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了“十大战略”之首。我市第十次党代会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营造优质创新生态,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让创新成为新时代平顶山最鲜明的标识。
一、情况及分析
(一)全市优质科技创新生态加速构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动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一是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连续出台了《平顶山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平顶山市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完善“1+N”科技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二是科技投入和税收优惠进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经费5.98亿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逾40亿元,仅2021年就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43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15.29亿元。三是科创人才加速集聚。全面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企业家培训工程等,“归根”人才返平7.7万人,征集在外优秀人才11.4万名,柔性引进院士或专家团队14个,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科技研究攻关,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四是科创平台能级提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创新平台数量增至658家,实现了主导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良好的创新生态下,我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现代医药产业研究院入选全省首批产业研究院,创新药物阿兹夫定成为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高压输变电、8N超高纯铜提纯等关键技术世界领先,“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模式全国推广,平顶山市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称号。借助创新驱动的力量,平顶山市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百万吨大尼龙产业格局,老工业基地焕发出了新活力,塑造着科技创新的“鹰城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供给主体能级不够。科技服务业发展较慢,省级创新创业载体仅8家,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较少。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4家,而我市仅有7家,周边地市中,许昌24家,南阳20家。二是创新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弱。2021年,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4%),全省排名第六,与郑洛新三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21年我市共318家企业通过企业研发投入预算备案,仅占全省总数的2.2%。三是创新网络互动有待加强。创新驱动网络系统的谋划步伐与省地域发展战略规划推进速度尚存在一定差距,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1+8”都市圈其他成员的科创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创新动力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高校和研究院所部分科研资源与市场对接不畅,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社会创新氛围较弱,创新底蕴、创新文化、民间创新力量等有待深挖掘。
二、关于推动我市营造更优质科技创新生态的建议
(一)培育创新头部企业,丰富创新资源供给。产业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典型特征。一是将我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尼龙新材料和特钢不锈钢、电气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作为我市区域创新种群的重要培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就地甄选、就地孵化培育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本土创新头部企业。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加大科技项目招商引资,目前对于我市来说,独角兽、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的招引难度比较大,可通过在人才引进、行政审批、投融资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等,挖掘和引入这类企业的新兴业务或项目,扩大本区域创新种群。三是阶梯式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充分研究我市如尼龙化工、真实生物、铁福来、跃薪智能、神鹰化工、伊顿电气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创新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发现企业的成长规律和创新发展难题,在孵化成长关键时期给予精准服务和扶持,实现在地产业化,增加我市创新创业内生力量,提升创新主体能级。
(二)完善科技政策机制,推进创新投入多元化。一是将科学技术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强市县财政科技投入统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补偿资金池。二是鼓励企业自身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首席科技服务员”制度,帮助企业完善科技创新预算体系、科研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等机制,加强研发资金监管,避免资金浪费。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开展科技贷、专利质押贷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以及其他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借助已有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整合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政策法规等各类资源,开发金融机构投融资对接和估值征信查询等服务,逐步构建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研发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三)畅通互动网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一是围绕我市“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整合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优势,先行搭建针对性创新联盟,如借鉴江苏、上海、山东等地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将重点产业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性专利库与检索服务等联结在一起,同时完善人才的流动机制,形成创新合力。二是整合城区规划方面,合理规划区域,结合我市各县市区创新资源、土地资源、产业基础等不同的资源特点,发展“硅巷”。引导适宜于本区的创新资源在不同区域聚集,打造各县市区创新聚集区。三是紧抓“1+8”郑州都市圈新机遇,积极谋划争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的政策机制,探索推进与郑州、洛阳项目合作、联合公关、技术引进等合作机制,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
(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一是加快识别、挖掘我市创新基因,如在我市工业发展史上,从发展之初帘子布生产中改进生产线方案,到如今尼龙新材料重大科技攻关,在农业发展上从对韭菜种子接续攻关,到国家级韭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等诸多领域,无一不体现着我们平顶山市薪火相传的科技创新精神,要使其充分融入我市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鹰城文化之中,全面增强创新活力。二是培养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在高新区、尼龙新材料集聚区、火炬园等,开展能够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动,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激励企业普通员工创新。提高企业和民众的自主创业和创新意识,激发社会公众创业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三是树立典型企业、典型人物,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方式加大对典型企业人物、科技优秀人物,如对“归根工程”优秀人才等的宣传力度,以起到创新创业领头羊的作用,由内而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鹰城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