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寺坡街道九九山社区喜获“2023年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这是继今年10月湖滨社区被评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之后,该街道在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上增添的又一浓重之笔。
什么样的社区能够称得上“全国、全省示范”?“老年友好型”究竟有多“友好”?12月16日,记者深入寺坡街道实地走访,老人们“晚景欣然更无忧”的生活状态,犹如寒冬里的一炉篝火,让人备感温暖。
寺坡街道三面环山,南临石漫滩水库,辖9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875人,占人口总数的23.2%。据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国辉介绍,为关心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近年来,寺坡街道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统筹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10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服务效能逐步凸显”。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歌词唱的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岁月侵袭,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该街道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覆盖全面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造情系百姓、配套齐全、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开展造福老年人的系列助老服务工作,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绘就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采访当天,适逢周末,室外浅雪夹杂着寒风宣泄着冬天的“冷酷”,而在九九山社区居委会的一间活动室内琴声悠扬,“九九山乐友会”的几位老人正在加紧排练。“社区非常支持我们自娱自乐,在办公用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仍腾出二楼、三楼的几个房间,免费供我们作为戏曲、书画等娱乐室,每天唱戏的、练习书法的,活动节目接连不断、设施设备尽善尽美。”作为一名戏曲爱好者,社区居民陈占刚直言“能在这样的社区里住,舒心又安心”。
细微之处见真情,毫厘之优定乾坤。寺坡街道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对各类公共场所加装无障碍通道、为背街小巷加装照明设施、为老居民楼加装电梯、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救护车专用车位,最大限度保证老人的出行安全。同时,见缝插针在广场加装公共座椅,在社区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人老了,房子也老了,但是社区不断完善设施、改造居住环境,时刻都考虑老年人的感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听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我心里很高兴,觉得实至名归。”今年72岁的社区居民周海锁是湖滨社区的老住户,作为社区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人,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年82岁的卢秀菊是湖滨社区独居老人,为便于服务保障老人生活,湖滨社区专门把卢秀菊列入重点服务对象,每周组织志愿者到家中打扫卫生,帮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平时买菜、看病只要一个电话,志愿者们就会立马上门服务。”卢秀菊说,今年年初,为防止其在卫生间摔倒,社区还在她家里免费加装了安全扶手,“现在对老人的政策越来越好,社区的孩子们对俺很照顾,我一定能长命百岁”!
此外,为营造尊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寺坡街道在机制上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建起“社区e家超市”,即通过“用表现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的管理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提升为老服务的品质。志愿者在参加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后,根据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反馈,来获得相应的积分,凭借积分既可到“社区e家超市”兑换物品,也可作为年底“五星家庭”评选的重要依据。
寺坡街道长期关注老年人最关心的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与辖区同立医院、平顶山河舞总医院持续开展合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社区义诊等方式,创造便利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该街道还引进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有效对接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将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带进社区,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养老系统,可以随时观测到社区注册在案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和生活状态,当老年人突发心脏问题或呼叫求救时,监控设备会发出警报、显示位置,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社区工作人员卢盼介绍道。
“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方面诞下‘双黄蛋’,既是殊荣也是鞭策,下一步将持续提高社区助老为老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断提高老年人以及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马国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