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走出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常洪涛 白艳杰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7-10-20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常洪涛 通讯员白艳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尽管秋雨绵绵,鲁山县仍然迎来了众多游客,众多农家乐及山货铺的生意红火。

鲁山是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贫困人口2318565342人,旅游单体2378个,占全省的6%,是中国墨子文化之乡、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温泉之乡。该县有尧山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尧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尧山-中原大佛5A级景区。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走出了一条六个一批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之路。

打造品牌景区带动一批。一手抓全域规划建设。按照全资源利用、全文化挖掘、全层级延展、全时间吸引、全人群覆盖的思路,突出主题县城、特色小镇、魅力乡村,谋划实施了三河、三路、三馆、三园航空小镇、文化小镇、温泉小镇、汉字小镇、花瓷古镇建设,近三年完成12400多公里景区道路拓宽提升工程,建成特色旅游景区(点)26家。一手抓A级景区创建。聚全县之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地,已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两家、3A级景区6家,构建了以佛、山、汤为核心,涵盖休闲度假、温泉疗养、礼佛养心、生态观光、军事探秘、寻根问祖、漂流滑雪等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体系,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30多亿元,旅游从业人员两万多名,有近20万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如今,该县乡乡有景点、旅游四季无空白,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

激励旅游企业帮扶一批。支持企业结对帮带。该县持续深化百企帮百村”“支部帮支部等活动,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评比奖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附近群众到景区就业或者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该县天瑞旅游公司、天龙池、画眉谷、秘洞等22家旅游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发展,带动980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支持能人返乡创业。该县把发展旅游产业与丝绸加工、腰带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规划了旅游产业园、家纺产业园、饰品产业园等,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目前,该县返乡创业人员达13875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6922个,形成鲁山丝绵、张良腰带等返乡创业品牌,累计带动就业14.9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万人。在外创业致富的贾小仓回乡投资1.2亿元建设墨子古街,高峰期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带动74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墨子古街被授予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发展农家乐致富一批。该县把发展农家乐作为旅游脱贫的关键性措施,制定《鲁山县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鲁山县旅游扶贫实施意见》及农家乐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了农家乐旅游发展基金,在小额贷款、雨露计划培训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群众通过自主创业摆脱贫困;对农家乐实施标准化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星级评定,提升农家乐的建设档次和服务水平。目前,该县已发展农家乐旅游村78个,专业村30个,农家乐190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带动15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

推进农旅一体增收一批。该县制定“1+16”产业发展方案,鼓励群众依托旅游景区,发挥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成立种植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经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务农收入。目前,全县已成立230家专业合作社,发展下汤乡万亩桃园、董周乡万亩梨园、辛集乡万亩葡萄园、张良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库区3000亩蓝莓园、赵村3000亩玫瑰园、辛集30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园、张官营千亩莲藕基地等60多个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带动1.1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熊背乡的大年沟血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已由零星种植发展到3600亩,2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促进文旅融合辐射一批。利用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的品牌优势,该县在发源地辛集乡规划建设牛郎织女文化产业园,打造中国第一爱情圣地和万亩葡萄基地,每年七夕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带动1100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实现稳定脱贫。依托仓颉造字的文化品牌优势,着力打造中国汉字特色文化小镇,并于今年424日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汉字节。利用古老的花瓷文化品牌,整合现有花瓷生产企业,引进知名企业伟光汇通公司投资50亿元,打造产学研一体发展的花瓷古镇,擦亮名窑之乡、花瓷之都名片。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一批。该县大力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引进北京首创集团建设静脉产业园项目,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村镇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处理,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围村、垃圾围河、垃圾围塘等问题,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550个行政村每村安排两名贫困群众从事保洁工作,年收入达到7200元。同时,把扶贫易地搬迁与旅游发展、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山散居户、独居户等向旅游沿线、景区附近集中,先后建成13个旅游搬迁小区,安置群众4000余人,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