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关于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写的字字真诚、句句恳切,我们非常赞同。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供给是民众心之所盼,更是我们行之所往。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责,我们时刻放在心上、始终扛在肩上、确保落在干上,全力以赴、笃行不怠,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
仓廪实,天下安。我们深刻认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牢记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千方百计、多措并举,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是保耕地、稳面积。2022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将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并举,强化执法手段,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逐级签订责任书,分解粮食面积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实抓细,坚决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2022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669.59万亩,圆满完成省厅下达的粮食种植面积任务。
二是重机械,强设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尤其是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对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具有重大作用。我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稳步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加强农田、水利、气象保障设施建设,扩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前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94.2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9.67千公顷,为粮食生产抗旱防涝、稳定全市粮食生产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翅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我市近年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机械总动力逐年增加,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显著提高。
三是争高产、促优质。我市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推广土地深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先进技术,稳步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提高粮食产能,实施粮食稳产提质增效行动,紧紧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的战略目标,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推进耕地轮作、单产提升等项目落实落地,加强粮食作物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研发推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提升全市粮食生产水平,为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稳产提质、提高种植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扛责任,抓落实。我市主要领导多次对粮食生产批示并提出要求,市委国安办、市惠企纾困领导小组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每周五督办工作进度,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层层下达目标任务,压实责任。
五是增服务,多指导。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的作用,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下乡、入村、到田开展科技服务,与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页、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等形式,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及打算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工作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实行领导责任制,重点工作、关键环节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将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二是稳定播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必须继续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土地红线,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的开发、占用规划,对已列入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范畴的耕地,从严进行保护,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之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层层下发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努力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改善农业设施。继续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田品质保障,完善农田、水利、气象设施,加速实施标准化耕地工程建设,增加有效节水的灌溉面积。建立健全基层农技队伍,强化对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加强农业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针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合理施肥打药、防灾减灾、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开展防涝除涝抗旱技术指导;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提升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开展农业生产机械化和机收减损研究,推广适配农机具;大力开展“粮食高质高效”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民收益。继续坚持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农业补偿补贴政策,在农民种粮补贴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方案,提高对农户的种粮补贴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保障粮食价格维持稳定,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完成各项农业生产任务。
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非一日之功,但我们必将行而不辍、驰而不息。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各项举措,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