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江淼)城市更新一边连着发展,一边连着民生,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大会召开后,卫东区高位推动、统筹部署,聚焦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安全、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的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3月6日,在老三高巷施工现场,20余名工人在铺设路南侧人行步道的地砖,路北侧的地砖已全部铺设完成。
老三高巷全长170米左右,目前已完成弱电入地、道牙安装、雨水井及进水口升井工作。“这条路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施工场地没法全面铺开,但全体施工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完成建设任务。”市市政工程公司现场负责人侯先生说,改造完成后,道路整体景观、便捷度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老三高巷是卫东区今年拟改造的背街小巷之一。今年以来,该区以强弱电规范化改造、街景风貌打造、节点功能设施布局等方面为主,按照“一街一策”的原则,对辖区鸿翔路、文化路、永康路南段等背街小巷分批次、高标准实施基础改造及提档升级。
3月5日,大型机械在城东河中清淤,工人在清洗、修砌护坡。“目前已更换破损800管径污水管道155米,新建检查井7座,清淤2700立方米,新建溢流堰3座。”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科科长侯振中说,在推进城东河治理的同时,他们还在矿工路以北河段种植蔷薇1200棵,等整个工程完工后,河清岸美、绿树红花的景观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百姓需求作为政府的追求,念好“建、管、营”三字经,创新实施“一个专班、一个机制、一张网、一次办”工作模式,从群众最急难愁盼的地方抓起,用好“走访入户、楼栋见面、庭院议事”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工程,以城市建设管理高品质推动卫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雨水管网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卫东区着力改善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该区正在全力推进东部片区15条道路雨水管道改造工程,总长度超过10公里,并配套建设其附属的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预留支管等设施,其中阳光路、机厂路、十六中西街、十矿家属区中路、东联北社区、天使东街等8条道路管网已竣工验收,恢复正常通行;文化路、总库路、长寿路、东湖东路4条道路已进行初步验收;十二矿东路、焦西路等3条道路正在推进。“雨水管道改造工程完工后,能够有效确保已改造道路的排水系统更加通畅,显著提升居民小区周边的排水防涝能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减少雨季积水现象,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大庆说。
同时,该区城区道路雨水管道改造工程也在加速推进中,建设内容包括改造雨水主管道超过10公里、新建砖砌雨水检查井(含防坠网)400座、新建雨水口600座、新建雨水口连接管2.4公里、改造沥青路面20668平方米。截至目前,冬青路、永康路、福利街、鸿翔路4条道路已完成路面切割、沟槽开挖和管道安装等关键工序,其余道路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施工团队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3月8日,春光明媚,和风拂面。
逸趣园内,很多市民和孩子在此游玩、健身。
逸趣园位于新华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西南角,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也是该区新投用的游园之一。
此前,该园因缺乏合理规划及维护管理,园内设施陈旧老化,功能严重缺位,绿化苗木衰败、地被植物杂乱无章,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需求。
今年初,该区着手对逸趣园进行改造提升,并于2月底建成投用。该园通过引入体育、文化、健康等元素,利用城市零散土地,以多元绿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塑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新意境,营造让市民能亲身感受、亲近自然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绿化目标,成为活力四溢的生活乐园。
今年以来,该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紧扣群众对于“家门口”生活品质提升的实际需求,以创新思维为引领,精心谋划并开展了以“存量提质、功能焕新”为核心理念的绿化更新工程。此项工程旨在对辖区内24处游园、绿地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提档升级,总改造面积达6.3万平方米,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
在今年卫东区两会期间,该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申楼街道赵庄村开展植树添绿活动,栽下杜仲树400棵,为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城市环境提升工作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该区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设计,科学增绿补绿,精心做好道路沿线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力打造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生态优美的城市环境。
该区抢抓春季植树的最佳时机,制定造林绿化实施方案,充分调动辖区党员干部下沉各村,通过“党组织+党员+村小组长+村民”模式,坚持以“绿”为底、以“美”为要,开展以“我为卫东种棵树”为主题的植绿、补绿、护绿活动,奋力打造“靓颜值”“强实力”的和美乡村,全面掀起了新一轮植绿补绿新热潮。
该区东高皇街道、蒲城街道、光华路街道、申楼街道、北环路街道、东工人镇街道等积极行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冬春绿化部署,摸排“房前屋后、村旁路旁、村内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宅基地”等可绿化区域,进行补植插绿,按“适地适树”原则,考虑村民意愿选择乡土树种,兼顾经济林。截至目前,该区栽植柿树、桃树、杜仲等经济苗木15000余棵,桂花、美人梅、巨紫荆等绿化苗木近3万棵,夯实绿色发展基础,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及。
精细管理提质增效
3月7日,卫东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洒水车、道路养护车、高压冲洗车和人工等,对辖区街道进行深层次清洗,营造更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近段时间,卫东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城市“靓新颜”专项行动,采取“机械+人工”作业方式,组织各种机械车辆对辖区主次干道进行不间断作业,同时环卫工人辅助作业车辆对人行道、路牙石、果皮箱进行冲洗、除污,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此次专项行动,日均出动环卫工人400余人,机械作业车辆30余辆,全面覆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绿化带及公共设施,确保路面无积尘、路侧无积污、绿化带无垃圾积存,全面提升辖区内道路清扫保洁质量。
同时,该中心组织保洁员对全区105个公厕进行大扫除,全面细致擦洗公厕内的地面、隔挡板、洗手池等设施,彻底清扫公厕外的墙壁、栏杆、坡道等,及时清除公厕内外小广告,同时做好公厕除臭工作,确保所有公厕无污渍、无异味、墙角无灰网、便池无粪迹、立面无乱画、地面无杂物,全面提高公厕服务质量。
“我们将持续按照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标准,持续巩固清洁成果,全力以赴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的城市生活环境,让城市靓新颜,让环境更优美,让出行更舒适。”该中心主任李英豪说。
今年以来,该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案、整合资源,释放动能、补齐短板,建立高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营造规范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该区城管局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动,以“市容精细化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在“动态化”“网格化”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路段高频次巡查、严管点位专人盯守、薄弱时段错时执法的方式,重点对占道经营、跨门店经营、流动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进行无死角、全方位清理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区城管局深化网格化管理,通过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范围、定责任’的‘五定’网格管理模式,实时发现和劝导违反城市管理的相关行为,统筹做好市容秩序整治、‘门前五包’、‘僵尸车’整治等重点工作,切实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市容环境提档升级。”该局局长孟满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