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20年以来,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因地制宜,利用主城区人员密集、培训机构业态相对完整的优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总分馆模式,极大满足了辖区居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逐渐成为平顶山市的一个文化新亮点。
一、政府支持,灵活把控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力推进特色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采取“一个总馆+N个分馆”的模式,建设以区文化馆为总馆,选址的各基层培训机构为分馆,形成了运转高效、机制健全、服务统一、各具特色的文化馆集群,大大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平顶山市主城区早期开展公共文化活动面临场地有限、距离较远、专业文艺人才不足、资金限制等各方面问题,群众无法享受到丰富、便捷的公共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活动开展举步不前。自政府大力推进特色文化馆分馆建设以来,广大居民就近就可以享受到器乐、声乐、舞蹈、瑜伽等多种门类的公共文化服务,学习20多种课程的公益培训内容。利用社会资源,弥补了区级文化馆受编制、专业人员限制的情况。每个分馆的建设都吸收了相对应的特色分馆文艺人才和课程,成为区级文化馆强大的资源支撑。
二、大胆探索,各具特色
2021年3月,新华区文化馆临时性总馆、区图书馆临时性总馆分别在中央花园小区内和义乌商贸城A座隆重举行开馆仪式。依托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文化馆分馆开展一系列基层培训活动及“文化客厅”公益课堂培训,同时吸纳社会资源“源瑜伽”和“明之星舞蹈学校”作为两个文化馆特色分馆。明之星舞蹈学校自挂牌成立特色分馆以来,定期开展舞蹈教学公益课堂,服务辖区内的文艺爱好者,同时以推动艺术文化为己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核心,开展公益教学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馆特色平台服务。在开展舞蹈公益课堂期间,得到了学员踊跃参与和社会的认可,联合新华区文化馆总馆至今已开设公益课堂十余期,并组织优秀学员编排成品剧目参加省、市文艺演出。
目前平顶山市已建成14个特色文化馆分馆,并不断吸纳社会资源,继续拓展共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华区曙光街办事处文化馆分馆在艺欣培训学校基础上设立,此培训学校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定点考级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优秀教学单位,拥有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团队。自2021年11月被新华区文化馆设定为文化馆特色分馆,日常开展的公益舞蹈课程涵盖中国舞、街舞、爵士舞、拉丁舞等,至今已为辖区文艺爱好者开展三期线下中国舞培训和六期线上中国舞培训活动,课程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由政府选择有资质、有实力、口碑好的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馆分馆的建设,弥补了场地、人员、资金各方面的不足,极大丰富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类和供给方式,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为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的文化志愿者,各专业机构通过向广大市民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自身知名度,达到了政府主导、正确引流、增加收入的效果。总馆和分馆的相互配合,使人员、场地、设备都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灵活利用,市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享受更便民化、更丰富的文化服务供给,政府在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公共文化满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更加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路,与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开展更为多元化的合作,以文化馆分馆为阵地,不断打造属于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泛渗透的新格局,展示出鹰城文化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202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