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
新材料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河南打造“制造强省”的必由之路。《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中,我省确立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包含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在内的九大新材料产业链布局。
二、平顶山发展新材料产业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与发展优势
一是新材料产业资源基础雄厚。平顶山既是中原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还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盐田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远景资源储量3300亿吨。同时,平顶山天然石墨储量达4800万吨,属于易选的大鳞片优质石墨矿,为碳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突显。以中国尼龙城建设为载体,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主体,平顶山市强力打造了国际尼龙新材料基地,已形成较完备的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尼龙产业链条。目前各类尼龙产能达170万吨,其中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尼龙66切片规模居全国首位。
2023年3月22日,河南省工信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支持平顶山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平顶山市将碳新材料作为重点培育的12条制造业产业链之一,形成了以高纯石墨、特种石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为主,涵盖60多个品种、上百个规格型号的产品链条,被中国炭素行业协会授予“特炭之都”称号。投资180亿元建设半导体产业园,年产2000吨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材料试生产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
此外,依托舞钢高端宽厚板和宝丰县不锈钢制品研发生产优势,发展临氢设备用钢、海洋工程用钢、核电用钢、高强度耐磨板、石油天然气输送用钢、高端不锈钢制品等产业,增强重大工程和技术装备支撑能力,打造了优质宽厚板和冶金新材料和高品质不锈钢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三是新材料产业科创资源不断汇聚。在高水平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战略推进下,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龙门实验室平顶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尧山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揭牌运行。尧山实验室聚焦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尼龙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力支撑我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平顶山为“材料之都”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打造平顶山“材料之都”的战略目标,并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对重点先进材料研发及其工程化运用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聚焦前沿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重大变革性技术攻关及共性基础研究。
(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协同。一是做强产业链。围绕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链条。二是融通创新链。以重大科研任务、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引,构建“人才汇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有效贯通的创新全链条。三是盘活资金链。整合各类各级资金,打破现有资金分配格局,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发挥科技贷、专精特新贷,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的运用。
(三)健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平台体系。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搭建产业公共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谋划推进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加快测试评价平台、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以及产业发展区域中心建设,加快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四)夯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智力支撑。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融合,逐步加大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平顶山学院建设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点,提供基础研究的人才力量支撑,切实使高校学科基地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人才和学术高地。推进尧山实验室与平顶山市、河南省新材料产业园区、行业骨干企业深度互动,更好地服务河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及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