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德坤)1月12日,从舞钢市委组织部传来消息,2024年,该市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社会治理组织基础,积极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效能。
该市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通过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推动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推动人才活力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组织功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党员力量转化为攻坚力量,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舞钢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破解干部“四为”难题,该市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切实把领导班子建强、把干部队伍管好,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注重在项目建设、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完善全方位优秀年轻干部识别机制,健全单位推荐、分析研判、考察考核等多种途径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常态化机制,分层级、分类别、分专业建立年轻干部信息库,确保干部队伍储备充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围绕领导干部在企业、社会团体兼职及其子女、配偶经商办企等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对科级领导干部开展全方位监督,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汇总、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全面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
该市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需和人才可持续发展之需,探索人才引领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排查统计在外优秀人才120余人、优秀学子410余人,聚焦产业发展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35名,利用博士服务站平台培育本土专业技术人才180名,选派12名优秀人才到省内外实训和进修;完善人才载体平台,成功落地河南省特钢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舞钢分院、饲料营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肉鸽营养实验室”等人才平台5个;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持续改善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建立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主管单位负责人联系急需紧缺人才制度,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建立一站式服务“人才驿站”,切实解决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
同时,该市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整合“人、治、物、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富民强村”项目培育、“查根源、改问题、转过硬”、基层党建“重实效创品牌”揭榜挂帅等行动,培育富民强村项目39个,整顿软弱涣散村7个;把建强基层骨干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30人;组织3名年轻党支部书记到浙江跟岗实训、8名优秀党支部书记到山东培训,把村干部报酬、村级三项经费、离任村干部补贴纳入“三保”范围;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多格合一的网格化治理体系,14个乡(镇、街道)划分234个网格;落实“双报到”制度,推动全市33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7564名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集中攻坚,新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1个、物业行业党总支1个。
此外,该市构建严把入口、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党员管理体系,落实“市督、县统、乡选、村培”机制,实施农村发展党员“育苗计划”,排查流动党员548名并全部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以党员联户、入户走访为主要形式,推动党员联户经常化、联系走访常态化、解决问题制度化,全年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