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17/2023-00009
  • 发布日期
  • 2023-05-30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5-30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88
提案者
​宋本旺
标题
关于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案
提案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老龄化逐渐加深,随之而来的是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

近年,我市把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抓紧抓实,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奋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截止11月,全市已建成5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7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个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326家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了90个乡镇敬老院,并推动11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市民政局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协同、多元服务主体共存、多类养老模式融合的新型养老管理服务模式。

但从当前发展阶段看,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优质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较少,如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马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资2900万元,建成面积9600平方米,设置床位80余张,共设有颐养中心、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能为周边1万余位老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但却是全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二是运营服务管理需进一步优化,如“党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不够深入,专业化服务人才、社工引入不充分等,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服务水平还需继续提高。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进一步明确各有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定出台“加快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细化全市各县区重点建设任务,明确建设标准和时间节点等内容。同时,持续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对各县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定期排名,持续督促工作推进。

二是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发改、民政、建设、财政、招商等单位要聚焦养老服务工作重点任务,对照建设标准、完成时限等,逐项梳理,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科学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库,统筹抓好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推介招商、建设实施等环节,滚动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照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建设要求,争取在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处示范性、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以高质量和一定数量的优质项目,为市民提供最大覆盖范围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运营服务管理。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均衡覆盖的同时,以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为目标,认真抓好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入探索推广乡、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持“党建+服务”的理念与服务模式,打造出满足老年人颐养天年需求并具有红色氛围的养乐居所。积极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多种模式,鼓励物业、家政、医疗、旅游、教育、健康等行业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推广社会化运营,提供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专业养老服务人才以及优质养老社工组织等,大力并培育本地养老服务组织,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民政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宋本旺委员:

您提出的“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商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我市坚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突出示范引领,实现了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紧抓养老服务发展机遇,建立齐抓共促、资源统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2021年底,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平顶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在市级层面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了工作沟通平台。2022年,召开市领导参加的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3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持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一是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我们委托第三方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平顶山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已经2023年2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3月1日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二是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为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经市政府同意,2022年9月30日我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加快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平顶山市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19项,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扶持政策。

三、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2022年,我们狠抓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9月底,我市建成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11个,全市59个街道全部实现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271个社区全部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93万人,提前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目标,受到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市委督查室的通报表扬。二是坚持项目为王。2022年,我们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指导各县(市、区)通过谋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获批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项目13个,合计争取资金4652万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债券支持养老服务项目5个,合计获取支持资金1.63亿元。2023年一季度,各县(市、区)共招引康养类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5个。三是探索农村养老模式。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全市累计建成326家农村幸福院。推动11个乡镇敬老院挂牌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支持郏县整合资源,探索创新,打造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四、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一是建好省级示范项目。以医养结合、智慧居家、全龄照护为不同特色,高标准推进3个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其中,卫东区东安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受到了周边老年人的热烈欢迎。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善养老护理人才培训机制,全市共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342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35人、高技能人才200人。平顶山学院、新华区西市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分别入选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我市选派的护理员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三是培育服务品牌。坚持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近年来引入的河南孝之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已在我市签约运营近20个社区养老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平煤医养、中鸿颐养、全仁社工等本土养老服务公司也快速成长,有力助推了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四是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水平。探索推广“以大带小”、智慧养老、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行业”、机构托养、医养康养融合、“五社联动”等运营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