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民俗民艺于一身的琉璃不对儿
作者:梁永刚/文 马鹏飞/图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7-02-15 浏览次数: 浏览




均匀向琉璃管吹气,使其成形


对吹好的琉璃不对儿进行复烧


反复复烧,无刃铁剪才能将琉璃不对儿从琉璃管截断


2010年8月,琉璃不对儿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琉璃不对儿颇受孩子们欢迎

琉璃不对儿是明清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玩具,是具有浓郁汉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不对儿”是河南地区对这一玩具的叫法,其他地方的叫法各不相同,譬如山西叫“琉璃咯嘣”,北京叫“噗噗噔儿”或“不不噔”“响葫芦”“倒噎气”,山东叫“鼓子”,甘肃叫“乒乒乓”“哈哈笑”等。在绵延几百年的岁月里,“琉璃不对儿”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玩具,与对联、年画、剪纸等一起成为我国北方乡土文化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符号。

1.在民间被赋予诸多寓意

琉璃不对儿是一种好玩易碎的玻璃制品,也是极富传统和地域色彩的儿童玩具。正如过年时才放鞭炮、发压岁钱、贴年画一样,琉璃不对儿也浸染着浓郁的年味,平日里难得一见,只有正月里随大人一起赶庙会时才能从游商小贩的手中买得。

因其独具特色的材质和工艺,琉璃不对儿无法用机器大批量生产,只能靠纯手工一次一个制成,其制作工艺是把玻璃放在炉膛内熔化为汁液,趁热吹制而成。颜色通常为通体亮黄色、灰褐色或紫红色,上部为钢笔粗细大约半尺长的筒状柄,下部为中空、底平、壁薄的扁圆形状。用嘴噙住柄口一呼一吸,其底部会随着一起一伏,发出好听而有节奏的“不对儿不对儿”的响声,于是便有了“琉璃不对儿”这个简单而形象的名字。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人们的印象中,琉璃不对儿是用玻璃汁液吹制而成的玩具,质地薄又脆,经不起摔打,吹时小心拿时轻放,用力一大会吹破,稍不留意会碰破,可谓是易碎品中的极致。有一出地方戏里有这样一句戏词:“琉璃不对儿还吹三吹哩,你比琉璃不对儿还要脆”。过去人们认为琉璃不对儿是最脆弱、最经不起折腾、最容易破碎的东西,一口气都能把它吹碎。平顶山民间有句乡谚:“琉璃不对儿,只玩一会儿,啪嚓掉地儿,不说那话。”琉璃不对儿卖得便宜,三两毛钱就能买上一个,吹上一阵子,图个热闹喜庆,烂了碎了随手一扔也不可惜,所以民谚称: “琉璃不对儿,仨钱一会儿,一会儿不打,仨钱买俩。”

在民间,一个看似寻常的琉璃不对儿,因其独具的“薄、脆、灵”等特点,被人们赋予褒贬不一的诸多寓意。琉璃不对儿声音清脆悦耳,用嘴吹时节奏要连贯,一旦慢下来声音就不顺畅,听起来也不好听。形容那些能言善辩或者油嘴滑舌之人,往往说其嘴皮子像琉璃不对儿一样顺溜儿,死蛤蟆能说活。有时对那些光说空话不办实事的人,也生动形象地将其比作“琉璃不对儿”。因琉璃不对儿易碎,人们放置它时特别小心,不敢磕着碰着。对于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或者娇气十足的大姑娘小媳妇,人们总会说,你瞅瞅,真是磕不得碰不得,比琉璃不对儿还娇贵呢。

2.风靡一时的“贵族”玩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闭塞落后物资匮乏,乡下孩子从来没有玩过像样的玩具,所玩的基本上都是随手捡来就地取材的自制玩具,什么石头蛋儿、烂瓦片儿、树柯杈儿之类。在当时,一个大号琉璃不对儿的售价仅三两毛钱,但几毛钱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称成盐够一大家子人吃好几天。对于没有经济收入且过惯了节俭日子的农人们来说,他们轻易不会花闲钱给孩子买这些不顶饥不当渴的东西。那时候,农家娃想买一个琉璃不对儿过过嘴瘾,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孩子们天生贪玩,大人们被缠磨得有些烦了,于是精心编出一些谎言哄骗小孩,说琉璃不对儿不结实容易碎,小孩子掌握不好吹吸的力度,一不小心会把琉璃不对儿的底吸烂,玻璃碴儿吸入肺里就取不出来,这样一来就活不成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大人们一番吓唬人的话语着实起到了震慑作用,小孩子们听得心惊肉跳,想一想的确有些吓人,玻璃碴子锋利无比,划破手指就会鲜血直流,一旦吞进肚子里更是不堪设想。

过去,卖琉璃不对儿的小贩多用特大号的竹筐装货,或者用绳子系着背在身后,或者用挑子晃晃悠悠地挑着,或者放在自行车后货架上,里面摆放着大大小小、颜色各异、色彩透亮的琉璃不对儿,阳光照在上面闪着五颜六色的亮光。卖琉璃不对儿者和其他商贩不同,很少有人扯着嗓子吆喝叫卖的,只是嘴里噙着一两个琉璃不对儿,边走边吹,节奏舒缓,“不对儿不对儿”的响声便是最动听也最吸引人的叫卖声。

四面八方的孩子们循声而来,虽然卖者一再提醒“只能看不能摸”,但好奇的孩子们仍是嘻嘻哈哈地凑到跟前,瞅瞅这个,摸摸那个,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端详许久又心有不甘地放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每一种琉璃不对儿的价钱,有的还像模像样地学着大人的口气和卖者砍价。不过对于囊中羞涩的孩子们来说,很多时候只是过过眼瘾罢了,兜里没有一分零花钱,大人们又舍不得买,即便是自己的愿望再迫切,也是一场空。卖琉璃不对儿的人深知孩子们的心思,没有呵斥或者责怪,只是一遍遍提醒着毛手毛脚的孩子们不要乱拿乱碰,要买就把大人喊来掏钱买。

一起围着看热闹的小伙伴中,如果哪家家境殷实,家长给孩子买了一个,他就兴高采烈地噙在嘴里“不对儿不对儿”吹个不停,惹得一帮没钱的穷小子撵在他屁股后两眼放光。自己没钱买也就算了,偏偏喜欢死皮赖脸地看人家欢快地吹,那心里真叫一个痒痒。终于,那个喜欢炫耀的小伙伴因用力过大把琉璃不对儿吹烂了,望着一地凌乱的碎玻璃片,我们冲他做了一个鬼脸,幸灾乐祸地偷着乐:不显摆了吧,吹烂活该,不亏不亏就不亏。

平日里几乎很少有人卖琉璃不对儿,即便是赶集赶会也难觅其影,只有在过年前后才会有人在庙会上叫卖。我想,商贩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来卖,大概是因为此时孩子们手里多少会有一些压岁钱,可以自由支配来买这些玩意儿吧。

正月里赶庙会是乡间的风俗,庙会也叫“老日子会”,是访亲串友的绝佳时机,也是物资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平台。庙会上既有包子油馍胡辣汤等美味小吃,又有一街两巷的各种土特产品,还有一台热闹非凡的乡间大戏,可谓是庄稼人的嘉年华。孩子们赶庙会,稀罕的是吃食,钟爱的是玩具。而这林林总总的诸多玩具中,年少的我最喜欢的当属琉璃不对儿。

每次赶庙会,大人们挑选着一些农具或者生活用品,我们小孩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着看热闹,只要听到“不对儿不对儿”的响声,一定会循着声音一路寻去,把卖琉璃不对儿的商贩团团围住。由于买的人多,小贩手忙脚乱地把琉璃不对儿一个个当场试验好,以清脆悦耳的“不对儿”声证明质量的上乘,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的孩子性子急,还没完全掌握吹吸的技巧,就急不可耐地噙到嘴里大口吹气,没走出几步远,“啪”的一声就把底部吹破了,只好自认倒霉,掏钱再买一个。我也是在吹烂好几个琉璃不对儿之后才掌握了其中的技巧,那就是要呼吸均匀,快慢一致,靠口腔鼓动时产生的微弱气流造成底部的震动来发出响声。

后来,当教师的父亲见我如此喜欢玩琉璃不对儿,就将其发声原理告诉了我,并教我另外一种没有危险的玩法。父亲双手轻轻握掌,拇指间握紧长柄上嘴噙之处,借助手掌间一松一紧产生的气流让琉璃不对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经过几天时间的刻苦练习,我最终得以熟练掌握。后来,这种不用嘴吹仅靠手掌就能使琉璃不对儿发声的独特玩法让我在玩伴中出尽了风头,赢得了掌声。

3.北郎店盛产琉璃不对儿

长大成人后,我才知道童年时爱不释手的琉璃不对儿,其产地原来就在离我老家不远的北郎店村(现归属石龙区龙兴街道),顿时让我有了一种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亲近感。

因为从老家村后蜿蜒而过的应河,我对北郎店村多少有一些了解。记得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过,应河就发源于北郎店村附近,那个地方出产优质无烟煤,烧制的缸和碗也很有名,几乎家家都用。据史料记载,北郎店村的琉璃业历史悠久,从清康熙年间起,已有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琉璃工艺因造型美观质地细腻,色彩斑斓多姿而闻名,其中最为出名的产品就是琉璃不对儿,为清代一个叫房道修的人传入。

北郎店琉璃产品主要有琉璃不对儿、茶具、烟具、乐器、佩器、室内装饰等百余种,尤其是琉璃不对儿,形态奇异、声音清脆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远销全国各地,颇受老百姓喜爱。北郎店的琉璃不对儿全靠手工制作,至今尚未研制出相应的机器或模具。因是手工制作,工艺考究,不易掌握。虽然名字里是“琉璃”,但制作时的主要原料其实是玻璃。据资料显示,琉璃不对儿的原料需要玻璃末、白碱粉末、英石粉和当地特有的黑渣石粉按比例混合,平均1斤玻璃需要白碱、英石粉和黑渣石粉各1.5两,配好比例后将配料放入1200℃-1700℃的炉火中熔化,白碱和英石粉作用是加速熔化,黑渣石是让琉璃不对儿显色。加入当地特有的黑渣石后制作出的琉璃不对儿会呈现暗黄色,若加入硫酸铜粉末,成品则会显示出红色。

琉璃不对儿造型简单,玩法简易,制作流程也不复杂,但制作时的度不易掌握。制作工具主要包括无刃铁剪和琉璃管,琉璃管用来蘸取原料,铁剪辅助完成造型并截断器皿。使用琉璃管蘸取置于炉火口容器内一小团原料液后,不停转动火红的料液使其不会落地,再向琉璃管吹气将料液用剪刀拉长,待到一定长度后继续吹气形成琉璃不对儿的圆肚,随后将快成形的东西在冷却前往木板上一蹾,最后用铁剪在器具和琉璃管交界处一放,滚烫的器具由于接触凉的铁剪会发出碎裂声,轻轻一敲,琉璃不对儿就“乖乖”地从管上掉下,制作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