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巫鹏 通讯员 高歌)“我丈夫残疾证到期了需要更换,请问需要走什么手续?”“您不用往返跑了,我们联系医院上门为您爱人进行评残鉴定,更换的残疾证制作好后给您送过去……”5月15日,在得到县残联工作人员的暖心答复后,杨庄镇马南村村民张某竖起了大拇指。
自“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县残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传统工作为主动“上门”服务,开展上门评残鉴定服务、照护服务、回访服务等一系列“上门”服务,逐步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全员大学习、业务大比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残联业务水平。
“我们通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慰问’收集全县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我县残疾人‘难办的事、该办的事、想办的事’三张清单,明确具体事项、工作举措和完成时限。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把节日助残经常化、助残扶残日常化。”县残联理事长吕跃红介绍说。
该县紧抓精准康复,全力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深化残健共建共享共治;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统筹推进;落实残疾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要求,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开展重度残疾人上门照护服务,全力打造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精品工程,架起残疾人工作“四梁八柱”。
今年以来,该县已为90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服务、141名残疾人进行基本辅具适配、197名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83名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照护服务、培训残疾人99名、安排50名残疾人就业,这些数据成为实现“天天都是助残日”实打实的印证。
如何确保疫情防控之下助残不“断档”,实现天天都是“助残日”?近日,家住杨庄镇柳沟营村的肢体二级残疾人韩某有了自己的答案。“县里对我们的关爱没有停过,疫情期间送米送菜,知道俺身体不方便,还让医院上门给俺做核酸采样……”接过县残联工作人员送来的慰问金,韩某感动地说。
该县及时开展“敲门”行动、救助行动、捐赠活动,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困难,协调村(社区)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需求、防疫物资、就医用药等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影响。同时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将5月15日“全国助残日”活动内容同残疾人疫情期间所求所需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助残日”活动内容。
“疫情期间我们和各村残协工作人员组成服务队,每日对全镇残疾人进行一次询问,每周进行一次‘敲门’行动,定期对全镇困难重度残疾人进行全面摸排,聚焦残疾人需求,关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供、看病吃药等问题。”赵庄镇残联理事长赵国亮说。
截至目前,该县共筹资20余万元物品帮助疫情下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为残疾人捐赠衣物500件,为600余名残疾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为全县困难和特殊需求残疾人发放轮椅200辆,让残疾群众切实体会到服务不停步、关爱不间断,全面推动节日助残经常化、助残扶残日常化,营造天天都是“助残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