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老龄化逐渐加深,随之而来的是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
近年,我市把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抓紧抓实,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奋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截止11月,全市已建成5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7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个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326家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了90个乡镇敬老院,并推动11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市民政局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协同、多元服务主体共存、多类养老模式融合的新型养老管理服务模式。
但从当前发展阶段看,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优质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较少,如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马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资2900万元,建成面积9600平方米,设置床位80余张,共设有颐养中心、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能为周边1万余位老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但却是全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二是运营服务管理需进一步优化,如“党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不够深入,专业化服务人才、社工引入不充分等,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服务水平还需继续提高。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进一步明确各有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定出台“加快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细化全市各县区重点建设任务,明确建设标准和时间节点等内容。同时,持续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对各县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定期排名,持续督促工作推进。
二是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发改、民政、建设、财政、招商等单位要聚焦养老服务工作重点任务,对照建设标准、完成时限等,逐项梳理,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科学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库,统筹抓好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推介招商、建设实施等环节,滚动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照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建设要求,争取在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处示范性、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以高质量和一定数量的优质项目,为市民提供最大覆盖范围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运营服务管理。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均衡覆盖的同时,以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为目标,认真抓好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入探索推广乡、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持“党建+服务”的理念与服务模式,打造出满足老年人颐养天年需求并具有红色氛围的养乐居所。积极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多种模式,鼓励物业、家政、医疗、旅游、教育、健康等行业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推广社会化运营,提供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专业养老服务人才以及优质养老社工组织等,大力并培育本地养老服务组织,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