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与郏县
作者:潘民中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9-03-13 浏览次数: 浏览

汉寿亭侯、蜀汉前将军关羽,生前、身后与郏县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古往今来言及关羽,多称其“威震华夏”。“威震华夏”几乎为关羽所专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关帝庙,大多悬挂有“威震华夏”的匾额。始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山西解州(关羽故里)关帝庙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与“万代瞻仰”坊对称而立;湖北当阳关羽遇难地关帝庙,正殿门楣上悬有清同治皇帝御笔金匾“威震华夏”。

关羽“威震华夏”源于郏县

关羽“威震华夏”典出何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yuè)。羽率众攻曹仁于樊城。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这就是关羽“威震华夏”的出处及来历。显然,“威震华夏”是指关羽北攻曹仁于樊城,降于禁,斩庞德,曹操的统治中心许都产生剧烈震动。梁、郏、陆浑等地百姓群起响应关羽北进,使曹操感到了严重威胁,欲将都城从许北迁,以避关羽北伐军之锋芒。

对此,《三国志·魏书》有更具体的记载,其《满宠传》曰:“关羽围襄阳,满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为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舟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弗国家有也!君宜待之。’”这里说,曹军一方侦知,关羽在降于禁、斩庞德、急攻樊城的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深入许都南部外围的郏地,骚扰曹操的统治,使许都以南处于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状态。

《管宁传》附《胡昭传》曰:“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陆浑百姓因害怕被派往汉中魏蜀交战前线为曹军服役而人心不稳。孙狼乘势揭竿,攻杀主簿,响应关羽,与之联络。关羽给予官职、引信,并拨一定数量的士兵归其指挥,在陆浑一带活动,打击曹操的统治。《蒋济传》言:“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晋书·宣帝纪》也称:“是时汉帝都许,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魏武以荆州遗黎及屯田颍川者逼近南寇,皆欲徙之。”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关羽北伐,梁、郏、陆浑百姓响应,对曹操的打击是够沉重的。

据《后汉书·郡国志》,东汉时代之梁县位于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四十里汝河南岸,属河南尹所辖。郏位于今河南郏县,在汝河中游北岸。西汉置郏城县,属颍川郡(郡治阳翟在今禹州市)。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省郏城县,其地并入同郡之父城县(治所在今河南宝丰李庄乡古城村),曹操占领颍川,徙汉献帝都许,广开屯田于许都外围滍水、汝水、颍水流域,重新设置郏城县。在郏城东三十里之摩陂建有军屯基地,郏城东距许都仅百里,是许都的西南门户,也是故都洛阳与许都之间的战略支点。关羽派别将深入郏地,其战略意图显然是要威胁许都。无怪乎曹操要“议迁许都以避其锐”了。陆浑位于今河南嵩县东北伊水中游,虽属弘农郡(郡治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北),但距洛阳较近。洛阳既是东汉故都,又是曹操行宫所在。陆浑、梁、郏正好为由洛阳通许都依次所必经。中岳嵩山周围伊、洛、滍、汝、颍诸流域,不仅是远古华夏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区域,而且是东汉政治中心洛阳的都畿之区。关羽北进,派别将到梁、郏、陆浑活动也好;梁、郏、陆浑民间武装南附关羽,接受其指挥也好,总之,关羽的声威达到洛都、许都间的梁、郏、陆浑,直接威胁到洛阳、许都,使曹操统治的中心区域受到巨大震动。这就是陈寿用“威震华夏”来概括关羽影响力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是关羽“威震华夏”的来源。

关羽首级是经郏传至洛阳的

河南洛阳关林所葬为关羽首级。《河南名胜古迹丛书·洛阳关林》(洛阳古代艺术馆编)叙述洛阳关林的兴建谓:“《三国演义》中说:孙权处死了关羽,生怕刘备起兵攻他,遂以木匣盛关羽首级,派人星夜送到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其计,遂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南门外。明万历二十四年的《重建关王冢庙记》中说:‘洛阳县南门外离城十里,有关王大冢,内葬灵首。汉时有庙,及今年久毁坏。’长期以来,土冢犹存。人们俗呼‘关冢’”。这里使用了小说家言、碑刻记载和民间口碑三种材料。

具有史料价值的碑刻记载、民间口碑告诉我们:洛阳之南有关冢,内葬关羽首级。而关羽的首级为什么会到洛阳,又是怎样到洛阳的?则依据的是小说家言《三国演义》。小说家言本来是不具有史料价值的,不过《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所言七分是实,三分是虚,其实处或多或少可以在史书中找到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所言“孙权遣使者以木匣盛关公首级,星夜送与曹操。时操从摩陂班师回洛阳,闻东吴送关公首级至,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礼葬于洛阳南门外”,是依据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以及《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吴历》“权送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演义出来的。

考之史料,建安二十五年(220)春正月,曹操回到洛阳之前,是驻在郏之摩陂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与刘备争夺汉中。五月,在汉中失利,引军还长安。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冬十月,曹操自汉中“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曹操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曹操“驻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从郏之摩陂回到洛阳。摩陂距洛阳不足二百里,乘车为一天路程。孙权击斩关羽、派使臣面见曹操均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建安二十四年闰十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路径。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于章乡,遂定荆州。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梁寓奉贡于汉。”《资治通鉴》在叙述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史事时,将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权遣校尉梁寓入贡,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连书于“徐晃振旅还摩陂,操迎七里置酒大会”之后,说明权军击斩关羽、遣梁寓入贡和徐晃振旅还摩陂三事均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既然孙权以助曹操击破关羽为功,派使臣梁寓入贡,携书称臣于曹操,那么作为重要媒介的“传关羽之首级”于曹操,肯定是由梁寓来完成的。而梁寓作为吴国使臣入见曹操,无疑是随“徐晃振旅还摩陂”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说,关羽的首级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由吴使梁寓随“徐晃振旅还摩陂”献给仍驻在郏之摩陂的曹操的。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念及旧情,返回洛阳时将关羽之首级带到了洛阳。至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把“权击斩羽,传其首”书于“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之后,那是为了叙写方便,就其最终结果而言的,并非说“权击斩羽,传其首”真正发生在曹操回到洛阳之后。

关羽崇拜与郏县关帝庙

关羽少读《左氏春秋》,终生不倦,“讽诵略皆上口”,养成了爱憎分明、勇武忠义的品格。与张飞追随刘备,三人“恩若兄弟”。被曹操所俘,面对高官厚爵,仍不忘旧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因中流矢,需“破臂作创,刮骨去毒”,乃申臂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割炙饮酒,言笑自若”。刘备入川,关羽受命镇守荆州,独当一面,攻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陈寿评其为“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这位原本就很丰满的历史人物,经话本、说部的塑造,在民间广为流传,“桃园三结义”成为千百年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榜样。“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的义气和“患难相扶,祸福共之”的品质融为一体,成为民众崇尚的忠义典范。

在历史长河里,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出自己的英雄人物,但很多英雄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影响也就不断淡化甚或逐渐消逝。而关羽却不同,在他死后的1700多年历史中,其形象愈加高大,影响也愈加深远。他之所以为人们所崇敬,并不仅仅是因他超群的武艺和赫赫战功,最重要的还是他那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岸人格和崇高精神,以及“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处世准则。忠贯日月,义薄云天,仁砥金石,勇当万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公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进而成为民族精神与道德楷模,影响中华民族千余年。

隋时传说荆州玉泉寺出现关羽灵迹,唐时关公显圣传说流布更广,到五代时期各地已盛行悬挂关公像,北宋以降,民间大修关公庙。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神宗封关羽“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封关羽“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样关羽“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由圣而神”,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精神影响大大增强,随之关公庙宇遍天下。就连雪域高原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央管辖之后,仅明清两代就建起关公庙宇三十多座。近代华人出洋到各大洲谋生,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建有关帝庙。

关羽与郏地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郏地百姓对关羽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在关公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在关公崇拜之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郏地率先建起关公庙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前所述,郏地父老对关公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响应其北伐的当年,此后代代相传。到北宋时期,尊崇关公之风渐盛,郏县父老为纪念关公与郏地的缘分,较早修建起关公庙。明清以后关公被加号为关圣大帝,遂称关帝庙。

郏县关帝庙位于东大街路北,因有其居此正位,供奉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的文庙,只得屈居于其南下方僻巷之中,知县衙署也只好建在西大街路北。所以关帝庙在郏县县城的坐落是最突出的,其规制较一般县城的关帝庙也要宏伟得多。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90米,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前至后有仪门、大门、大殿、后殿、春秋阁等,布局严谨,配置得当。大殿内供奉关公塑像,后殿供奉关公父祖牌位。清同治《郏县志》卷六《祀典志》载:“每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五月十三日圣诞,致祭,用太牢。”

关羽生前“威震华夏”于中原郏县一带,卒后首级又经郏县传至洛阳。郏县关帝庙的来历非同寻常,是可以与山西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的天下四大关羽圣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