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城故址话蚩尤
作者:赵光耀 赵健珺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8-08-29 浏览次数: 浏览


孙杨庄孙氏祠堂前一棵2400多年树龄的古柏。古柏苍劲有力,树围三抱余,还被当地百姓披上了红绒罩。

仰视千年古柏 何进文 摄

有学者认为,犨城屈原庙是屈原家庙,犨水是屈原故里。何元生 摄

 

屈原庙内出土的石碑 何元生 摄

楚天风云,千年激荡。自秦汉置犨(chōu)县,历魏晋至隋,犨城一直都是犨县县治之所在。在历史天空存活八百年的鲁山犨城,往前追溯,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蚩尤、太子建、屈原、延笃等。

政去人声后,这些人物并没有走远,他们早已融入犨城的历史血脉之中。如今,在河南省鲁山县张官营前城村犨城故城遗址处,依然可以找寻到当年属于他们的足迹。

特别是较早作为这一方土地的主人的蚩尤,其功绩不亚于当年楚太子建营建犨城。因为正是蚩尤,开启了犨城的古来今往。

“犨”字信息丰富

犨城之犨来历久远。犨为古汉字,主要指牛喘息的声音,见《说文·牛部》犨,牛息声;还作突出,犨墙,就是突出的墙。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又水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见《水经注·滍水》滍水又东,犨水注之;还作牛名,《辞源》里有白色牛名“犨”之说 。

《左传》记载:“昭公元年,冬,楚公子围使伯州犁城犨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楚国为了经略中原,饮马黄河,先后在河南方城外(今叶县)用兵开拓出5座城池,包括犨城,大部分都在今日平顶山地域内。芈围派遣公子弃疾建犨城,并将其封予熊弃疾。或许是有熊氏的皇帝在此战败蚩尤氏,熊字沾染喜气,这位熊弃疾随后即位为楚平王。对楚平王而言,犨城不仅是其潜龙之地,而且也是兴盛之地。因此,犨城之犨,对于楚平王的后裔子孙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后来就以其封邑名为姓氏,称犨氏,史称芈姓熊氏犨支。

从多年研究看,“犨”字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从字形结构分析,从牛从雔,上雔下牛,笔者大胆猜测,上边的“雔”为族姓,下边的牛为从业,意味着当时居住在此地的先民为雔姓氏族,以牧牛为业。从地理位置分析,犨河平原(含灰河)视野开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在鲁山古代鲁字中所指向的渔猎社会末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以捕鱼、驯养、放牧为生,尤其蚩尤部落来自于东海边,由东夷鸟图腾到滍水(沙河)龙蛇图腾,转换角色,又因生活环境的改变,牧业逐渐演化为该氏族的主业,从而在鲁山孕育出“犨”字。

滍犨流域氏族探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雔族与蚩尤族为裔属关系或为氏族部落联盟。加之笔者查阅一些资料,说仇犹氏族为蚩尤族后裔,曾经生活在古代鲁山县滍水两岸。而古书说属于滍水支流的犨水,就是因仇犹族居住而得名的。犨水沿岸之犨城的早期聚落,即为仇犹氏族故地。据此,我们大胆推测,蚩尤族演化到鲁山后期,就是一个因牛而起的部落联盟。如今,鲁山牛王庙祭祀着蚩尤。

查阅历史文献,犨城最早可追溯到炎黄时代。雔族民众在犨河平原上以渔猎为业,后逐渐从事农耕并聚落而居。轩辕黄帝东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后,再与蚩尤战于涿鹿(古书记载涿鹿是河南,又称滍鲁)之野。黄帝战不胜蚩尤,最后通过离间计,蚩尤部落的叛徒应龙起而杀蚩尤、夸父,属于汝河流域的女娲部落之九天玄女也一同帮助黄帝打蚩尤。

涿鹿(滍鲁)之战后,蚩尤族大部被轩辕黄帝俘获,沦为奴隶,其余部众四散而逃。经研究大体分三个路径出逃:一支沿汝水而下,徙至淮河中下游的洪泽湖北岸一带生活,更名为雔尤,也名仇犹。战国末年,被秦国征服后,设置仇犹县,隶属于临淮郡。汉代因之。《汉书·地理志》记载: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辖县二十九,厹犹县。

另一支随九黎、三苗循西北而上,渡黄河入太行山区,在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大山深处定居,建立“仇犹国”。那里四面环山,山高林密,道路险峻。山区为滹沱河盆地,物产丰富,古时与外界不通。公元前457年,周贞定王十二年,仇犹国为晋国大夫智伯所灭。《吕氏春秋·权勋》记载:“中山之国有厹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乃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支谏曰……师必随之。弗听……至卫七日而厹繇亡。”智伯采用送钟的计谋,类似木马计或给蜀王送金牛计策。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改原仇县为盂县。

还有一支南逃沿着洞庭湖方向,后又分开朝云贵高原和东南方向,一度到东南亚等地。

河南大学孙作云先生在《蚩尤考》中曾断言蚩尤与鲁山有深厚的关系。从读音上看,仇犹缓读为仇犹,急读则为“酋”;而蚩尤一名,缓读为蚩尤,急读也为“酋”。仇犹、蚩尤一音之转,仇犹或是蚩尤。

犨邑广产粟,至秦设犨县

仇犹远遁后,犨地易主颛顼(zhuān xū)高阳。颛顼高阳之裔孙屈原在《楚辞·离骚》开篇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据文献记载,高阳颛顼曾生活在滍汝一带古高阳山(今平顶山市区东北部的焦赞山、孟良山)。

《魏书·地形志》载:“广州:广汉郡,领县二,昆阳……高阳(县),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置,有滍水、南襄城、东西二蒲城,高阳山、皮城、首山祠。”这里的广州是指鲁山。

继帝颛顼高阳之后,历经帝喾、帝尧舜及夏、商、周,犨城数易其主,其原因是该境域不仅是战略要地,而且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云:“復讎、庞、长沙楚之粟也(讎,当作犨,邑名。长沙,指的是鲁山沙河中的一段)。”犨邑乃楚国北方产粟之地,以故王者必争。

春秋初,犨属郑国。之后,犨城又易主于魏、韩、秦。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设南阳郡辖犨县。公元前207年6月,刘邦率军与南阳太守吕齮战于犨东,大获全胜。汉承秦制,设犨县,属南阳郡。三国两晋南北朝皆于此设犨县或犨城县。《水经注》中曾记述有“犨县”“犨城”等地名可以为证。

隋唐以后,犨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如今仅留故墟。

去年夏秋间的一天,我们从犨城遗址边缘的一个村庄出发,考察了犨城,见到了前城村北100多米处“犨城遗址”的牌子,还到孙杨庄拜谒了屈原庙和孙氏祠堂。祠堂前一棵2400多年的古柏吸引了我们。古柏苍劲有力,树围三抱余,当地百姓还为古柏披上了红绒罩。我们坚持到后城村一探,在距离后城村南500米处,发现有东西隆起的高台。

听友人讲,犨邑故城分内外两重,外城呈斜方形,城垣南北长1200米左右,东西宽约1000米,四面城垣已颓废为土岗,俗名二里岗。内城位于外城西北部,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为高约3米的台地。前城就在犨城故城南半部怀内,后城村是在城外。上世纪,当地出土石刻“犨城”二字碑一幢。

犨水或为屈原故里

犨城有犨水,至今可见。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载:“滍水又东,犨水注之,俗谓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东源出县西南践犊山动崖下,水方五十许步,不测其深,东北流经犨县南,又东北屈经其县东,而北合西源水。西源出县西南颇山北阜下,东北经犨县西,又屈经县北,东合右水。乱流北注于滍。”《鲁山县志》云:“河水流水如牛喘息声,故名。”《说文》中有:“雔,双鸟也,从二隹,凡雔之属皆从雔,读若酬,市流切。”犨水俗名“秋河”,在读音上“秋”同“雔”。雔字,又同“仇”。又有:“仇,雔也,从人九声,巨鸠切。”由此可见,犨河之名起于该氏族以“雔”为族姓,这与蚩尤族姓或其前期东夷图腾崇拜鸟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雔族后期以蛇龙为图腾的缘由,在犨水一带不乏例证。在《犨城屈原庙与屈原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中,有专家学者认为:犨城屈原庙是屈原家庙,犨水是屈原故里。

屈原《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屈原深谙故乡犨地有虬龙之传说。其中“驾青虬兮骖白螭”句乃言升天时用青龙拉车,以白龙作边马,离开这纷乱繁杂、善恶不分的人间社会。诗文中之“青虬”,乃指虬龙,古代传说中有角无须的小龙。

宋《瑞应图》中云:“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屈原《天问》中有:“虬龙负熊”。我们在想,在黄帝与蚩尤大战中,以蛇龙为图腾的蚩尤战败被杀,屈原深谙家乡犨城这段历史,才在自己诗中直言不讳,道出了有熊之墟的黄帝以熊图腾为胜利标志,刻印在犨城的记忆里。

此前考证鲁山是古蛮子国的一部分,汝州麻城又是蛮子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对于早起于犨城的蚩尤来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犨城较早的主人,蚩尤是当之无愧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