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84/2023-00001
  • 发布日期
  • 2023-04-10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平顶山市乡村振兴中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4-10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96号
提案者
裴秋德
标题
关于平顶山市乡村振兴中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提案
提案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将乡村振兴全方面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经过近年来对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和实地调研,我认为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我开展调研的鲁山县为例,我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一是特色农业产品资源丰富,但质量和开发深度利用率不高。我市范围内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多样、农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仍然存在着照搬照抄先进经验,拳头产品数量少,种类不丰富等问题。例如鲁山县围绕旅游、电商、光伏、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六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像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区、葡萄种植示范园区、酥梨血桃特色产业基地,但是标准化程度不高,初加工的产品多,深开发利用的效益不高,甚至只是简单的移植,整体效益不高。
        二是新型农村产业起步时间较晚,规模小。由于中原地区的区位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市内各县域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够,辐射带动不够。例如鲁山县有发展玫瑰精油、蓝莓种植等新型产业。但这些新兴产业由于起步时间晚,规模小,整体效益欠佳。现有的尧山、中原大佛、墨子古街等景区为文化旅游示范园区所衍生出来的服务业如农家乐专业村、旅游村尚处于发展阶段。

三是文化规划不足。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让农民能得到最实惠的是经济收入,所以各级政府都把发展产业放在重要位置,下一步文化规划发展也要重视起来。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鲁山县在2013年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搭建了村文化大戏台,但有些村文化设施简陋、功能简单。

要实现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方面的全面振兴,就要抓关键、强劣势、补短板,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展产业振兴措施

(一)发展辅助型产业。例如鲁山县瑞亚牧业有限公司位于辛集乡清水营村,是一个大型的奶源生产基地,是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属奶源,占地面积有1000亩,现存栏奶牛有35800头。这种大型的奶源生产基地,在重视生产奶品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其他配套型的产业,提高花花牛乳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养牛场在附近拿出一块地种植蔬菜,种菜不是为了在菜上有收益,而是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走进种菜现场,参与农耕体验,收获自收自用的劳动快乐,还能参观到优质奶源的生产过程,让消费者见证奶源的生产现状,从而对购买花花牛乳业产品放心。这看似是一种休闲度假娱乐,实则是一种营销方式,牧场不仅增加了人气,而且丰富了产业发展模式,对外传播了河南花花牛乳业产品理念,也达到了提升花花牛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二)发展娱乐型产业。据统计,尧山、中原大佛、墨子古街、林丰庄园及11家旅游景点附近,鲁山县现有农家乐2155家、床位25411张,这对于发展娱乐型产业有一定优势。娱乐型产业主要依靠“农家乐”,以“体验”为主,同时也应该拓宽发展思路,探索以农家乐以外的更多发展模式。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县域生态优势,融合旅游、温泉、生态以及各地的人文资源,打造融合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旅游度假发展模式。

二、发展人才振兴措施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在种养殖业、农民合作社中的业务骨干,还有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复转军人和返乡的农民工,这一群体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可以专门培养行业技术。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鼓励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家庭式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助推我县乡村振兴。

(三)积极实施“头雁工程”。村“两委”班子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头人,每年县级委党校在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积极筹备资金,让其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其他地方乡村振兴发展的长处,“为我所用”。

三、发展文化振兴措施

(一)创造乡村文化振兴新态势,首先要保护好地方特色文化。例如鲁山县背孜乡传统村落,要着力保护好、规划好,这些传统的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旦破坏,修复难度极大。其次做好“文化+”的文章,发展“文化+”融合多元化的模式,提升鲁山县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二)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文化。依据现有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例如红色文化品牌,依托豫西革命纪念馆、红二十五军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基地;传统文化品牌,依托鲁山花瓷、丝绸纺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播手工制作技艺,增加经济收入;有机农耕文化品牌,引进种养殖一批科研项目,发展经营主体功能,打造蓝莓、血桃、葡萄、软籽石榴、无公害蔬菜等品牌农业,并形成特色农产品的农业耕作、采摘体验式旅游线路。

四、发展生态振兴措施

(一)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布局。由政府牵头,聘请专业规划部门,结合乡村人员数量、基础设施、项目发展等情况,对乡村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其次对乡村要保持原生态的修复,注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三要整体规划,在鲁山乡村旅游提升规划中,将多村合一,促进特色乡村旅游全方位的、大格局的保护发展模式。

(二)补齐乡村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当前应加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无害化和农村污水处理,实施粪污治理等基础设施工作,补齐生态环保设施短板。

(三)加强乡村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一是利用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日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党员学习教育中,提高农村党员生态意识;二是在群众生活中宣传,可以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乡村文化大舞台”、“送文化下乡”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环保意识;三是贯穿于村规民约中,以制度的形式约束农民对待环境行为。

五、发展组织振兴措施

(一)加大后备优质群体队伍建设。加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建设,首先要加大后备优秀队伍建设,条件允许还可以培养为村干部。并且坚持农村党员一年两次进党校,进行集中轮训。

(二)优化待遇保障,筑牢战斗堡垒。农村党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般是“一挑数职”,应该尽快拿出提高相关待遇的报酬,解决这一问题。

(三)夯实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运转的关键所在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这才能解决“无钱办不了事的”困境,这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每个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集体经济产业的路子。

承办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协办单位)
办理结果
B
答复内容

市乡村振兴局: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提出的“平顶山市乡村振兴中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案收悉。按照职责分工,现将我局协办意见函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我局主要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并印发了《平顶山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平顶山市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保护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全市的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全市8个涉农县(市、区)均已完成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乡镇86个,47个乡镇政府驻地已配套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9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覆盖率达到65%。二是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我市共有农村黑臭水体66处,其中41处纳入国家优先治理清单。截至2022年底,完成了12条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其中纳入国家监管治理清单9条。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任务重。省委、省政府要求“2023年底前,力争乡镇政府驻地村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但是受资金短缺、选址困难等问题影响,我市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缓慢。截至2022年底,全市仍有30个乡镇需要配套建设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任务重。二是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缺口大。经排查,我市共有农村黑臭水体66处,其中41处纳入国家优先治理清单。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整治黑臭水体12条,仍有54条尚未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资金需求大,目前主要依靠县(市)及乡镇政府财政投入,而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县乡财政紧张,投入不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缺口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申请力度。积极申报中央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资金,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缺乏的痛点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充分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水系连通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借力打力,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设施”的原则,在谋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同步谋划运维管护资金,充分保障运维资金。

                             

2023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