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八景之一白雀异槐
作者:赵西广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7-08-02 浏览次数: 浏览




宝丰八景之说,据史料记载起源于宋,盛于明清。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宝丰县教谕曹轸赋诗记述宝丰八景。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汝州志》《宝丰县志》,将曹轸诗纂辑于志书。茲录正德元年《汝州志》所记宝丰八景之一白雀异槐,诗曰:

品第群材独此槐,谁从白雀寺前栽,

屈枝坠露低旋砌,繁叶藏云暖护苔。

解与乾坤增气概,几因风雨长胚胎,

清霄天籁闻丝竹,预兆来年有殿魁。

这记述的是现今宝丰县城东十五公里父城遗址上﹑原白雀寺处的一棵奇异槐树,其大意为:要论对人们有益处的树材,唯有这一古槐树,是谁人具有卓识远见,把它种植在白雀寺前?其粗壮的枝节弯曲欲坠,看上去好像晶莹雕塑的玉器,异常美丽。茂盛的枝叶遮云蔽日,铺天盖地。肥沃的土地使它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然而,又有谁人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春风秋雨,才生长到如今这般美丽壮观。待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时候,在树下听清脆的鸟鸣和伴有自然节奏的乐器声,使人如同饮杯清淳甘露,心旷神怡。在这槐树的庇护下,来年学子们定会金榜题名,乡民们定会喜迎丰收且好事连连。

白雀异槐的文献记载

明清史料志书对白雀异槐的盛景是这样记载的:

1.明正德五年(1510年)《汝州志》卷三《景致·宝丰县》载:白雀寺内产异槐一株,间有白雀来巢,其年大丰。

2.明正德五年(1510年)《汝州志》卷四《寺观·宝丰县》载:白雀寺在父城堡,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棵。

3.清康熙二年(1663年)《汝州全志》卷一《山川·宝丰县》宝丰县八景之《白雀异槐》载:白雀异槐,在父城堡,相传槐荫茂盛,枝节状如龙形,其叶如龙爪,蝼蚁不敢上,每遇丰年必有白雀巢于其颠,寺因以名,志双美。

4.清康熙九年(1670年)《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汝州·宝丰县》载:白雀寺在宝丰县城东四十里父城堡内,每遇丰年,必有白雀巢于槐树之上,寺因以名。

白雀异槐,“白雀”是指白雀鸟,据有关人士考察研究,即为当今的喜鹊。“异槐”是奇特的槐树,即今天所说的国槐,不同于常见的洋槐。查阅资料,这一槐树是落叶乔木,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果实以及根皮都是中药材。

据当地老人和《李庄乡志》介绍,树高三十几米,郁郁葱葱,直径两米有余,需4人才能合抱,在十里以外即可望到。树龄千年以上,树干已空,树干内可供四人打牌。据老人说,当时这一槐树到夏天还是避暑纳凉的圣地哩,而且来到树下还需要覆盖一些衣物,否则会受凉。

东汉将领冯异与异槐的渊源

据《后汉书·冯异传》载: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由此可知:东汉开国将领冯异的家乡,即颍川父城,也就是今天宝丰县城东十五公里的父城遗址。被称为“大树将军”的冯异,诸将并坐每论功评赏时,便会独自来到大树下。读罢,不禁发问:为何每论功评赏时冯异都要独自坐在大树下呢?笔者认为与这白雀异槐是有一定关系的。

清康熙《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汝州·宝丰县》及清康熙二年(1663年)《汝州全志》卷一《山川·宝丰县》等都记载“寺因以名”,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白雀异槐的这一“异槐”是在白雀寺修建之前就有的,并且在白雀寺修建之前已经很有名气了。从时间上来说“异槐”在前,白雀寺在后。

据有关史料显示,白雀寺修建于西晋。再看前述明正德五年(1510年)《汝州志》卷四《寺观·宝丰县》载:白雀寺在父城堡,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由此可知白雀异槐在东汉以前就有了。而“大树将军”冯异是东汉开国将领,又是父城人,时间上是同一时期,又在同一地点。可以想象,冯异很可能从小与白雀异槐的接触就很密切,甚至可能是见证其盛景的重要一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东汉将领冯异“大树将军”这一称谓,与白雀异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异为何每论功评赏都要独去大树下,为何对大树情有独钟?这大概是故乡异槐在冯异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大树对冯异来说就是故乡、热土。所以每逢大战告捷,看到大树,对于大孝子冯异来说就会不由自主想到家乡,想到父老乡亲。远征千里之外,常年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能有幸生存下来,看到大树怎不热衷?怎不回想家乡、回想亲人?

白雀异槐与白雀寺的关联

父城遗址上的白雀寺之名,根据史书碑刻及当地传说,与这一槐树还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前所述,清康熙《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汝州·宝丰县》载:白雀寺在宝丰城东四十里父城堡内,每遇丰年,必有白雀巢于古槐之上,寺因以名。

再如,现白雀寺内存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承德郎陕西西安府通判、邑人白鋐(宝丰县人,字真予,时任官职六品,后升任延安府同知五品),撰文而镌刻的《重修伽蓝殿记·宝丰县白雀寺考》残碑一通,碑文中这样记载:“乃父老相传,寺之先有异槐,白雀巢于其上,寺遂因以名。”

如今当地还流传着白雀寺之名的由来:在父城始建白雀寺之前,这里就有这一槐树,高耸入云,遮阴数亩,每年大地回春、草长莺飞的二月,这里就是白雀鸟的天堂。白雀鸟夜以继日筑巢繁育的时期,也是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时期,也正是先民生活青黄不接期望庄稼早日成熟的时期。农田耕种闲暇时,便有村民来到树下观赏白雀筑巢,部分细心的村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这槐树上白雀鸟做巢与庄稼收成存在一定关系——当槐树上白雀鸟筑巢多时,这一年的庄稼收成就好;当这槐树上白雀鸟筑巢少时,这年的庄稼收成就差,甚至为灾年。这样一来,父老乡亲便把每年庄稼收成的好坏寄托在白雀筑巢上,先民们祈求白雀鸟每年能多来些,且在这槐树上多多做巢,渴望年年都是丰年。为了实现这美好愿望,便在这棵槐树毗邻处修建了一座寺院,并将之取名为白雀寺。

作为宝丰八景之一,白雀异槐在1945年秋末遭遇一场罕见的强风暴雨,这一饱经风霜、深受父老乡亲尊崇爱戴、历经千载的古槐树被狂风刮倒,便永无再起。当时远近很多父老乡亲闻讯后都来为之伤心叹息。几日之后,国民政府派兵用几辆大卡车将其运走,作为军用。至此,宝丰八景之一白雀异槐,便永久地留存于史书和美好的传说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