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街是鲁山县城一条久远的老街。这条街东西走向,并不宽阔,700多米长,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气息。
西关大街很古致,青砖青瓦,门窗大多呈褐色,或极深的赭红色。大街两边的店铺五花八门,有水果店、五金店、饰品店、服装店、文具名、小吃店,还有刻字画像的、做糕点的、补鞋缝衣的……琳琅满目。甚至磨刀、修钟表等许多老行当还一直延续着。
西关大街周边的清真寺和牧师楼
西汉时置鲁阳县,唐时改县名为鲁山县,隋末县治所在今县城。至于什么时候构筑城池,无据可查。《河南通志》载:“鲁山县城始筑未详,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曾光祖增筑,周围五里。成化、嘉靖、万历年间,县丞张珩、知县姚卿和苗焕相继修葺。”清末民初,城内房屋俨然,从东关到西关临街房屋多是砖瓦结构,有前檐走廊。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乡下不少富裕商户为避匪患,迁居县城。一时,县城新房倍增,东、西、南、北关初具街道规模。民国十年(1921年),县政府在西关大街设置建设科,开始建立固定的商业市场,商户纷纷涌入西关大街。
西关大街的居民多为回族。大街西头有一座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整个建筑有着哥特式风格的影子。虽几经风雨,仍古朴典雅,给人以情绪上的安定和肃穆养性的享受。被风雨侵蚀的砖石、斑驳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过去的字迹和标语,每迈一步都似在翻阅史书。
离清真寺不远有座黑虎桥。鲁山十大历史名人之一——清朝末期心意拳大师买壮图就生活在这里。买壮图是那时候璀璨夺目的武术大家,为人耿直,武德高尚。他汇集平生所得著成《武功正宗》一书,为我国武术事业作出了贡献。一位中国武坛上独树一帜、备受推崇的大家,留存的不仅是武术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他行侠仗义的一生,被编成评书《壮图传》,至今广为流传。
大街东边有一座牧师楼。牧师楼,又称工字楼,是1891年挪威人到鲁山传教时所建,称得上当时鲁山最漂亮的建筑。小楼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但仍然坚固结实。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屋顶挑角。因当时挪威牧师住在里边,所以称为牧师楼。紧靠牧师楼的是一个礼堂,牧师在此传道,俗称福音堂。1947年,鲁山解放,挪威牧师全部撤走,这里成为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领导人的暂住地,福音堂成为领导机关召开会议的地方。
解放战争时期,鲁山一度是豫陕鄂边区和豫西区首府所在地。那时候,鲁山也是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商户一万多家。除几条繁华街道外,县城还有几处定期贸易集市,每年还有几个物资交流大会。西关大街更是商铺林立,有固定商铺200多家,主要经营日用杂品、粮油商品、山货药材、纸张棉布、丝绸烟草等。1948年6月,中共豫西区党委、豫西行署成立,决定设立鲁山市,直属豫西区党委、行署领导。市委、政府机关设在县城西关花园。1949年2月,豫西行署迁往开封,鲁山市建制撤销。
西关大街与邓小平
1948年4月21日,邓小平来到鲁山,在牧师楼二楼住了半个多月。邓小平生活俭朴,平易近人,闲暇时常到集贸市场上走走,串大街,过小巷,亲自向商贩、摊主询问经营状况,了解当地市场的发展情况。当时,鲁山县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由于一些干部对当地实际情况不了解,在土改中出现了侵犯中农利益、破坏工商业等行为,波及西关大街市场,有的商店被迫关门,有的商贩东西被没收,原本经营有序的市场逐渐变得混乱、凋敝。
邓小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迅速纠正,会危及解放区老百姓的生计,危及在中原作战的几十万大军的粮食供应。于是,1948年4月25日,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联席会在福音堂召开。会上,邓小平做了《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的报告,严肃指出:“像鲁山街上这个小市场,如果倒闭了,起码有1万人失掉生计,马上向你伸手要饭吃。我们这个区有3万人靠种植烟草生活,如果纸烟厂垮了,这3万人马上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究竟是打倒了资本家,还是打倒了老百姓?如果我们在工商业问题上搞得不好,解放区的经济无法建设,人民的生活要受影响,那时国民党不叫我们走我们也得走,革命就要失败,所以要解决好工商业政策问题。私人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扶助它发展。”
这篇报告对中原解放战争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这次讲话后来被收入《邓小平文选》。这篇报告是在文献资料中查到的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有关市场论述的文章。研究学者称这个报告为《邓小平鲁山报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端,是邓小平最早提出“市场与人民生计”的文献资料,是邓小平早期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反映。
2008年,鲁山将这条大街定名为“邓小平市场街”,并立起牌坊,迟浩田题写的“邓小平市场街”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西关大街,从时光里来,到时光里去,它纯朴厚重的平民气息、亲切随和的人情味儿、原汁原汤的地道,构成自有的历史气场与现实节奏——那是一种平淡里的驳杂、琐碎里的集中、苦涩后的微甘,更是淳朴、厚诚的鲁山人用时光雕琢的世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