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扎实推进,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水平有效提升,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8家,高层次创新平台载体278家,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低于全省平均值,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创新型企业总量少规模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大多位于产业链中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多;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较差,缺少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不够完善,成果转化团队和人才缺乏,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弱;四是科技金融工作进展不快,作用发挥不足,我市虽设立了尼龙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也各达到了100亿元,但基金投资的作用不够明显。
建议:
1.要加快白龟湖科创新城规划建设。当前,白龟湖科创新城空间规划已基本定型,要强化科创新城建设指挥部作用,抓紧细化编制控制性、修建性规划,尽快编制科创新城总体发展规划和各产业发展规划,谋深谋实一批支撑项目,科学制订一揽子支持政策,尽快由规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力争早日出形象、聚人气、成规模,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2.要强力推进创新主体量质齐升。创新主体是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关键,要切实抓紧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持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增长的势头,高度重视创新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积极打造创新主体培育高地。
3.要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发现、对接及转化等制度,出台我市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可转化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等政策,建立以政策支持为手段、以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导向、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机制,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方面,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设立成果转化工作专班,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人才方面,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借助我市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两所本科高校作等引才载体,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和待遇,留住人才。
4.要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弱抵押、知识产权属性强等特点,设立科技金融补偿金,拓宽投、贷、保等多种融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相结合,通过风险隔离、信用评级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让科技“金融活水”灌溉更多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平顶山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增设鹰城科创基金,把科创、产业和基金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