,5G移动电话用181.4万户,其中城市5G用户89.6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数279.4万户,其中城市移动宽带用户数193.5万户。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快推进“四电”建设。
一是集中精力解决企业侧电子印章的互验互签、互通互认问题,建设电子印章互验互签平台,开放对接符合条件的CA机构、签章厂商。二是坚持应用牵引,稳步推进“四电”在高频民生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场景应用,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稳扎稳打,务求实效。三是落实好省局“免证”可办工作部署,在完成省局交办任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二)丰富数智赋能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在现有系统平台基础上,按照“五统一”(统一用户体系、统一界面、统一数据、统一系统、统一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打造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市(县)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按照“1+2+4+N”的整体架构,以城市APP和数字化履职平台(两端)建设为抓手,构建一个“数字底座”,搭建数字化履职、城市治理、应急指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N个数字化场景应用。围绕数字底座与通用能力建设、业务系统与重点应用建设、政务服务与便民事项研发重点内容,借鉴先进省市经验,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构建数字政府生态,联合外部资源合作共建,不断沉淀核心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通用产品,探索“走出去”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数据共享与融合应用
充分发挥数据中台、各主题库作用,开展数据治理和数据模型应用,向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等多个场景输出动力,驱动数字化转型。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公共数据交易,根据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文件要求,推进与豫信电科在公共数据交易方面的探索和发展,结合翼方健数等行业数据经营机构共同挖掘我市公共数据潜在价值。联合相关监管部门打造数据交易监管保障体系;与院校、科研、律师事务所合作打造数据交易研究院;以“区块链”技术做底层支撑,为数据交易的安全、合规保驾护航。
2024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原平顶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2580153
联系人:宋小朵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