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翠花桥 风雨六百年
作者:梁永刚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04 浏览次数: 浏览


最近叶县龙泉乡沉寂了600多年的翠花桥一夜爆红,被网友称为“网红桥”


2006年,翠花桥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汛期时,昂首的龙头可以减少激流对桥身的冲击,将破坏力度降到最低

翠花桥为青石板结构,石板与石板间以铁钉固定

时至今日,翠花桥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最近一段时间,叶县龙泉乡沉寂了600多年的翠花桥突然一夜爆红,网络上关于此桥的视频和图片铺天盖地,朋友圈里也被翠花桥刷了屏,翠花桥被网友美其名曰“网红桥”。因为一座桥,火了一座城。入夏以来,每天去叶县龙泉乡翠花桥附近游览、避暑的人络绎不绝。由于人满为患,闹如赶会,出于安全、卫生等多方面考虑,2018年6月23日,叶县龙泉乡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规范翠花桥周边环境秩序的公告》。

前世:匠心独运,堪称国宝

一座昔日掩藏于荒郊野外的翠花古桥,是如何瞬间走红成为众人向往的“网红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近翠花桥,探寻它的神秘之处,打捞它的前世今生。

叶县自古以来就是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正所谓“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仅从叶县境内遗留下的古桥看,就有叶邑关桥、汝坟桥、澧水长桥、翠花桥、南洛桥、古路湾桥等。众多古桥中,当属翠花桥名气最大,堪称国宝。翠花桥位于叶县龙泉乡龙泉村北的澧河之上,是我国现存的为数不多的一座建在木桩上的石板桥,也是黄河以南历史悠久的古石桥之一。此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气势雄伟,造型美观,实为我国古桥建筑之精华,2006年已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翠花桥桥名曾数次更迭。据清代《叶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桥北吕庄村的吕氏族人筹集钱款,对此桥进行修缮加固,故而当地人称其为吕桥。又过了若干年,此桥经桥南的董氏家族重新修葺,遂改名为董桥。一桥二名,认之不清,叫之不便,更关乎着吕、董两大家族的脸面。一场关于桥名的争夺战随之发生,经当地乡绅多方调停,吕、董两家仍未达成一致,最后只得讼至县衙。时任知县郭岩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笔一挥写下判词:“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何分吕桥董桥!”从此,此桥更名为善桥。再后来,叶县知县廖思芳平叛有功,升任镇江知府,阳春三月路过此桥,正春风得意心情舒畅,见两岸桃花粉嫩,杨柳依依,景色醉人,美不胜收,于是感慨万千,兴致大发,遂以“翠花桥”名之,一直沿用至今。

翠花桥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的设计,让你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翠花桥为柳木桩基,青石板结构,两侧无桥栏,全长70余米,宽5米,高1.6米,35孔,每孔由5块数吨重的石条铺就。桥面共有175块青石,石条长1.3米,石条与石条间皆以铁钉固定,石条与桥墩之间由铁条连接,中间马车碾轧的地方则铺着两块淡黄色的花岗岩石条,质地坚硬极为耐轧。采用松木、柳木或杨木等木桩为基的古桥并不多见,物以稀为贵,或许这也是翠花桥远近闻名的原因之一。以木桩为基筑桥时,出于防腐考虑,揳入地面的木桩一端须用火烧焦,且要经过熟柏油处理,并在锥尖包裹铁皮,呈梅花状排列,支木架用人工拉升500公斤重的穿心铁锤(也叫吊锥)落击,揳入深度一般为4至5米,桩顶用白灰或水泥砂浆砌筑块石承载桥墩。翠花桥的每个桥墩都雕刻有精美龙头,探出桥身,逆水排列,粗犷古朴,昂首瞪目,张口卷须。翠花桥为漫水桥,这一巧妙的设计除了增加桥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分水的作用。汛期之时,肆虐的洪水奔流而来漫过桥身,昂首的龙头可以减少激流对桥身的冲击,将破坏力度降到最低。虽历经数百年的激流冲击,岁月磨损的痕迹清晰可见,但桥身依然十分坚固,桥墩上的龙头可谓是立了大功。古代工匠将流体力学运用到极致的非凡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今生:修缮加固,重焕活力

穿越六百年的历史风尘,时至今日,翠花桥风采依旧不减当年。暮云四合,天色渐晚,在一缕缕淡淡斜阳的照射下,翠花桥周身散发出悠远古朴的神韵,行走在桥上,你不用费劲儿就能联想到岁月留下来的足迹和印痕:肩挑手提的贩夫走卒,车载驴驮的巨商大贾,提篮抱子的村妇,荷锄晚归的农人,牵牛赶羊的牧童……祖祖辈辈的故事,宛如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把人往回拉了几百年。桥面的青石板经过数百年的冲刷、磨砺,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每一块石板下面都埋藏着尘封的往事,每一个龙头上面都镌刻着沧桑的记忆。遥想当年,在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厮杀中,一辆辆满载着粮草辎重的车辆,吱吱呀呀从桥上轧过,沉重的车轱辘留下了车辙的印痕,也碾碎了老百姓的安稳和殷实;在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光景里,一拨拨穿戴着各色衣饰的路人,熙熙攘攘打桥上经过,匆忙的脚步声荡起飞扬的尘土,也湮没了数不清的记忆和故事。明风悠悠六百载,古桥恋恋百千家。冬去春来,落花流水,周而复始,波澜不惊,一河两岸的村落和翠花桥的情缘是扯不断的。翠花桥和其他风物一样,都是古老村庄的见证者,也是悲欢离合的亲历者。遥想当年,唢呐声声的迎亲队伍从古桥身上走过,呼天抢地的送葬人群从古桥身上走过。翠花桥目睹着周边村庄的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一脉悠悠澧水从古到今,从春到夏,承载岁月的永恒,把时光流转诉说给你;两道深深辙痕辚辚北去,萧萧南往,见证当年的繁华,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桥墩,你会平添感慨:六百年了,风雨飘摇,历尽沧桑,它依然岿然不倒,固若金汤;抬首凝望草木葱茏的村落,你会顿生遐想:唢呐声声,鞭炮齐鸣,新娘子红盖蒙头,乘轿而来。当年设计建造翠花桥的那些能工巧匠们,沥尽心血把精美绝伦的翠花古桥留存于世,惠及后人,自己却没有留下姓名,哪怕是一笔一画的痕迹,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翠花桥横卧澧水,南北通衢,处在交通发达的古道之上,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两岸村民往来的必经之路。1981年,当地政府在翠花桥西150米处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至此,翠花桥才渐渐淡出附近村民的生活。

自古至今,当地官方和百姓曾多次对翠花桥进行修缮。最近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是在1988年,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主持。1988年以后,由于特大洪水频发,石桥的桥墩、桥面被严重摧残,致使桥墩下沉,桥面一度成为“过山车”跑道,不少石板断掉缺失,破败不堪,翠花桥这位昔日俊秀端庄的美丽村姑成了蓬头垢面的痴呆傻妞。

所幸的是,叶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翠花桥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保护。2014年,筹资180多万元,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翠花桥进行了修缮加固,补齐了桥面上缺失的石板,石板之间重新用铁条固连,澧水两岸也用整齐的石块垒砌,清清河水在宽阔的河滩上汩汩流淌蜿蜒前行,绿色植被密密实实地覆盖了沙土,曾经残败不堪的古老石桥焕发了新的活力。(梁永刚/文 冯洪波/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