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17/2023-00008
  • 发布日期
  • 2023-05-30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5-30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76号
提案者
吴会亭
标题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提案
提案内容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趋近,特别是60、70后绝大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养老服务需求与有效社会供给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与之对应的是养老服务薄弱,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养老服务的需求必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社区居家养老是当下合乎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形下的一种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在不改变老年人原有社会关系的同时,保障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得到专业护理,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的问题。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对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在今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尚未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办法,难以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运行。

二是服务供给内容单一,难以满足目前养老需求。如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设施设备不全,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对老年人精神生活和个性化需求关注较少,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协调联动不畅,涉及的职能部门、社区机构、老年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职责不清,联动工作机制不健全。

四是专业人才匮乏,护理服务质量低。受社会地位和工资报酬等因素影响,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较少,且专业水平低。

因此,建议民政部门:

 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建设。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提升民生幸福感的基础工程,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建立健全社区养老的管理、监督办法,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运行。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监督办法,明确管理分工和推进举措,强化评估监督,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长期的养老服务工作,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是正常开展社区养老工作的前提,因此,社区养老在壮大养老服务队伍的同时必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养老志愿服务制度化、长效化,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大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区、镇(办)、村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新建小区配建移交、老旧小区闲置资源再利用等途径,充分挖掘社区养老设施资源,创新养老服务信息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型养老服务云平台。鼓励引导社会化力量参与,以品牌化、连锁化为发展模式,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

五、尝试“政府无偿提供设施、运营商低偿运营”的思路。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具有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呼叫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供需对接平台”,就近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民政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吴会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打造养老服务品牌等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2022年,我们狠抓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9月底,我市建成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11个,全市59个街道全部实现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271个社区全部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93万人,提前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目标,受到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市委督查室的通报表扬。我们充分发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实行月通报制度,强化实地督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养老工作新局面。指导县(市、区)积极谋划包装项目、争取政策资金,共获批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项目13个、资金4652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债券支持养老服务项目5个、资金1.63亿元。

二、持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一是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我们委托第三方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平顶山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已经2023年2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3月1日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二是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为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经市政府同意,2022年9月30日我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三是制定平顶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健全多元普惠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升,着力打造鹰城特色养老服务品牌。2023年2月24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平顶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此外,市民政局正在会同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拟定《平顶山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管理使用工作办法》,将从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移交、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

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任务,完善养老护理人才培训机制,养老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共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342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35人、高技能人才200人。我市选派的护理员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2022年底,我市组织申报的平顶山学院被命名为河南省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平顶山市西市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命名为河南省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

四、不断擦亮“颐养鹰城”服务品牌

一是建好省级示范项目。按照“拉高标杆、突出特色、打造样板”的原则,以医养结合、智慧居家、全龄照护的不同特色,在中心城区高标准谋划建设了3个省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其中,由河南孝之源养老服务公司管理的卫东区东安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经投入运营,就获得周边老年人的热烈欢迎。随着省级示范项目的建成运营,引领带动了全市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培育服务品牌。我市坚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以引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商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积极引入的河南孝之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已在我市签约运营近20个社区养老项目,形成了开花结果的良好局面。同时,不断加大对本土养老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平煤医养、中鸿颐养、全仁社工等本土养老服务公司得到充分发展。全市有6家养老机构获评三星级养老机构。全市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深化,“颐养鹰城”养老服务品牌进一步擦亮。三是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探索推广“以大带小”、智慧养老、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行业”、机构托养、医养康养融合、“五社联动”等运营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关注,欢迎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