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3〕44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3-00015
  • 发布日期
  • 2023-05-26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在我市举办“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5-26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88号
提案者
路学军
标题
关于在我市举办“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的提案
提案内容

 一、情况及分析

会展业是助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树立地域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会展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竞争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乏特色和品牌影响,同质化严重;其二,具有一级、二级资质的会展企业较少,会展管理和策划等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其三,会展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其四,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数量均不足;其五,项目单一,缺乏衍生产品;其六,传播不力,辐射范围有限等。

当前,会展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成功塑造出会展自身特色和品牌,吸引更多的项目方参展、入驻以及大量观众参与,是我市会展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一个地区会展类型选择来说,经济和文化结构是关键影响因素。我市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与此同时,我市陶瓷产业也具备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定期举行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有助于挖掘利用我市陶瓷文化优势,促进我市会展业特色化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是完全可行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我市古陶瓷文化积累深厚

我市具有悠久的制陶制瓷历史和深厚的陶瓷文明,陶瓷文化资源十分丰厚,长期是陶瓷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尤其我市陶瓷根文化优势突出,是多种古陶瓷的原生地,具有独特优势。我市汝州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鹳鱼石斧陶瓮,是我国最早的绘画作品,体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高度成就。唐宋时期,在今平顶山境内,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陶瓷产区,花瓷、汝瓷在此诞生并入选宫廷,成为一代名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被发现,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录。这些成就,都是我市古陶瓷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2.我市陶瓷产业与研究基础较好

平顶山地区陶瓷原料矿藏丰富,一直是传统的陶瓷产区。目前,汝州、宝丰、鲁山、郏县等市县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陶瓷产业,生产的瓷种包括汝瓷、花瓷、艺术瓷,以及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等,在国内外陶瓷产业中,已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我市陶瓷研究具有较好基础,以非遗传承人、陶瓷企业、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为代表,已经形成一支规模可观的研究队伍,研究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3.市委、市政府对我市陶瓷产业高度重视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陶瓷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研究工作。202010月,为做好平顶山十四五期间陶瓷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工作,为改善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发展现状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由平顶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对平顶山陶瓷产业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在2021年公布的平顶山市十四五规划中,采用了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平顶山市要促进陶瓷等特色产业提高档次水平,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4.促进我市陶瓷产业发展和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市陶瓷产业蓬勃发展,尤其在我市陶瓷主产区,一批陶瓷产业园区正在兴起,如汝州市汝瓷小镇投资20亿元,已经吸引80余家汝瓷企业入驻,成为了具有汝州地域特色的陶瓷文化小镇。通过举办古陶瓷特色会展,能够深入挖掘我市陶瓷文化内涵,充分展现我市陶瓷文化特色,有效提升陶瓷产业影响力,形成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名片。同时,也有利于借助会展业的发展,强化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影响力提升。

二、关于举办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的几点建议

为挖掘陶瓷根文化,举办好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我们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打造我市陶瓷之源博览会品牌,构建特色文化IP

我市举办古陶瓷特色博览会必须走品牌化道路,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渐确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近年来,我市在复制、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为我市挖掘古陶瓷文化资源,打造陶瓷之源博览会品牌提供了重要条件。在会展业融汇发展的背景下,IP建设与品牌构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促进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因此,有必要开展IP形象的设计,形成与品牌的互动补充,形成我市陶瓷博览会品牌建设与IP构建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以品牌为引领,IP为载体,融合陶瓷文化特色,构建陶瓷文化IP,带动我市古陶瓷特色博览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2.突出地域特色,汇聚各地精华,打造集展示、交易、教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会展平台

我市举办古陶瓷特色博览会,应当深挖我市陶瓷文化内涵,突出鹰城特色,彰显我市形象,同时还应站位高远,展现中原陶瓷风姿、中国陶瓷气度。建议我市举办古陶瓷特色博览会,应突出地域特色,汇聚各地精华,在内容上应包括古代陶瓷精品、非遗传承、产品创新、产业发展等内容,在功能上,应集展示、交易、教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打造综合性古陶瓷特色会展平台。

3.合理发挥政府和企业在会展中的作用

由于我市会展业起步较晚,会展公司数量和质量不高,市场机制尚不够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也不够完整。因此在会展业发展中,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利用好政府在会展业发展过程的引导、协调和扶持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行为的主体。因此,以古陶瓷特色为依托举办博览会,要不断引进竞争机制,促使会展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机制,使得企业间能够充分竞争,利用强强联合、收购重组等市场手段达到优胜劣汰,以达到做大做强会展企业的目的,促进完善会展产业结构和会展市场机制走向成熟。

4.大力促进会展与旅游的整合发展

要形成并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会展经济,必须强化会展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动关系。事实上,一个地区能够形成较为强烈的会展需求,旅游业参与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市陶瓷之源博览会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古陶瓷特色不仅可以成为我市会展产业发展的依托,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依托古陶瓷特色发展我市会展业,有必要推进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

5.开展文创产品等会展衍生产品设计生产

文创产品既紧扣地域文化,又注重贴近现实需求,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实用价值,是传播传统文化有效途径,也是继承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体,文创产品以其所特有的文化性、创意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等特征,更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市举办古陶瓷特色博览会,要注重研发基于地域陶瓷文化资源,生产具有较高知识性、价值性、融合性特征的文创产品,如文创盲盒、日常用品、彩妆系列等,借由各类文创产品,讲好陶瓷文化的背后故事,扩展古陶瓷特色会展产业发展链条,构建新的文化资源转化和产业增长空间。

6.强化会展文化传播

在会展业发展中,会展传播是一个重要环节。合理运用传播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会展品牌的覆盖率、知名度、好评度。这就要求我市举办古陶瓷特色博览会,要结合陶瓷文化特征,在对目标市场、目标人群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制定实施有效的会展品牌传播策略,采取多种样式,有序推进传播过程。这包括:品牌发布、对融媒体的合理应用、对海报和宣传页的应用、户外广告的展示、结合地域文化的体验传播、实施会展品牌公关传播、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人际传播策略等。通过针对各个层次需求,采取有针对性地传播策略,形成不同的传播路线,以有效提高传播效果。

承办单位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办理结果
B
答复内容

尊敬的路学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举办‘陶瓷之源’古特色博览会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汝瓷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推进文旅文创出彩出效、打造文旅康养产业新格局的重要依托,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成功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去年,我们参照省厅最新修订的《河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中国汝窑(平顶山)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汝瓷小镇、宝丰清凉寺汝瓷文化展示园、汝瓷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汝瓷文化产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陶瓷文化产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平顶山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等文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我市拥有陶瓷研发、生产企业400余家,年产值约18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汝廷怀窑、徽汝汝窑、大宋宫廷汝瓷、圣诺陶瓷、大博瓷画等成为全国知名陶瓷文化企业。拥有宝丰汝窑博物馆、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汝州汝瓷博物馆等重要的汝瓷文化研究平台。依托陶瓷文化培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2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余。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传统技艺大师等38人各类省级大师80平顶山学院、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陶瓷学院,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规格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综合上述,我市陶瓷历史底蕴深厚,政策保障到位,人才储备丰富、产业基础良好。举办陶瓷博览会条件也较为成熟,近年来,我市也不断探索塑造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加大我市陶瓷品牌的影响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一是搭平台。举办了两届传世汝窑复仿制大赛、中国(宝丰)官窑瓷器交流大会暨中国·宝丰汝窑陶瓷文化节,承办第七届、第八届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举办中国(国际)汝瓷文化周,“恋瓷集”等系列活动。今年4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暨第六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第三届汝瓷小镇恋瓷集系列活动也完美收官。二是展形象。组织陶瓷文化企业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深圳文博会、景德镇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等赛事300余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奖项200余个。汝瓷作品“泰平尊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特许商品7件汝瓷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2件汝瓷作品入选河南省2021年优秀外事礼品名录(占入选礼品比例的五分之一)。“《红楼梦》最美汝瓷展”,我市汝瓷作品82套200多件,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专展。今年中法两国会晤,汝窑青瓷作为接待茶具备受关注。三是闯品牌。宝丰县、汝州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汝瓷之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汝窑古镇等荣誉称号,汝州市汝瓷小镇被命名为第五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汝州市朱文立汝瓷艺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廷怀玉青白胎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五家汝瓷企业被省文旅厅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汝瓷烧制技艺、鲁山窑烧制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您提出的在我市举办‘陶瓷之源’古陶瓷特色博览会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科学方案,一是可以在宝丰和汝州举办的汝瓷展会基础上,提高规格,扩大规模,打造全国性古陶瓷博览会。二是鉴于目前我市没有会展中心,可以将陶瓷会展地设立在已成熟的商圈内或景区内,综合人流、消费、交通等诸多因素,丰富了商圈内的文旅内涵。三是可以依托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技术优势,打造古陶瓷博览会暨学术交流会。如果能够举办全国性的陶瓷博览会,不仅提高我市在全国陶瓷业的影响力,确立我市陶瓷发展历史地位,也能更好的推动陶瓷行业发展。

 

 

 

20235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