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鸿雨)4月10日,长桥镇窦堂村机井“井长”王峰领和管护员冯国俊、维修员石红彬对该村高标准农田内的27眼机井进行巡查。“小麦正在出穗,需水量大,天气预报说近期没有降雨,灌溉高峰很快就到,趁着机井都闲着,我们赶快检查一遍,确保不影响使用。”王峰领说。
窦堂村有耕地1200亩(1亩≈666.67平方米),已全部被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机井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农业丰收的保障。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安排,该村近期有望再新打24眼机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郏县有耕地59.67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亩。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郏县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新机制,通过筑牢管护基础、落实管护人员、保证管护经费等,全力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有人用、有人管、有钱修、增效益,努力实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郏县将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作为新建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聘请第三方专业验收机构对已完工的分部、单元工程进行逐个验收,确保了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在机井管护方面,严格施行“井长制”,设立管护员,确定维修员,目前签订移交管护责任书的6113眼机井全部落实“一长两员”管护人员,张贴有管护责任牌。同时,将管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依据现有可灌溉农田面积,按照每眼机井(含相关配套设施)300元投入标准,落实管护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保险、管护人员、维修人员补助及维修费用。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该县创新管护方式。堂街镇因地制宜,依托恒压灌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邀请技术人员和镇用水协会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充分听取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新建3座蓄水量3600立方米的蓄水池,群众灌溉效率提升至原来的4倍。
另外,该县将每年11月定为全县农田设施“管护月”,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管护政策和常识,增强管护责任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排查行动,查清设施存在问题。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坚持即查即改,建立台账、整改销号,提高管护质量。同时又为机井购买了商业保险,制定索赔机制,确保险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查勘、理赔,维修,最大程度降低因机井造成的损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将继续以建好高标准农田为重要抓手,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以管好农田设施为最终目标,坚持建管并重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半篇’文章,补强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让县域内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郏县县长李红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