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
香山寺鸟瞰图
香山寺山门
香山寺一景
古印度观世音菩萨坐像
香山寺风光
观音文化是印度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佛教东传,观音文化传入中国内地,在经历1800余年的中国化改造后,形成了以慈悲精神、大孝大爱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大众,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第一座香山寺的建立、最早观音道场的形成、中国汉化观音源头以及观音文化的广泛传播,无不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而观音文化与丝绸之路的交集点,就是今天被誉为“观音祖庭”、位于我市的香山寺。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香山寺的文化战略地位再一次受到关注。
1.丝绸之路与中国第一座香山寺的建立
关键词:支法度;父城;香山
东汉献帝光和二年(179),印度贵霜王朝一个僧团,经由丝绸之路来到东汉都城洛阳,僧团中一位名叫支法度的僧侣,于次年东出洛阳,到毗邻的颍川郡传播佛教。
父城(治所在今我市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位于颍川郡西南部,处于洛阳、颍川的接合部,南接南阳郡、鲁阳县,是洛阳、颍川通往南阳的交通要道。当支法度巡游至父城时,看到父城西南8里处有一座山,满山茂林修竹、奇花异草,环境清幽,可谓佳地胜境,询诸当地耆老,知是香山,春秋时楚庄王的三女儿曾在此修行成仙。在印度,释迦牟尼父王净饭王所居王城被称为父城,父城附近有香山,是印度佛教十大山王中的第二山王,释迦牟尼曾多次在香山说法。支法度想不到汉地中原竟也有一座父城,这个父城附近也有一座香山,甚感奇异。后支法度在香山建了一座佛教伽蓝,名为“香山精舍”,这当是中国最早的香山寺。
支法度在香山上建的香山精舍,以佛塔为中心,四周由僧房、禅堂围成方形的庭院。香山精舍中的塔,实际只是一个圆形土堆,上面加一些饰物,梵文Stupa,音译为“窣堵波”“塔婆”,意译为“圆冢”“坟冢”。塔即起源于此,最初是用来安置释迦牟尼舍利和遗物的。据传,支法度在香山上找到了一个石函,里面有楚庄王三女儿的舍利和遗物,他就把这个石函埋到了圆冢下面。
支法度来自大乘佛教初兴的印度贵霜王朝,信仰大乘佛教。此时有关大乘佛教的经典刚刚传入洛阳,经典中虽已出现观音名号,但观音文化在汉地尚未兴起,支法度就借助楚庄王三女儿修行成仙的神异,在香山建立佛教伽蓝,便于传播、修行佛法。支法度建立的这座“香山精舍”,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珍贵遗产。
2.丝绸之路与香山观音道场的形成
关键词:竺法护;刘元真;《正法华经》
东汉佛教汉译场所主要在洛阳,汉末战乱,译经僧多避乱南下,遂形成洛阳、建邺(今江苏南京)两个译经场,关中、仓垣、广州等地亦有人译经。据史料记载,译经人以印度等西域僧人为主,也有中国信士参与。其中,著名者有支谦、康僧会、竺法护3人,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者是竺法护。
据《大哀经》云:竺法护,本姓支氏,故亦称支法护。《开元录》云:法护世居敦煌,年八岁出家,事外国(印度)沙门竺高座为师,故姓竺。《祐录》又云:法护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是以博览六经,涉猎百家之言,虽世务毁誉,未常介于视听也。是时晋武帝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西域。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有六,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古训,音义字体,无不备晓。遂大赉胡本还中夏。自敦煌至长安、洛阳,沿途传译。一生译经154部,现存90部。
竺法护力弘大乘佛学,于《正法华经》最是有力。太康七年(286)八月,译出《正法华经》二十七品,且边译边讲。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观音文化的核心经典。在两晋南北朝弘传观音信仰的四大僧侣体系中(洛阳竺法护、颍川释慧静、长安鸠摩罗什、庐山释慧远),竺法护一系是最早的。
如果说支法度(汉末)是父城佛教传播的第一人,那么竺法护的弟子刘元真(西晋)则做到了把佛教发扬光大。
刘元真,颍川郡父城人。晋初在洛阳修习佛法,后闻敦煌高僧竺法护在长安译经传教,遂至长安追随,成为竺法护的弟子。
刘元真随师修习《正法华经》数年,后携《正法华经》抄本回父城,在香山精舍弘传《正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重修香山精舍,并改题“香山菩萨寺”,简称香山寺,香山寺观音道场由此形成。
据《高僧传·竺道潜传》,法深(竺道潜,字法深)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元真早有才解之誉,故孙绰(东晋氏族中很有影响的名士,与名僧竺道潜、支遁都有交往,著有佛教著作《明德沙门论目》《道贤论》《喻道论》)赞其曰:“索索虚徐,翳翳闲冲。谁其体之,在我刘公;谈能雕饰,照足开朦;怀抱之内,豁尔每融。”由此可知刘元真在晋代佛教中的地位。
竺法护为大月氏人,出生成长于敦煌,以印度僧人竺高座为师,游历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三十六国,修习佛法,翻译、传播观音核心经典《正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于长安、洛阳。其亲传弟子刘元真随其学法数年,传播观音经典于父城香山寺。是以,平顶山香山寺是丝绸之路上传播观音文化的重要节点。
3.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的源远流长
关键词:中智通;伽梵达摩;菩提流志;义常;《大悲心陀罗尼》
妙善香山修行,后得道正果成为观音菩萨,最早发生于北朝后期的北齐天保年间(550-559),但真正形成观音本生传记是在唐初。纯正密教经典传入中国内地后,具有密教形象的变形观音也很快受到崇奉,其中最流行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等。
唐代第一部重要的观音经典,是贞观年间(627-649)中智通译的《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介绍种种观音形象和相应的供养仪轨、密咒,从而使大批密教变形观音在中国流传开来。千手千眼大悲观音的根本经典是《大悲心陀罗尼》,高宗永徽年间(650-655),经由丝绸之路来华的西印度高僧伽梵达摩译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又有南印度来华高僧菩提流志同经异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等。随后,由印度来华传教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唐苏耙罗等先后同经异译。这几部密教经典的相继译出,为时人传入了另一种观音文化,即变形千手千眼是佛在降魔时显现出来的特殊形象,通称“大悲观音”。
这些众多的千手千眼大悲观音经典译出,很快受到了中原广大僧俗的尊崇和信仰,并和民俗相结合,形成了民间广为流传的汉化千手千眼大悲观音。最突出的事例是律宗高僧道宣在终南山灵感寺行道时,一日和天神对话,述妙善在(汝州)香山修行得道为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圣历二年(699)由其弟子义常整理成书《香山大悲菩萨传》,成为第一部中国佛教大悲观音菩萨本生传记。
据现存资料记载,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敕令重修香山寺,监工建造之人是崇奉密教大悲观音的尉迟敬德。这次重修,将已毁坏的木塔改为砖塔,据传塔下葬有大悲观音舍利,故称“大悲观音舍利塔”。
汝州香山寺殿堂和大悲塔内所塑的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至迟应出现在武周则天朝(686-704),这与其时大悲观音经典的反复译传、大悲观音信仰的兴盛、《香山大悲菩萨传》的成书时间等,都是非常吻合的。据北宋李廌《画品》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范琼在汝州香山寺做大悲观音塑像。香山寺以大悲观音菩萨为主尊,大悲正殿供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从唐迄今不变,历时1300余年,大悲观音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4.丝绸之路与印度佛教观音的中国化
关键词:观音形象由男相变为女相;形成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格局
中国第一座香山寺——平顶山香山寺,是经由丝绸之路来华传教的印度贵霜王朝僧人支法度所建;平顶山香山寺观音道场是由大月氏高僧竺法护的亲传弟子刘元真,在此讲诵、传播《正法华经》形成的;香山大悲观音信仰,是在唐初经由丝绸之路来华的高僧伽梵达摩、菩提流志、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唐苏耙罗等译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密教大悲观音信仰兴起基础上,律宗高僧道宣与天神对话述妙善香山成道本生因缘,由其弟子义常整理成书《香山大悲菩萨传》,至北宋元符三年(1100)立碑,最终成为汉化观音的源头。
印度佛教中的观音,是一位拔苦救难、慈悲济世的男相菩萨。而我国的观音则是女性形象,其产生有几个来源,虽然有些可以在印度佛经中找到根据,但基本都经过了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改造,更重要的是我国女性观音形象中含有孝道及女性贞洁等中国传统思想。
观音文化传入中国内地后,随着被改造、汉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崇奉,中国文化渐渐形成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到新文化运动。因为三家在应对人的社会性、自然性和精神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和解读,因此这三大文化体系一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也成为在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秩序。直到新文化运动以后,这种格局被打破。但佛教因为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神圣意义的信仰,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尤其佛教观音文化在逐渐世俗化、民间化的过程中汇聚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从而具有了雄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这使得印度佛教观音彻底中国化,其主要特点是:不仅具有佛教慈悲精神,而且具有中国传统的大孝大爱思想,成为孝的楷模、爱的典范;观音菩萨女性化,具有慈母形象,更容易唤起人们对母爱的回忆;观音菩萨不仅高居佛教殿堂,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一种民俗信仰。
香山观音形象产生于民间撰造的“传记”,经由信徒传播,并通过文学及艺术的推广而众所周知,到明清时已遍及全国。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平顶山香山寺始终是印度佛教观音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并逐步中国化的节点。香山观音的慈悲精神、大孝大爱思想、慈母形象、普世的和谐观念,从此植根于华夏大地并发展壮大。
5.丝绸之路与香山观音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香山大悲菩萨传》;蒋之奇;《香山宝卷》
对于妙善故事和观音文化的传播,虽有观音造像供奉、民间文艺作品等不同形式,但早期的传播仍以《香山大悲菩萨传》《观音菩萨传略》《香山宝卷》等经典著作为主。
所谓中国佛教观音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并逐渐汉化的结果。汉化观音源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北宋元符三年(1100)汝州香山寺立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此后,北宋崇宁三年(1104),杭州天竺寺改题为《香山大悲成道传》重新立碑。南宋隆兴二年(1164)祖琇的著述《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南宋淳祐二年(1242)宗镜述的《销释金刚科仪注解》,金元之际《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录》卷四第五十四则《云岩大悲》,都据《香山大悲菩萨传》作了记载,并收入《大日本卐字续藏经》。明天顺《大明一统志》、明成化《河南通志》、明正德《汝州志》、清康熙《汝州全志》、清《古今图书集成》等重要文献均有关于《香山大悲菩萨传》的记载。元明清民间文学作品《观世音菩萨传略》《香山宝卷》《观音济度本愿真经》《南海观音传》,戏剧《香山记》《海潮音》《大香山》《三皇姑传奇》《香山还愿》《观音得道》《火烧白雀寺》等,都是以《香山大悲菩萨传》为母本创作的,古今遍及全国各地的妙善传说,也均源自此。
《香山大悲菩萨传》叙述了观音如何化身为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她修习佛法并拒绝婚嫁,当父王生病时,她献出双手及双眼救治。妙善公主是目前所有观音女性形象中最著名的,她的故事也最能解说印度密宗的千手千眼观音形象。
妙善公主的传说是时任汝州知府蒋之奇(1031-1104)依香山住持怀昼所述撰写而成,并由蔡京写成碑文。蒋之奇在汝州不到3年便转任杭州,这个故事也随之从河南带到杭州,蒋之奇重刻大悲传,立碑于杭州的上天竺寺。在蒋之奇到任前,妙善故事在杭州尚未有人所知,随着杭州成为南宋都城,成为社会、政治、文化的中心,香山妙善故事也很快盛传开来,影响甚大,杭州也由此成为观音朝圣中心。
继《香山大悲菩萨传》之后,宋代朱弁的《由洧旧闻》、宋末元初管道升的《观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批观音故事。这些故事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致使中国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印度经典中正宗的男观音菩萨。
《香山宝卷》现存最早版本是1773年版,书中讲述了许多妙善观音生平的细节,整个故事情节出自《香山大悲菩萨传》,但不同的是结尾,妙善化身观音,恢复全手全眼真身,头戴珍珠冠,璎珞绕身,手持杨柳枝及净瓶,立在一座金光闪闪的千瓣莲花台上,其造像特征已明显带有普陀山南海观音的印记。
十六世纪的《南海观音全传》是《香山宝卷》的改写,作者不为传统所拘束,庄王的3个女儿均被玉皇大帝赐予头衔,且全部化为菩萨,妙善被赐名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被指派为南海普陀山的主人。两位姐姐是文殊及普贤菩萨,被命统理五台山、青城山,玉皇大帝赠予她们二位绿狮及白象作为坐骑。这些资料可以用来解释宋朝以后流行的三大士组合,晚唐四川大足石窟似乎提供了最早的式样——千手千眼观音站在中间,文殊及普贤分立两侧。
随后的《善财龙女宝卷》《观音妙善宝卷》《鱼篮宝卷》《提篮宝卷》《卖鱼宝卷》《西瓜宝卷》等,虽然都是由妙善故事写成,但故事发生地逐渐从河南、山西、陕西向江苏、浙江发展,这说明明清时期观音信仰随着佛教的传播,已在沿海地带生根发展,并随着华人在海外的生活而传播开来,走向亚洲,影响世界。
这些宝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它们都保留着相同的主要情节,但为配合当地习俗而做了适当改变;二是一些作者自由地把来自不同传统的故事组合在一起,丰富了宝卷故事的内容;三是让我们了解到晚期中国艺术中观音女性形象的演变。综合看,这些通俗文献大都来源于佛经,但它们很少忠实于经典,反而大胆地综合不同的内容而创造出本土化的故事,如善财、龙女和白鹦鹉,可以追溯到《华严经》《法华经》《阿弥陀佛经》或千手千眼观音的密教经典。
香山观音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的观音文化,正是因为在传承中大量汇聚了儒、道等中国思想元素,它缘起于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文明,却牢牢扎根于中华大地,其慈悲精神和大孝大爱的思想所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一支,也是最容易发展和传播并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文化体系。
可以说,古丝绸之路不仅仅为当时东方和西方提供了政治、经济的纽带,也为东西方不同文明架设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佛教观音信仰传播到了中国,与中国本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构成了普世和谐、慈悲智慧的中国传统观音文化。今天,我们所确定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再次打通千年的空间阻隔,使辽阔的地域凝聚在同一文化链条之中。这不但是一条精神激发、思想传播、爱心传递和力量凝聚的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之路,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复兴、大繁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