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资源 实现均衡发展 湛河区大力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3-04-27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孙聪利 通讯员 李向平)“奶奶,快点儿,我要去我的娃哈哈幼儿园。”4月24日早晨,一到幼儿园门口,李思玥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和奶奶挥手再见。被称为“娃哈哈幼儿园”的地方,正是美丽的湛河区宋寨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环境好、设施全,每天滑滑梯、做手工、读绘本,跟着老师学舞蹈,孩子来了以后很开心。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又好又便宜的幼儿园。”不少家长纷纷表示。

在家门口上公办幼儿园,是湛河区让每个孩子同沐均衡教育阳光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该区建起双楼、湾李等农村公办幼儿园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33所,破解了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瓶颈”。目前,该区共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7所,位居全市第二。

改变,也悄然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2017年秋季,湛河区投资近亿元,建成拥有36个班的曹镇中学,合并3所中学,配套建设了实验楼、篮球场、餐饮中心、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成为全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龙头。同时,将原来的3所中学改为中心小学。

“我以前上学时学校破,老师少。现在,孩子在曹镇中学读书,和市里的学校差不多,楼房新、老师棒,吃住在校,这是我小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啊。”曹镇乡曹西村村民李辉煌十分感慨。

“曹镇乡当初3所中学,最少的学校100多名学生,一共也不过700人。学生都流失了,揪心啊。新学校建成后,配备了一流师资,教学质量与市直中学相媲美,考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一年超几年,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学生开始回流,就连城市的孩子也到咱的中学就读,干着真有劲儿。”曹镇中学校长陈红晓说。

同时,湛河区还投资2100多万元,对辖区5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提档升级,北渡学区的市二十六中、市二十七中、市二十八中提档升级后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如今,全区农村中小学也安装了空调,实现了“班班通”和校园监控全覆盖,保安室配齐了设备,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

一方课桌的天地,折射出一个地方教育的舒适度。面对城区学生大班额等教育发展难题,湛河区委、区政府不回避、不延缓、不懈怠,举全区之力,尽分内之责,解民生之难。

5年来,该区投资近2亿元,新建了诚朴路小学、稻香路学校,改扩建了南环路小学,迁建了新开元小学,东风路小学教学楼改扩建正在建设中。5所小学新增教学班96个,增加学位4320个,实现了城区生源均衡分流。目前,投资9000万元的湛河春天小学正在办理手续,计划6月份开工建设。九龙广场小学、轻工路小学改建和市二十八中改建等项目正在积极推动前期工作。

4月25日上午,在新开元小学操场上,一群孩子正在上体育课,王金宝老师满脸幸福地告诉记者:“在原来的学校,体育课从没踢过足球。现在学校环境好,班级人数少,体育课田径、铅球等项目学生很喜欢。”

新开元小学于2022年春季入学了第一批新生,是马庄街道铁炉小学整体迁入的,班额变为50人,消除了“大班额”。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5年至2021年,湛河区陆续招聘教师798名,为全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并形成“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金字塔型的骨干教师梯队。去年全区53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名师,已建成名师工作室21个。

此外,该区还投资1000余万元,建起了182套教师周转房,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区财政每年匹配专项资金,发放乡村教师补贴,提高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落实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政策,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高级教师也评上了,还领着乡村教师的‘三项津贴’,干着很舒畅。虽然去年都到退休年龄了,我申请延迟5年,继续留校任课。”曹镇乡曹镇中心小学教师王红谈起近年来的好政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湛河区沁园小学、实验小学、开源路小学分别被评为省、市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沁园小学还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全区初三毕业生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367人,连续5年保持在300人以上,4所寄宿制中学办学质量多年位居区属中学前列。目前,全区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8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